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龍飛於天:興安辦事

字數:411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超凡:玄牝之主 !
    興安縣縣城,在青風鎮正南,不過需要走太湖水路繞過青鋒山脈的山嶺。
    正值夏初時期,湖上的風帶著些許暖意吹動著站在船沿邊的沈商臉上。
    這次,沈商離開青山村,帶著沈海東和黃管家去興安縣縣城,目的共有三個:
    一:購買一些高質量的奴仆下人。這種高質量奴仆像青風鎮這樣的小鎮上,很少見到,要有也很快被人買走,沈商根本得不到。
    二:拜訪汪倫這位縣令,主要還是想和汪縣令拉拉關係,得到這位一縣之長的認可。原因還是出現在村上的那些姚氏那裏,沈商發現這群人又開始覬覦他們沈家那點家當了,著實可恨。
    三:開辟一縣市場。隨著青山村上所建的工坊與農戶自家的農莊開始有產出,青風鎮一鎮之地已經出現飽和情況。
    船在湖麵上緩緩前行,沈商靜靜地凝視著湖水的波紋。
    他心中思考著到達縣城後的計劃。
    “二爺,前麵就快到興安縣碼頭了。”黃管家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
    沈商點了點頭,目光堅定地望向前方。
    他期待著在這個新的環境中,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解決沈家目前的困境,從而帶來更多的機遇和發展。
    等下了客船。
    沈商領著兩人,提著一些青山村最近產出的一些特產來到了縣衙。
    門口的衙役看到沈商,便進去通報了一聲。
    不一會兒,一個師爺模樣的人走了出來,拱手道:“可是青山村的沈家沈二爺?我家大人正在裏麵等候。”
    沈商忙回禮,跟著師爺進了縣衙。
    隻見汪縣令端坐在堂上,神情嚴肅。
    沈商上前一步,躬身行禮道:“草民沈商,見過汪大人。”
    汪縣令微微頷首,示意沈商坐下,有些陌生又帶有親近之意的開口問道:“沈二郎,此次前來,所為何事?”
    沈商趕忙將帶來的特產呈上,說道:“這是我們青山村的一點特產,還請大人笑納。小人此次前來,一是聽聞我三弟與大人有舊過來拜訪,二是我這次打算在縣城開拓些生意,還望大人多多關照。”
    對於汪倫來說,作為一縣之地的父母官為官廉潔,很討厭那些打著探望的幌子用金銀來賄賂的人。
    汪縣令看了看那些特產並不是錢財而是貨真價實的產品,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說道:“二郎倒是有心了。不過本官身為父母官,自然是要為民做主。隻要你們合法經營,本官自會支持。”
    “不知,二郎所說的生意可是這些給本官帶來的特色產品?”
    沈商心中暗喜,開口回道:“汪大人明鑒,我來縣中售賣的就是這些產品,這些產品皆是由青山村村民辛勤勞動而來的。”
    汪倫聽到沈商的解釋來了興致,好奇問道:“二郎,難道青山村在我離開這幾月之間發生了什麽事情嗎?上次我去青山村也沒見到村中沒有人產出這些布匹、皂角和毛筆啊?”
    “還有,你也別叫我汪大人了,我跟你三弟有些交情,你就叫我伯父即可。”
    沈商深深一鞠躬道:“好的,汪伯父。”
    “正如伯父所說,這三月之餘,青山村中一些村戶開啟農莊式小型養殖耕種,村上以及我們沈氏也建立了許多工坊。”
    “伯父你看,這布匹猶如一匹匹華麗的綢緞,色彩鮮豔、質地柔軟,它是由我們村上染布坊的能工巧匠們精心織造而成的。這些布料經過了多次的染色和加工,每一道工序都經過了嚴格的把關,最終呈現出了如此絢麗多彩的麵貌,可算精良。”
    “再看這皂角,它的形狀圓潤,色澤金黃,就像是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這些皂角都是從我們村中皂角坊裏出來的,坊裏的工匠們用他們精湛的技藝,將皂角加工成了各種形態各異、香氣撲鼻的香皂和洗滌劑。很符合大家小姐的喜愛。”
    “最後再看這支毛筆。它的筆頭鋒利,筆杆挺直,簡直就像是一支利劍,能夠斬斷一切邪惡和不公。這支毛筆是從我沈家的製筆坊產出的,我們沈家的製筆技術已經傳承了好幾代人,每一支毛筆都經過了精心的製作和挑選,定居在青山村後重操舊業,希望能將沈氏毛筆再次發揚光大。您也知道,沈氏毛筆可是在文人墨客中有很大的知名度。”
    汪倫聽到沈商一一介紹完這次的三隻禮品,當聽到這毛筆竟然是享譽江南一帶的【沈氏毛筆】,急忙從沈商手上奪過細細打量了一番。
    然後滿意的說道:“聽聞二郎你們是出自吳國潯縣的沈氏,看來此消息所言非虛啊。這沈氏毛筆製作的確實不錯,我手中的這支可算精品?”
    沈商恭敬的拱拱手道:“謝伯父的抬愛,我們這一脈受到了兵災,現在也就剩下我們三兄弟以及幾位侄兒了。”
    又道:“不過,還望伯父海涵,這次我送與伯父的這支毛筆,因為製作匠人是新手技藝還不精湛,目前製作出來的毛筆隻能算良品。等後麵匠人技術提升,我再送精品毛筆給予伯父。”
    汪倫一聽擺擺手道:“無妨。有這麽一支良品沈氏毛筆,我已經很滿足了。等下次我修沐,再去青山村看看你口中說的大變化。”
    又道:“來了,快準備一桌酒菜,我要和沈商賢侄接風洗塵。”
    一名下人從旁邊進來,聽到汪倫的吩咐,也不看沈商推辭表情,就往後院廚房通知去了。
    沈商見狀隻好再次行禮道:“如此那小侄在青山村恭候伯父蒞臨指導了。”
    日上正中,沈商在沈海東和黃管家的攙扶下出了縣衙。
    此次,沈商的目的可算完成三分之一。
    接下來,他們的目的就是縣衙旁的衙行,購買家仆和購置商鋪可以同時進行。
    在衙行裏,他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家仆,有年輕的男女,也有年長的老人。他們仔細地挑選著,希望能夠找到一些勤勞、誠實、有責任心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要考慮到家仆的能力和品行,還要考慮到他們的家庭背景和個人經曆,希望能夠找到一些真正值得信賴的人。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尋找著適合自己的商鋪。他們仔細地研究著每一個商鋪的位置、麵積、裝修和租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既適合自己的生意,又能夠滿足自己經濟需求的地方。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要考慮到商鋪的地理位置和商業環境,還要考慮到自己的經營能力和市場需求,希望能夠找到一個真正能夠盈利的地方。
    沒過多久,沈商便買下了一百名家仆。這些家仆中,有十幾人曾因犯錯而被革除功名,對沈騰來說,正好可以讓他們協助自己教書。
    此外,沈商還特意挑選了兩名十六七歲小廝,分別給沈文和沈武做貼身仆人。沈文的小廝被沈商重新取名為沈文榮,原本就是啟蒙過的啟慧書生;沈武的小廝則被重新取名為沈武勇,也是學過武的三流武者。
    至於剩下的家仆,則是一些匠人和農夫,以及他們的家屬。
    最後就是商鋪咯,沈商直接定下了三處。
    這三處位置,可以算得上是縣城的璀璨明珠。一處位於縣城中心繁華地帶,猶如一顆璀璨的鑽石,鑲嵌在縣城的心髒地帶,整日車水馬龍、川流不息;另外兩處則靠近縣城東西兩門,地理位置絕佳,人流量大,這兩處商鋪就像是縣城的雙臂,迎接著四麵八方的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