第96章 蔚為奇觀

字數:486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黑唐行者 !
    江陵碼頭,是長江中遊最大的一個碼頭,也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有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無論是上巴蜀、南詔,還是下揚州、東海,江陵是必經之地。
    平日裏,江陵碼頭客流量很大,來來往往的船隻絡繹不絕,全國各地的商客匯聚於此。
    唐朝商業十分發達,貿易網絡覆蓋全球,很多外國人都跑到大唐來取經,經濟繁榮鼎盛。
    在當今這個年代,陸路坎坷曲折,還要爬山涉水,費時又費力,行商很不方便。
    其實,水路才是主要的交通渠道,船隻承載量比較大,行駛速度也比較快,還可以日夜兼程趕路,節省時間,節約成本。
    無論是平民百姓出行,還是商人販賣行商,隻要有條件,坐船絕對是首選,經濟又劃算。
    可是,軍隊坐船出征的情況,倒是十分罕見。
    今天,江陵碼頭更加熱鬧了,出現了難得一見的壯觀景象。
    隻見,波瀾壯闊的長江上麵,停靠著數百艘大大小小的戰艦。
    其中有大型樓船、鬥艦、遊艇、三翼戰艦,也有中小型突擊戰船以及偵察船,如艋艟舟、走舸艦、橋舡船、海鶻戰船、突冒戰船……
    另外,後麵還有幾十艘大型運輸商船,密密麻麻,形形色色,鋪滿了整個江麵,蔚為奇觀,震撼心靈。
    平南先鋒部隊上萬將士,正在井然有序的依次登船,作戰部隊登上一艘艘軍艦,輜重部隊將大型器械運到商船上麵,人頭攢動,熱火朝天。
    周圍還有數以萬計的送行觀眾,將整個碼頭圍得水泄不通,呈現出一片熱鬧非凡的盛大場麵。
    無數觀眾正在見證奇跡,荊州將士坐船遠征。
    這種事情百年難遇,陸地上行軍打仗並不稀奇,坐船出海去打仗,還是頭一次在江陵發生。
    為了這一戰,江陵官府調集了境內大批戰艦,還征調了許多民用商船,此刻全部陳列在眾人眼前,猶如名船展覽會,令人大開眼見。
    上一次出現這麽多戰艦,可能要追溯到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
    當年,西蜀開國皇帝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為了奪回荊州,對東吳發動大規模進攻,主戰場正是在荊州地區。
    劉備力排眾議,親自掛帥出征,舉國發兵數十萬,水陸並進,夾擊東吳。
    展開了一場驚世大戰,蜀國水軍傾巢而出,長江上麵出現了無數戰船,浩浩蕩蕩延綿數十裏,一路勢如破竹般的殺進了荊州地區。
    可惜的是,最後功虧一簣,被東吳大都督陸遜一把火燒完了,蜀國幾十萬將士葬身火海,全軍覆沒。
    劉備逃到了白帝城,羞憤交加,氣絕身亡,蜀國從此一蹶不振,縱有雄才大略的諸葛亮繼承遺誌,可是沒有足夠的兵力支撐,再也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偉大夢想。
    現如今,大唐一手扶持起來的南詔國,不知感恩,反而噬主,成為恩將仇報的白眼狼。
    南詔國統一洱海地區之後,逐漸發展起來了,它不甘心隻做大唐一枚棋子,隨著軍事力量越來越強大,不再滿足於現狀,想要謀取更好的發展。
    而國家的發展方向,離不開領土的擴張。
    近年來,南詔國已經收服了周邊大大小小的蠻族部落,野心更加膨脹了,居然背信棄義,向主人露出凶惡的獠牙。
    閣邏鳳隨便找個借口先發製人,突然派兵奪取了姚州都督府,後來還勾結吐蕃,連勝三場唐軍,完全掌控了整個雲南地區。
    南詔國實力大增,打敗了強大的唐軍,信心也更足了,想要趁熱打鐵,繼續向外擴張領土。
    對於南詔來說,向東不敢麵對唐軍主力部隊,向西打不過高棉帝國,向北也沒膽量挑戰吐蕃,向南奪取交州地區,成為南詔唯一的選擇。
    從地形上來看,安南都護府遠離中原,貌似連在一起,實則並非如此,因為中間隔著南疆十萬大山,成為兩地之間最大的阻礙,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相當於一塊飛地。
    而南詔不存在這個問題,隻要沿著紅河順水直下,很快就能到達安南地區,這是一種天然優勢。
    隻要奪取了交州地區,南詔國就有了海岸線,一旦擁有通海能力,就能大力發展經濟,還可以沿海南下,繼續擴張領地。
    南詔國野心勃勃,麵對這麽大的誘惑力,早就按捺不住了,決定鋌而走險,跟曾經的主人搶地盤。
    當下,南詔與吐蕃狼狽為奸,趁唐朝內憂外患之際,突然發兵數十萬,從上中下三路,分別攻打安西都護府和安南都護府,企圖瓜分大唐邊疆領土。
    上路吐蕃發兵十五萬,攻打西域邊境城池,中路也有十萬番兵,攻打隴右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
    而陰險狡詐的南詔國,中路陳兵於劍南附近,意在牽製唐軍主力,下路由王子鳳伽異領兵主動出擊,率領十幾萬精兵,猛烈攻打安南都護府。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醜惡嘴臉暴露無遺。
    今日,飛羽軍先鋒部隊奉命出征,準備乘船從水路南下,緊急支援安南戰區。
    蘇小白騎馬走過跳板,登上了其中最大的一艘指揮樓船。
    早在秦漢時期,就出現了造船技術,隨著曆史變遷,造船技術越來越成熟,船體不斷增大,工藝變得複雜精妙,結構也更加穩固合理。
    到了唐朝時期,造船技術更是登峰造極,各種各樣的船隻,五花八門,數不勝數,采用先進的釘接榫合聯接工藝,使船隻的強度和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有的大船,長達數十丈,這種龐然大物,載千餘人,不足為奇。
    有的小船,設計精巧別致,穿江過海,風馳電掣。
    有的商船,承載量達到上千噸,甚至能開圃種花種菜,僅水手就達到數百人之多,舟船之大,難以想像。
    蘇小白乘坐的這艘樓船,剛剛從江陵船廠下水,屬於一種特大型的龍舟,技術方麵實現重大突破,外觀和內飾也得到大幅改良。
    整體設計別樹一幟,船體長達三十餘丈,前麵是平整光滑的甲板,上麵有一個巨型戰神雕像,後麵是三層精美樓房,船沿三條金龍栩栩如生,風帆高聳入雲,可以靈活運用,整體造型美觀而又霸氣。
    旁邊還有幾艘大型戰艦,設計理念超前,跳板又長又多,隻要將跳板一放下來,可供數十匹戰馬一起飛奔而出,能夠快速進入戰鬥狀態。
    其實,大唐帝國是公認的東方霸主,不僅陸軍驍勇善戰,水師也舉世無雙。
    幾十年前,唐朝派遣水軍出海,教訓圖謀不軌的東瀛倭寇,從而發生了白江口之戰,也是華夏與日本之間的第一場戰爭。
    當時,唐軍不到兩萬人,戰艦不過百餘艘,而倭國想要染指朝鮮半島,舉全國之力,派出上十萬倭軍,戰艦千餘艘,氣勢洶洶的殺向百濟。
    唐軍大將劉仁軌早有預料,提前陳兵於百濟白江口以逸待勞,倭國水軍千餘艘綿延駛至,雙方在白江口狹路相逢,展開了一場激烈海戰。
    唐朝水軍依靠先進的戰艦裝備,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兵力、船艦皆數倍於己的倭國水軍,打得大敗而逃,後來倭軍集結部隊回頭再戰,卻是屢戰屢敗。
    唐軍四戰皆捷,水陸連勝,倭軍幾百艘木船被唐軍連發火箭,燒的慘不忍睹,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船上倭軍盡皆沉於白江口水底,死者不計其數。
    白江口之戰,堪稱曆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水戰。
    大唐水軍強悍如斯,一次就把小日本打怕了,此後千年不敢正麵攖鋒,後來唐軍滅掉了高句驪,基本上奠定了東北地區的政治格局。
    飛羽軍這次遠征交州,主要是陸地作戰,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太守李峴特意派遣三千水師,協助先鋒部隊一起出征。
    “出發!”
    兵馬物資全部都裝上船了,先鋒部隊準備就緒,蘇小白立即下令出發。
    傳令兵的聲音接二連三響起,將出發命令傳達到各艘船上,有條不紊的開始啟程。
    在眾人目送之下,兩百多艘艦船,組成一支龐大的出征隊伍,一起順水而去,乘風破浪,浩浩蕩蕩,向交州戰場進發。
    蘇小白站在甲板高台上,默默望著江邊上的送別群眾,看到父老鄉親依依不舍的眼神,想起瑩兒她們哭得稀裏嘩啦的樣子,不禁悵然若失,心裏百感交集。
    這一去,萬裏迢迢,滄海桑田,不知何時才能回歸?
    戰場上凶險萬分,所有將士都要經受嚴峻考驗,不知有哪些人,永遠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