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學書庫
字數:3665 加入書籤
重生成為劉秀,收小弟打天下!
“哦?楊惲何許人也,竟為太史公外孫?”羅陽頓時來了興致,開口問道。
來翕摸了摸胡茬,如數家珍道“這楊惲祖上楊喜因斬殺項羽有功,定封赤泉侯。其父安平侯楊敞,昭帝時曾任丞相、禦史大夫,父親死後其兄楊忠襲爵。宣帝時楊惲因功封平通侯,任中郎將,遷光祿勳。”
“至於楊惲之母便是太史公遷之女,他身居大位後,猶感外祖心血巨著蒙塵於室,不能昭顯天下。聘請儒生抄錄,四方散布。其時宣帝開明,並未禁止,《史記》方得流傳於世。”
“奈何楊惲為人不羈,好出大言,多有偏激之語,曾以言語戲毀宣帝,被廷尉問罪失爵,免為庶人。”
“可惜楊惲失爵除官後,猶不知悔改,心懷怨妄,為養馬兒所告,廷尉治其大逆不道之罪,腰斬棄市。侄兒安平侯楊譚亦被牽連,免爵貶為庶人。”
“楊惲死後,《史記》一書再無人助其流播,隻藏於豪門旺族之家,皇宮蘭台之內。書房此卷亦是當年楊惲所贈,祖父置於書架,以至於今!”
來家當年也是長安城中的頂級家族,他們這些豪門子弟,對一些陳年往事可謂知之甚詳,將家族興衰時刻謹記,引之為戒。
羅陽聽來歙說罷,點點頭道“還有這般曲折。為何太史公在世時不將此書公之於眾,卻要借助後人之力?”
來歙搖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他年輕時走馬鬥狗,沒將經學之事放在心上,書房所藏書簡大多放著積灰落塵,《史記》更沒有讀過。
對於它的來曆乃是父親與他說知,至於《史記》背後還藏著什麽故事,來歙所知也不多。
羅陽還想詢問一下高祖斬白蛇一事,卻聽門外有家仆呼喊。
“主人,有客來訪,在前廳等候。”
羅陽將書簡放回,與來歙一同出了書房。
來歙問道“此刻來訪,莫不是蕭君次?”
家人回道“正是蕭仆射。”
“文叔你自耍鬧,蕭君次是我幼時好友,我去應承一二。”說罷,來歙與家人離去。
羅陽無聊,又去尋鄧禹、朱佑。
此刻一眾人吆五喝六的圍在一起,走近看時隻見朱佑正和一位大漢摔跤角力。
兩人皆是身材高大的壯漢,各都使著全力,互不相讓鬥了個旗鼓相當。
羅陽擠進人群自然要為兄弟加油,熱熱鬧鬧眾人廝鬧到天晚。
晚上自然又是一場歡宴,個個酩酊大醉。
第二日,三人與來歙辭行。鄧禹酒量雖然見長,但還是扛不住,一副萎靡模樣。
家仆將驢車牽到門前,門上的大公雞已被取下,三人跳上驢車與來歙道別後,揮起馬鞭款款而去。
羅陽與張孫巨有約,來到驢棚後,問了朱佑要不要同去張家聚。
朱佑與張家聚人麵不熟,便拒絕了,一個人回了太學。
羅陽和鄧人又趕去張孫巨家,兩人自然少不了一番客套寒暄,喝酒吃肉。
時間匆匆,臘日很快過去。
驢棚也開張幾日,生意比以往更加火爆,因為再過幾日便是正旦,節日氣氛並沒就此散去。
太學諸生如今也將課業放下,不是成群結隊去往長安瀟灑,便是去上林苑吹冷風,賞冬景。
過了十來日,正旦節又至,幾人窩在逐貧居快樂。不過少了韓千千,羅陽興致缺缺,便趁無事到書庫覽閱書簡。
書庫位於博士宮寺東南角,占地頗廣。高大的木石結構,相比於後世圖書館顯得十分宏闊。
聽說未央宮中有天祿、石渠兩閣,乃是皇家藏書之處。羅陽沒去過,也不知道是個什麽光景,肯定要比太學書庫壯麗!真想去瞧瞧。
當年國師公奉命起造辟雍、明堂,因督造三雍有功,被封為紅休侯。
這書庫也是劉歆一手修建起來的。羅陽來過一次,出示身份銘牌後便可進入,有專門的人員管理。
劉歆承父誌校理群書,在劉向所整理出的《別錄》基礎上進一步編成《七略》。
藏書便是按照其中的六略排定,分別為《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數略》、《方技略》。
書庫中央是一塊方形場地,擺放著許多幾案,供太學諸生抄書所用。
王莽新朝並不阻礙知識傳播,對儒生的待遇也十分優厚。書庫中的書簡不允許帶出,但可以抄錄。
那些貧寒子弟便可帶著空白書簡來此抄錄,帶回學堂研習。
方形場地的四圍是藏書間,門上各有木牌,寫著六藝略、諸子略等字樣,規劃的相當合理。
書間內一排排的書架不知凡幾,一眼望去十分壯觀。木質書架上放著各種書簡,都是從天祿、石渠兩閣抄錄而來。
聞著水墨混雜著的竹簡氣息,羅陽說不清是什麽味道。深吸一口,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
六藝略與諸子略書架上都已擺滿,術數略、方技略卻顯得空蕩,想來是書簡不多,或者是還未抄錄完畢。
看著這麽多的藏書,羅陽也不知道該看些什麽,便溜達到方技部,隨便挑出一本《皇帝三王養陽方》觀看。
“房中者,情性之極,至道之際。是以聖王製外樂以禁內情,而為之節文,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
哦豁,原來是房中術,有點意思!
羅陽有滋有味的看了一會,覺得文字寫的大開大合,深入淺出,暗合妙諦!
看過多時,又抽出一本《三家內房有子方》,寫的是這般如何,那般如何,似是在探討,又是在交流經驗。內容十分帶勁,讓人不忍釋卷。
不過書庫內人員來往,有幾個太學生在一旁路過,便用異樣的目光瞥過他一眼。羅陽不敢太過放肆,不舍的將書卷放回。走過幾排書架,又隨便抽出一本《黃帝內經》翻看起來。
羅陽前世學的是理科,對醫理一竅不通。不過在融合了劉秀的記憶後,《黃帝內經》倒也能看出些眉道,不似《尚書》裏的文字,各種晦澀難懂。
看了幾篇後,羅陽歎口氣“自己果然不是學醫的材料,等明天再來看些別的吧!”
將書簡放回本處,他一步三晃的出了書庫,去往逐貧居造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