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那就淺淺論一下道吧
字數:4331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修行在超凡複蘇的現代社會 !
步知月:“你們修道的有一個說法——修真之士,不悟大道,於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術,信心苦誌,終世不移……”
溫言:“這是《鍾呂傳道集》中鍾離權祖師回答呂祖關於【何謂人仙】一問的話。‘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五行之氣,誤交誤會,形質且固,八邪之疫不能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不過這都是古時的說法了,現代將真仙之境劃分為【天地人神鬼】五仙,卻是對應的五種不同的道途成仙後的稱謂,雖有高下之分,本質上卻是一樣的。”
步知月點了點頭,道:“非正道不足以成仙,然世人修行,除正道之法外,尚有【旁門小術】一說。”
溫言:“願聞其詳。”
步知月:“旁門者,顯與道違者也;小術者,隱與道違者也。”
這話說得很有水準,溫言仔細咀嚼了一番其中味道,發祥其意,道:“夫大道至玄、至妙、至簡、至易,不雜一毫私意,不參一毫欲念,方是道根。但是我輩修士,又幾人能有此道根呢?不過是盲人摸象,擇其一以自適而為之罷了。
落到具體的修行上,凡不合夫天地之氣運,不合夫聖賢之正理,不合夫性情之存發者,皆屬旁門小術了。”
步知月聞言笑道:“英雄所見略同了。回到先前的話題,覺生慧劍,而後以心念煉劍。”
“都說以淫念煉劍最佳,落到旁門處,不知煉劍妙法,反以男女交媾為試劍,謂不動念則劍利,謂一動念則劍鈍。”
“試問陰陽交合之時,從無念起乎?從有念起乎?”
“若無念而陽自舉,此屬先天,正好探取。若有念而陽始舉,此屬後天,正宜降伏。”
“乃不降伏,而反去行淫,非猛火添油薪而何?”
“斯時也,神魂不能作主,盡是識神用事,則元精必成濁精矣,欲其不滲漏、不走泄也,吾不信也。”
“此則為試劍者之大非!”
溫言點頭稱是,“試劍”之說她自然也聽到過,自是並不為然,卻擋不住外界許多人信以為真。也明白,這是步知月在委婉地提醒自己這點,雖然自己並不太需要額……不過還是得感謝對方的好意。
想了想,便以一首道詩來回應——
“三千六百旁門,難以一一指明,凡有作為皆假,清淨自然乃真。
萬殊歸於一本,三乘約於一心,以我練我最妙,長生火內生金。
修行這幾多事,概括下來,無非一字‘性’,一字‘心’罷了。形神俱妙,長生火內生金陽,大抵如是了。”
步知月歎道:“是啊,‘心’之一字,最是難得。”
大概也是聯想到了自己勞形傷神如許年,仍是難入心學一道門徑的無可奈何吧。
吐出一口濁氣,步知月又是說道:“於此道上,佛道兩教有慧劍法,觀想法等種種妙法,儒門心學也同樣有自己的法門——‘自省’、‘自新’。”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度而潭不留影。其實,在我看來,煉心又何必執著於他法。若是有心,先賢文章中,此類法門俯仰可拾。比如這樣——你用你的【心靈視界】感受一下。”
於是,在溫言感官中,步知月仿佛成了一片在風中簌簌作響的竹林,很快這陣風過去了,竹林便也重新恢複了寧靜。
“再比如這樣——”
步知月在溫言感知中的形象再變,化成了一汪幽深的寒潭。俄而一隻大雁飛過,寒潭倒映出大雁的身影,但當大雁飛走時,潭麵上的倒影同樣也消失不見了。
“如何?”步知月散去心相,恢複了本相,道:“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溫言感受著步知月在自己【心靈視界】中重新綻放的心靈靈光,對她的一番話也有了更深的認知。
這般心境流轉的能力,委實不凡,溫言亦感欽佩,不由讚道:“若非知月你欲直證【心學】之道,現在的文道境界一定很高了。”
步知月颯然一笑,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我有預感,應該快了。”
“哦?”溫言略吃一驚,旋即賀道,“那我便提前恭喜你了。”
步知月擺手道:“尚未可知呢,隻是有了主意,功夫卻還未到。”
溫言:???
這機鋒,打得她有些不明所以。
也是步知月難得有這般暢聊之時,今日談興正濃,有些刻意賣弄了。見狀,解釋說:“陽明先生曾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我現在便是有主意而無功夫,有其始而未見其成。”
這題溫言表示自己會,“知行合一”正是陽明心學的哲學命題之一。
既然對方說到這裏,正好,她也有個疑問:“古人說‘知行做兩個’,是否便是要人見個分曉呢?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
步知月思索了片刻後回答道:“此卻失了古人宗旨了。若會得時,隻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隻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隻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地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隻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
“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隻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
“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
溫言聽罷,若有所思,若有所得,若有所悟。
【知】與【行】大概可以視為在空間上共居、在時間上並存的矛盾統一體中不可須臾分離的兩個方麵,其在本體與功夫上是相統一的。
知是行的開端,行則為知的完成,二者互為始末,因此行一件事之前,必先有知,行者必以知為前提。即所謂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事同此理,沒有親身的經曆,也無法體悟其中順、逆的切實情境。
……
關於“紅塵練劍”,關於“知行合一”,關於“君子”等話題,二人又是展開聊了許多,也都各有收獲。
步知月這位隻大自己3歲的新料帝大法學院教師的知識儲備也著實驚訝到了溫言。雖然,其於修行上確實是認知不太夠的,卻並不妨礙其在諸子百家尤其是【心學】一道上的深刻見解可以令人心折。
一番暢聊,盡興而歸。
二人也是加了微訊好友,約定什麽時候得閑了再行論道之事。
回到宿舍,白日裏論道的一些言語仍在溫言心頭流淌,不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她不由有些感慨,為何沒有再早些認識步知月呢。
同道為朋,同德為友。
這是一位可堪引為道友的人物。
至於其目前麵臨的入道難關,溫言堅信,必不會困擾對方太久的。
且,心之一道的修行也沒有炁體兩道的“三十歲前入職業級”的年齡上的桎梏。
心靈,是可以創造奇跡的。
而步知月,想來也將成為一位奇跡的創造者。
後世之人多以儒學而入心學,但陽明先生【心學】一道的直證者啊,自【心學】開創以來,亦是寥寥。
能有這樣的一位道友,當然值得高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