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疑點重重(2)

字數:3813   加入書籤

A+A-




    許長生探案!
    早上7點,正當許長生想著老錢屍檢是否結束了的時候,電話就正好響了,果然是老錢打來的。
    “老許,屍檢基本結束了。”
    “怎麽樣?”
    “死者死亡時間我當時在民居的時候已經做了初步判斷根據受害者的屍體溫度,屍體僵硬程度和屍斑程度等情況,再結合當時房間的溫度,我判斷是在昨晚11點30到今天淩晨1點之間,因為這個案件發現就在淩晨00:20分左右,這個時間已經很短了,無法再精確了。”
    “致死原因呢?”其實這個已經很清楚就是胸口插著的那刀,許長生就是習慣性的問問。
    “死者身上插著的那一刀實際上正好位於心髒和右肺之間,並不會直接致命。死者的直接死因是心髒被刺了一刀,造成心髒破裂,大量失血而死。但是很奇怪,刺中心髒的那把刀並不是插在胸口的那把刀。”
    “哦!怎麽判斷不是同一把刀?”這個結論很出許長生意料。
    “不同的刀具有不同的刀鋒形狀、刀片長度和刀刃厚度等特點,這些特點會在傷口上留下不同的特征。死者心髒處的傷口呈現出弧形,且深度不一,我斷定是彎刀造成的。而還插在身上的那把是普通的直刃刀,傷口呈現出較長的直線狀,且深度一致。”老錢專業的回答很有說服力。
    “這麽說,死者是被兩種類型的刀各刺了一刀,而致命的那一把刀被凶手帶走了,沒致命的那一刀留在死者身上。”
    “現在看是這樣子。”
    “能判斷哪一刀先刺,哪一刀後刺嗎?”
    “這個無法判斷,因為這兩刀刺的時間相隔的很近,而且位置也很近,都有新鮮血液流出,況且心髒處那一刀湧出了大量的血,把整個胸口都染紅了。”
    “插著的那把刀上有指紋嗎?”
    “小劉說凶手做了防範,應該是帶了手套,沒有留下任何指紋。”
    “還發現什麽別的情況嗎?”
    “有。我很吃驚在死者的血液化驗中發現微量的三氧化二砷,就是俗稱的砒霜,這個量是不會急性中毒的,但如果長期服用這個劑量也會慢性中毒,導致身體機能下降,最後慢慢死亡。我開始很奇怪,怎麽會有這個砒霜,後來發現死者的頭發特別光亮,看起來不是因為抹了什麽護發素,摩絲之類造成的。於是我做了頭發的溶解化驗分析,竟然在從發根到發梢都檢出了微量的砒霜成分。”
    “這說明了什麽?”許長生急切的問。
    “這說明死者生前被長期下毒了,是小劑量慢慢下,否則不會連頭發發梢上都累積了砒霜成分。”
    “有沒有可能死者平常吃的或者接觸到的東西中不自覺的會攝入含砒霜成分的東西?”許長生問道。
    “絕對不會,砒霜是一級毒藥,現在一般人是絕對接觸不到的,更不用說食物中會含有。而且砒霜也不像毒品,會給人帶來愉悅的體驗,因此正常人是不會主動去服用的。”老錢回答的斬釘截鐵。
    “昨天的胃液中有砒霜成分嗎?”許長生又問。
    “沒有。”
    “哦。”許長生覺得情況複雜了,如果胃液中發現砒霜,說明下毒的人一定在昨晚的現場人員中,但如果沒有,就不好做任何結論了。
    “老許,屍檢的主要情況現在就這些,還有一些血液檢測需要更長時間,出來後我再給你報告。現在看來,有不少人要這個萬勇強的命啊!這真是一個必死之人了。”
    許長生讚同老錢的判斷,下砒霜的這個人很可能不是刺死萬勇強的人,既然他(她)選擇了慢慢投毒的方式應該不會再選擇這麽直接暴力的殺人。而萬勇強身上被兩把不同的刀刺中,而且幾乎都是致命的位置,說明還有至少兩個人要殺了萬勇強。許長生從來沒碰到過或看到過凶手用兩把刀刺一個人,而且帶走一把刀,又留一把刀在現場的案例。他覺得更合理的推理應該是第一個凶手刺中了萬勇強心髒,然後拔出凶器跑了。然後第二個凶手可能不知道萬勇強已經死了,在慌亂的情況下,而且還很可能是在昏暗的燈光條件下沒看清死者胸口的血,又匆忙的刺了一刀,連刀也沒拿走,或者並不打算拿走就跑了。對,他帶著手套沒留下指紋,所以他不怕留下刀,這把刀隻不過是把普通的直刃刀,哪裏都能買到。反而帶走刀,萬一帶在身邊被發現或路上留下血跡更容易被發現。
    這麽一想,許長生有了一絲頭緒,他覺得有下麵兩點大概率可以肯定第一,刺中致命位置心髒的應該是先刺的那個人,否則他不可能沒看到那把留在死者身上的刀再去刺一刀;第二,刺第二刀的那個凶手很可能在現場人員中,他不想把凶器帶在身邊。
    許長生把老錢的屍檢情況和自己的初步分析也及時跟孫怡和小齊做了傳達,他希望這兩個年輕的徒弟能跟他一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師父,我們剛才不是從大門口的視頻上看到昨晚11:51分有個人從大門口跑出去了嗎?他會不會是凶手中的一個?據李敏說萬勇強的錢包、手機和手表不見了,是不是這個人是為財而來,恰好105的房間窗開著,於是他就想入市行竊。正在他偷東西的時候,萬勇強醒了,於是他就刺了萬勇強一刀,正中心髒,萬勇強當場就死了。”小齊曬出了自己的分析。
    “不錯,很有道理。但你怎麽解釋00:12分105房房門打開了,還有隨後張峰在服務台接到了萬勇強的求救電話?”孫怡皺著眉問小齊。
    “師父不是分析了有兩個凶手嗎?是不是第二個凶手隨後幾分鍾也爬入了窗子,然後刺了萬勇強一刀,隨後悄悄開了門,又假裝成萬勇強給張峰打了求救電話。”小齊繼續推理道。
    “那他為什麽要打求救電話?為什麽要打開房門。不怕有人進來發現他嗎?”孫怡追問。
    “嗯為什麽呢?”小齊回答不出來了。
    “會不會是凶手希望張峰就在當時及時發現案發現場報警?”許長生反問他們。
    “為什麽?”孫怡和小齊異口同聲的問。
    “再想想。”
    孫怡低頭沉思,小齊撓頭。
    “如果凶手在現場人員中,殺了人之後他最希望獲得什麽?”許長生提示道。
    “哦”孫怡恍然大悟道“不在場證明。”
    “如果張峰發現萬勇強死的時候,凶手能通過巧妙的掩護或掩飾被證明當時不可能出現在案發現場是不是他就擺脫嫌疑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張峰可能被當做了無意中做出偽證的棋子。如果張峰不能在那時發現案發現場,比如說早上才有人發現萬勇強被人殺了,那麽中間的時間就有幾個小時,凶手可能無法證明自己當時不可能出現在現場。”許長生解釋道。
    “當然這也隻是其中的一個推理,我這裏還有一個更讓你們吃驚的假設。”說到這裏,許長生停住不說了。
    “是什麽,師父你不要賣關子了。”孫怡催促道。
    “如果張峰根本沒接到求救的電話呢?”
    孫怡和小齊果然瞪大了眼睛,露出了吃驚的表情。
    “我隻是說如果。”許長生若有所思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