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佛路漫漫 二
字數:5448 加入書籤
烽火耀中華!
一個壯漢上來了,扛著帳篷。
沈日秋就了梯子,收帳篷,付錢。
那壯漢就說“你一個人修牆,不方便,還不如,我來幫你一起修,你付工錢就是。”
沈日秋說“你會修牆?”
“泥瓦工的幹活。”
“一個人幹的確不方便,跳上跳下的,你能幫我正好,工錢,你有什麽要求?”
“一天一百塊”
“成交。”
如是二個人幹了起來,沈日秋隻管放磚,那漢子隻管器牆,問題是那漢子笑沈日秋太慢。
“你們中國人,勁就是小,還不如我請些幫手來,把你要幹的事,全部幹完,你看如何?”
沈日秋累得夠嗆,“好,你們幹,我付錢。”
那漢子說“你準備修哪些地方?”
“就這四麵牆,堆起來就好,佛像我修不了。”
“看你說的,你修不好,我會修啊。隻要你出錢,我就幫你修好。”
“那也行,你算算工程費多少?”
“四麵牆堆起來,大約300塊,佛像貴一點,得一千,另外材料費也得一千。2300塊,搞掂,你們中國人有的是錢。”
“這麽少啊?行行行,我同意,你找人,還有購材料,運輸,我出資,加監工。”
“你閑少啊,這工程看你有做多大,像立起來,風吹雨淋,用不了多久,就會壞,牆也一樣,你至少搭個房頂吧。”
“加個房頂多少錢?”
“光用這磚牆不行,現在得用混泥土做柱子,房頂才穩,加起來3萬的樣子。你的錢夠麽。”
沈日秋一聽三萬,當然沒問題。
“好,就三萬。”
第二天,那漢子後麵跟了一群人,就上了山,還拉著各種建築材料和施工工具。
沈日秋變變成了監工頭了。為了吃飯方便,工地就有一個女子做飯。
那漢子指著佛像說“如果推倒重來,能省不少事,如果修出來,總沒有重新造好,你說呢?”
沈日秋說“可以,你就推吧。”
像就被推倒了。
那漢子又來說“我剛才忘記了把樣子照下來,所以我沒法做成與原來一樣的了。大體模樣還記得。”
“那可是釋迦牟尼像啊,你怎麽可不記得?”
“釋迦牟尼是誰?”
“佛祖啊。”
“佛祖是誰?”
沈日秋絕望了。印度人不知道佛祖是誰,不知道釋迦牟尼是誰。這事說出去誰信?但實事上就是在印度絕大多數人不知道。
“我給你畫一個。”於是沈日秋在地上畫了起來,問題再次出現了,沈日秋能畫地圖,因為他記得特別清楚,可是畫佛像,就有問題了,畫完一看,有點佛的意思,但好象又不是釋迦牟尼佛,反到有點象劉長樂。
沈日秋不知道哪出了問題,就不停地改,結果越改越象劉長樂。
沒辦法了,就對那漢子說“大約是這樣子。”
“沒問題。我照下來,一定做得一樣,”就照了像。
“這是坐像,得有個坐台才行啊?用什麽做坐台呢?你看呢?”
沈日秋心道佛祖是蓮花坐台,可是樣子反倒象劉長樂。
就說“鳳凰台。”
這漢子笑道“我常看衛星節目,其中就有鳳凰台。”
“哦,除了鳳凰台你還看什麽?”
“快樂大本營啊,天天向上啊。好玩得很”
“哦,你喜歡看啊?”
“當然,如果你快樂就看,如果你不快樂也看。”
“那你快樂還是不快樂?”
“這段時間很快樂,在你這接了工程,有錢掙,大家都有工錢掙,當然快樂了,你這人隨和,剛才我忘了照像,是準備受罰的,結果你沒有處罰我,還畫了半天的佛像,你說我快樂嗎?”
“快樂就好。我和你一樣,開始時住在這裏很艱難,但我做到了,因此快樂。當我發現在做事的過程中,找到了很多竅門,為自己很高興,快樂,又碰到了你們幫我解決了很多問題,我很開心。看著你們的工程進度,事情就知道可以完成,更快樂。”
“快樂就好。”漢子嘟囔一句,又去幹活去了。
沈日秋舉著水喝。暗道,快樂是一種心情啊,有錢掙的人快樂,花錢完成目標的人也快樂,佛祖勸人們追求極樂世界,印度人也應認可才對啊,為什麽佛教在印度就如此凋零呢。
沈日秋他們的工程進展很快,當然已超過七天的時間,但這不要緊,現在有人幫他,自然目標可以更高一點。
沈日秋發現口袋中沒有錢了,按工程進度結算,他就去一個鎮子裏提了些現金回來。
到晚上身上一動,一夥人居然將他給綁了。
居然是那個接工程的漢子。
“沒想到你居然有這麽多錢?”手裏將一捆捆的錢,顛了顛。
“那是準備給你的呀。”
“我的工程要不了這多錢?”
“你看啊,眼看著這房子就成功了,像也做好了,這像我沒那多錢裝金身,但油漆總要刷吧,這牆是好了,最好做個簡單裝修吧,見個白總是應當的。你看隻有一尊像,連本佛經也沒有,在那邊我想把這經刻在牆上,在這邊我想打世界地圖給刻畫上,你們這多人幹活,我總得在竣工時請大家樂一樂吧。”
“真是我的?”
“當然就是你的,你根本不用搶,你要你就拿去。反正是你的。”
撲通,那漢子居然跪了下來“是我財迷了心竊,看你今天拎了個袋子,想應是工程款,趁你沒注意,我到帳篷中看了一眼,就起了心,沒想到是你準備給我們的。請你責罰我。”
“給我鬆一下。”
那漢子就將繩子鬆了。
“我很累,要睡覺,沒事別打擾我,錢是你的,工程按我的要求做就行了,這荒山野嶺的,隻有我們幾個人,不給你給誰。我不嫌帶這些錢累得慌。”說完倒頭就睡。
那漢子隻好走了,一夜沒睡,等沈日秋起來就跑過來問,“不對啊,你錢有多的啊。”
“哦,忘說了,你得幫我修條路,從公路到這寺廟,錢差不多吧。”
那漢子低頭算了起來。
如果說世界上誰最聰明,那就是印度人,印度人很會算帳,如何對自己有利是算帳的基本原則。
沈日秋也會算,目標達成,支出安排合理就行。他是共贏。
漢子算完了說“剛好夠。”
“有多的。”
“不多啊,”
“你看這房子邊,我要修個排水道,這樣根基穩一些,算在裏麵可夠?”
“夠”
“在這前麵平個場地出來可夠。”
“夠”
“那不就結了。”
“你怎麽想到要修路呢?修路可比蓋房子貴啊。”
“你說這像放在這,沒人來看,豈不可惜,方便路人才行啊。”
“嗬嗬,這個小像誰來看啊。人們都會去印度都的大寺廟。”
“如果有人來看了這像,他會快樂起來,你說他會來看嗎?”
“那還不如看電視方便。”
“是啊,就是因為到這裏來不太方便,所以才要修路,他們到這裏來,可以看鳳凰台。”
“這這這是什麽意思,我修的是個台子,不是電視台好吧。”
“嗬嗬,你就等著瞧好了。”
果然山上的長期活動引來了一些路人,上來看了一看,看完後笑笑就走了。
那漢子說“你這寺廟的門匾做好了,你得起個名字吧。”
沈日秋想了想,在沙上寫了三個字“長樂幫”
“人家起寺廟名稱都是高大上,你怎麽起這個名。”
“長樂幫是我山寨的,你看過金庸的小說嗎?石破天是長樂幫的幫主,江湖第一大幫派。”
“沒看過,你們的影視作品,比我們印度的寶來塢差遠了。”
“那是你沒有聽說過,石破天進入俠客島後的傳奇故事。”
工程進展順利,路也快修好了,這天在來看長樂幫寺廟的人中居然來了一個僧人。
到了地頭,在喊大叫“是誰在這裏動工?誰讓你動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