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秋收!

字數:4050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中秋過後,原本激動的朝臣再次回複到了往日波瀾不驚的狀態。
    朱元璋破口大罵過幾次,覺著這幫子官員都是白眼狼,自家大孫給他們發了那麽多錢,光念叨幾句就沒了,簡直無可救藥。
    按照朱元璋的說法,這種人就該拖出去直接一刀砍了。
    可朱高煜卻覺著挺正常的。
    僅僅一點小恩小惠罷了,這幫子官僚哪個不是人精,能喊上幾嗓子其實就已經出乎朱高煜的意料了。
    他原本以為這幫人會回家偷著樂來著。
    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事情擺在明麵上。
    既然我提升了你們的俸祿,給了你們過節獎勵,那之後若是我追究起了你們不作為或者不幹活的事兒,那就不能怪我了。
    畢竟,朱高煜可是有言在先了不是嘛?
    中秋過後,整個大明都慢慢陷入到了忙碌之中。
    似乎整個大明都隻剩下了兩個字——秋收!
    春種秋收,乃是整個封建時代最重要的兩件事。
    畢竟多少戰爭、王朝更迭實際上起因都是因為吃不上飯呢?
    春耕的時候倒還好,朝廷隻要大力倡導並且注意水利設施的完好就行了。
    可秋收就不一樣了。
    這不僅決定著大明九成九的人今年的收成和口糧,還決定著大明今年的財稅收入。
    至少在絕大多數朝臣眼裏,農稅才是一個帝國穩定的根基。
    所以,最近朝堂之上聽到的全是有關於秋收的奏報。
    最開始的時候,倒是有人阿諛奉承的弄出什麽多長了一穗的麥子、多長了幾粒的穀子之類的玩意兒當做祥瑞上表的。
    可結果這等揣摩上意的拍馬屁行為,被朱高煜直接罵了個狗血淋頭。
    畢竟對於朱高煜來說,這等裝模作樣的行為屁用沒有不說,還費時費力,簡直就是勞民傷財。
    也得虧他們沒幹出什麽給野豬身上貼金箔之類的破事兒出來,不然朱高煜恐怕都要殺人了。
    原本以為秋收的事兒,就這麽平平淡淡的過去了。
    不曾想,朝會上連續幾封奏報,直接把原有的秩序個攪亂了。
    “殿下,臣有本奏,慶陽府下轄區域中,有一鄉紳所種新式作物大獲豐收,畝產約有兩千斤,慶陽知府加急奏報,希望殿下能派出重臣妥善處理此事。”
    “殿下,臣同樣有奏,寧波知府上報,他所管轄區域內,同樣有鄉紳種植了大批畝產兩千斤的新式作物,還望殿下周知。”
    “殿下,臣手中拿著的是河間府來的奏報,說得亦是此事!”
    “殿下……”
    好家夥一眾朝臣們說著聽著都傻眼了。
    這世道是不是一夜之間變了?
    如果隻有一封奏報,或許他們會覺著是某個知府好大喜功拿假數字糊弄人。
    可連續好幾個知府上奏,分屬南北不同地域,可產量卻大差不差,這裏麵擺明了有問題啊。
    而且通過剛剛的信息,傻子都知道這裏麵肯定是有人在大手筆的安排事情了。
    朱高煜笑眯眯的看著一眾朝臣,朗聲道“行了,此事就不用奏報了,因為那些人都是我安排的!”
    什麽?
    一眾朝臣這會兒整個人都不好了。
    雖然他們猜到這背後有大人物支持,可誰也沒想到,居然是這個年紀輕輕的皇太孫殿下。
    “沒辦法,當初朱允炆優勢太大,所以呢,我不得不藏了幾手,那些人、那些地都是我當初為了造反做的準備。”
    “如今倒是可以肩負起高產糧種的推廣工作了,此事,戶部那邊記得拿出個章程出來!”
    朱高煜這話一出,所有人都不禁打了個寒顫。
    這位殿下是真猛,朱允炆拿什麽跟他鬥啊。
    瞧瞧前段時間朱允炆那如同玩笑一般的造反,再瞧瞧這位殿下。
    南北各地到處有布局不說,糧食都不經他人手中,光是自己就能自給自足,甚至還弄出了高產糧種。
    正所謂有其一就有其二,指不定太孫殿下背後還藏著多少底牌呢。
    朱高煜把事情交給了戶部,暫且就不管了。
    畢竟新式糧種的推廣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他還有事兒要說呢。
    “接下來還有件事,諸位臣工需心裏有個數。”
    “那便是稅務院本月收繳稅款超過了一千萬兩,此事可喜可賀,所以,我特此告訴諸位一聲,以後,大明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的!”
    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傻了,原本熙熙攘攘的奉天殿裏落針可聞。
    實在是這件事太過震撼了,甚至比之前藍玉自東瀛撈來幾億白銀更加震撼!
    道理非常簡單,在不知道石見銀山的情況下,東瀛那邊就是一錘子買賣罷了。
    可稅務院這邊不一樣啊,這玩意兒是年年月月一直都有,是能持續給大明供血的啊。
    有了這麽一個可持續的收入來源,那正如剛剛朱高煜所說的,大明的日子真就好過了啊。
    不過,這也標誌著商業稅從一個毫不起眼壓根沒人在意的輔助稅,變成了一個極其重要的稅種。
    同時,稅務院作為能一年上繳國庫上億銀兩的衙門,其重要性絕對是一種飛躍。
    就在眾臣還在消化這個消息之時,兵部尚書稟報太子朱棣發來行文,言稱此次北征已將阿魯台部徹底消滅,並生擒阿魯台,如今大軍已班師回朝。
    好家夥,朝中文武這下是真心不知道說什麽了。
    你們父子倆這是要幹嘛?
    一個在朝中不斷的開拓財稅、弄出高產糧種,讓大明的國力不斷上漲。
    另一個之前倒是沒什麽消息,如今好不容易消息傳過來了,居然是滅國之功?
    阿魯台部可不是什麽小部落。
    那可是跟大明糾纏了好些日子,數次襲擾大明疆域的強敵。
    如今阿魯台本人都被生擒了,這豈不是開疆拓土的大功?
    這父子倆是要一內一外文武雙全?
    朝臣們此時看著端坐在上首,毫不客氣的坐在龍椅上的朱高煜,已經無話可說了。
    有心說點什麽拍拍馬屁,可卻不知道怎麽開口。
    實在是這父子倆真就幹出了了不得的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