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朱標的覺悟
字數:4711 加入書籤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朱雄英是顧晨教出來的,他的嘴也學到了顧晨的難聽,時常懟得大臣們敢怒不敢言。
他這會兒戳破了群臣的虛偽,大臣們沒言語去反駁,隻能齊齊拱手道“請太子殿下慎言。”
“太子。”朱標也嚴厲地看了他一眼,用眼神示意他說話注意些“作為太子,應盼著天下太平。”
將來若有個什麽災什麽難,指不定他們還要怪雄英亂說話。
這些人的厚臉皮子,又不是第一次不要了。
朱雄英意識到自己的失言,連忙同朱標道歉。
“兒子知錯,隻是兒臣以為,陳大人所言甚為有理?”
“百姓們徭役繁重,讀書人更不該口若懸河自稱愛民,卻搖著折扇冷眼看百姓受罪。”
“兒子認為朝廷應該重視起來,嚴格監察各地徭役情況。”
“不能讓地主躲徭役,更不能讓官紳理所應當免徭役,更不能讓普通農戶代替官紳勞役。”
“若不願意子女受罪也可以,那便讓自己家的奴仆去代替,並給予錢糧補償代替者,總之絕不能讓普通百姓負擔過重徭役。”
若長此以往下去,他大明非亡於這些士紳不可。
哪怕朱雄英說得如此直白,哪怕陳瑛說得聲淚直下。
可還是有許多人高喊祖製不可變,用這個借口阻止陳瑛改製,並大聲斥責他乃奸臣爾。
何為奸臣?
改祖製者則為奸。
群臣激憤朱標隻好改日再議,陳瑛則私底下找到顧晨請教。
“陛下對此事並未言明態度,莫不是不支持這麽幹?”
可是也不像啊,他說話的時候陛下眼底明明是讚成的,莫不是是陛下有什麽為難之處?
“那麽多人反對呢!”顧晨低聲道“咱們都是文官兒,文官兒是什麽心性你難道還不了解嗎?”
陳瑛“……”
說話就說話,罵別人就罵別人,幹什麽連自己也要罵幾句?
顧晨“陛下若是一口答應了,得有多少人背後說陛下不慈?這事兒大事,得給陛下一個理由,一個必須要答應的理由。”
老朱真的是個王八蛋,好端端想著整死自己幹嘛?
他要是沒對自己起過什麽殺心,指不定現在還能活著呢,他活著這事兒可不就好辦了嗎?
討厭鬼!
“他們難不成還想脅迫君王嗎?”陳瑛聽了這話,臉色立刻黑了下來“哼,下官明日便策動禦史在大殿上死諫,陛下一日不答應我們便一日不起來。”
聽著陳瑛決絕的話語,顧晨眼底都是晦暗不明。
“這樣不好吧,對你膝蓋不好,那的多辛苦啊,何況你如此逼迫君王,那天下人知道了會怎麽說啊?”
怎麽說,當然是名揚四海,名留青史啊。
陳瑛立刻拱手道“下官意已絕,顧大人莫要再勸,隻要能為君王分憂,能為天下謀福,跪死了下官也願意。”
多好的表忠心的機會,他要抓住每一個機會。
看著他的背影,顧晨撫了撫額,心情複雜得不行。
可最後什麽也沒有說,便轉身準備回去繼續公務。
這時頭上卻傳來鼓掌的聲音,這裏本就是官署廢棄的文書房,平時根本沒有人會過來。
顧晨來的時候已經觀察過有沒有人,沒想到人卻在天花板,他抬頭便看到了光頭姚廣孝。
“顧大人這一招好啊,事兒辦了,黑鍋全都給別人背了,我可算是知道詹大人為何會被貶去樂浪。”
“佩服,佩服啊。”
這詹大人被顧晨坑的多慘,可是聽說詹大人和顧晨還成了好友?
嘖嘖!
好慘的詹大人,被人家賣了還得給人家數錢。
“高僧近來對儒釋道沒興趣,又改為熱愛梁上君子了。”
突然蹦出一個大活人來,顧晨也沒有絲毫慌亂。
“好好編你的書,朝中之事少打聽,知道得越多,死得就越快,可不是人人都有我這般寬宏大度的氣量,連算計自己兒子的事都能原諒。”
還好吃好喝地供著他,顧兄覺得自己心胸寬廣的,都可以去樂山大佛旁邊坐著受人觀瞻了。
姚廣孝笑道“顧大人這是何意,貧僧聽不懂。”
是。
當初他是想忽悠顧老二上戰場,到達燕軍陣營後再告知藍玉,讓藍玉手忙腳亂最後達到搶功的效果。
可最後不是沒成嗎?三保那孩子不是通風報信去了嗎?
既然事情沒成,那便也算不得什麽算計吧?
顧晨冷笑道“聽不懂?等你有一天因為算計太多,反噬到自己身上,你便也就聽得懂了。”
說罷顧晨便抬腳離去,姚廣孝衝著他背後道。
“貧僧等著那一天,就怕顧大人比貧僧更易遭反噬……”
這般摧毀官紳階級的集體利益,底下的人怕不是會默默造反,到時候天下還是有機會大亂的啊……
顧晨何嚐不知道老姚子在想什麽,可惜如今坐在龍椅上的是朱標,不是傻嗬嗬被文官洗腦的建文帝。
文華殿。
朱雄英麵前都是高高堆著的奏疏,這是內閣送來已經票擬好的,隻等著太子殿下批紅的。
而朱標卻坐在一旁悠閑地喝茶,一點兒也沒有幫兒子幹活的意思,還想給兒子增加點難度。
“雄英啊,你對你今日的事情怎麽看?”
朱雄英從奏疏中抬起頭來,笑著回答父親的問題。
“陳瑛一心想升官,怕是想不出這種利國利民的好事,兒子覺得這應該是顧先生的主意。”
“爹把錦衣衛叫過來問一問,不就什麽都知道了?”
雖然他爹如今已經很少查問,顧先生私底下那些事兒了,因為他覺得顧先生絕不會損國利己。
可祖父留下的探子依舊在顧家,他爹一直沒找到機會召回來。
所以隻要爹是真的想知道啥事,那就肯定能知道。
“不用問,就是你顧先生說的。”對於這件事,朱標很肯定“早在你爺爺還在的時候?”
“他就對你爹我提過,不過那時候還在鼓勵大家讀書。”
“所以先整的攤丁入畝,如今朝廷有了錢有了人口,不缺讀書人,所以他便準備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了。”
還好光曦不傻,沒有想著自己幹,否則還不知被人恨成什麽樣子,他能保證不讓他承擔反噬後果。
可那些人呢,隻怕到時候又是一輪又一輪的刺殺。
防不勝防,鬼知道哪天就防不住呢。
朱雄英沉默半晌後,才道“陳瑛是個很好的替罪羊,事後被反噬之事,咱們家倒也不會下不去手。”
本來就不是什麽好人,顧先生倒是很會挑人。
“不。”朱標搖搖頭“隻要陳瑛不犯大錯就不能死,就算犯了大錯,咱們也要三思而行。”
“你想想,改製成了以後,腦袋便緊跟著沒有了,以後還有哪個大臣敢提利國利民的事?”
“雄英,為君王的,不但要有改陳舊製的勇氣,還要有寬宏的胸懷,知道為何你顧先生不敢自己幹嗎?”
這才是朱標感到最傷心,也是最矛盾的地方。
他既高興光曦會自保找替罪羊,可又悲哀於忠心的臣子不敢光明正大為國、為民謀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