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百無一用是儒生

字數:4533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朱元璋見好大孫最後並沒有吃虧,這才稍稍放心幾分,重新坐了下來。
    他不滿的看了蔣瓛一眼,冷聲斥責。
    “下次稟報情況,不要大喘氣!”
    “再敢讓咱怎麽心急,你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就別幹了!”
    蔣瓛嚇得連連賠罪,心裏卻委屈得不得了。
    ‘  不是我不想說,是陛下您沒給機會啊!’
    他算是見到,陛下對皇太孫到底關心到何種地步了,暗自提醒自己,下回說不好消息的時候,別在犯同樣的錯。
    ……
    奉天殿外。
    朱高煜與大儒們約定好,在百姓麵前辯論。
    大儒們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也算有了收獲。加上自身跪了太久,精力不濟堅持不住,便就此告辭散去。
    朱高煜冷眼望著大儒們離開的背影,將所有人的臉都記在心裏。
    “禮部侍郎郭守敬,戶部員外郎張球……”
    “端著我的碗吃著我的飯,還敢在朝中給我搞事……”
    “等我完成屠聖計劃,就讓你們全部滾蛋!”
    名聲顯赫的大儒們,或是沒有在朝中當官,或是領了榮譽虛銜在養老,朱高煜一時不好拿捏。
    但對禮部侍郎郭守敬等還在朝中的,他一個都不會放過。
    不剝了他們身上的官皮,發落到嶺南遼東等邊塞苦地,朱高煜就跟他們姓!
    在心裏的小本本上狠狠記了一筆的朱高煜,離開皇宮,往朱府而去。
    他知道,大儒們叩闕這件事,肯定已經傳到皇爺爺耳中了,這個時候,肯定在著急擔心。
    自然該去拜見一番,好讓皇爺爺安心。
    “好大孫,來得這麽快?”
    此時,朱元璋已經命人準備好的飯菜,等著朱高煜過來。
    他知道,一向孝順的好大孫,肯定會來拜見的。
    “螃蟹,大蝦,還有黃鱔?”
    “皇爺爺,這些水中食材倒是難得,孫兒今天有口福了!”
    朱高煜一看到桌子上紅燦燦的螃蟹大蝦,不覺胃口大開,毫不客氣的坐到桌前。
    在大明這個時代,肯吃螃蟹黃鱔的人並不多。而且因為沒有合適的做法,不肯重油重鹽重香料,去不了腥味,很難做得好吃。
    所以,秦淮河裏的螃蟹黃鱔,十分肥碩飽滿。一個個都比成年人拳頭大。
    朱元璋看著朱高煜拿起螃蟹就啃,暢快一笑,自己也開口吃了起來。
    “說起來,還是好大孫你做過一會,味道十分鮮美,咱才上了心,知道其味道鮮美。”
    “放在過去,哪怕是再貧苦的百姓,也沒人吃這個的!”
    朱元璋雖然生在男方,但不論是當皇帝之前,還是當皇帝之後,都沒吃過這種甲殼猙獰,橫行霸道的大家夥。
    也是看到朱高煜吃過,才開始嚐試,並且一次就喜歡上了。
    爺孫兩人互相誇讚,相視一笑,便一起開動。
    很快將一桌子大螃蟹,吃了個幹淨。
    又在宮女的服侍下淨了手,才說起正事。
    “好大孫,咱聽說那些大儒在跟你為難?”
    “要不咱出去一趟,將他們都抓起來殺一通,好讓他們知道,大明是誰在做主!”
    朱元璋滿是好心,想幫朱高煜解決麻煩。
    朱高煜連連擺手,示意不用。
    “皇爺爺,別!”
    “就這樣殺了他們,是成全了這些大儒!”
    “孫兒早有準備,給他們來一個狠的,要讓整個儒家,以後都不敢在我麵前狺狺狂吠!”
    朱元璋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
    他滿是好奇的詢問,朱高煜要怎麽做。
    “好大孫,快給咱說說,你準備怎麽對付大儒?”
    “咱當年也是受了他們不少的氣,雖然也殺了不少人,但卻還沒過夠癮呢!”
    顯然
    朱元璋對儒生文人的看法,和朱高煜差不多,都是十分不爽。
    當年敢在朝廷上罵他的,都讓他給砍了。隻有那些沒找到好由頭的,沒被懲罰。
    但即便是這樣,一想起儒生,朱元璋就有些牙癢癢。
    朱高煜理解皇爺爺的想法,對他自然不用隱瞞,便將自己的計劃,大致說出。
    “皇爺爺,此計名為‘屠聖’!”
    “孫兒要屠殺的,可不是大儒們的肉體,而是他們的精神,是他們的信仰!”
    “儒生都是賤皮子,有時候拍死得要命,有時候又巴不得早點死。”
    “不用這種方法,根本對付不了他們!”
    大明的儒生,的確非常奇怪。
    要說他們怕死吧,在皇帝麵前,那是一個比一個來勁,你不打他幾十庭仗不舒服,甚至敢在大殿上腦袋撞柱子,恨不得你殺了他。
    但要是說他們不怕死,那就更是笑話了。
    滿清韃子入關的時候,‘水太涼’‘頭皮癢’,一個比一個沒下線!
    朱高煜是看出來了,這就純屬犯賤!
    皇帝殺了他們,這是幫他們樹立起名聲,還能成為兒孫後代的自傲的資曆,是以後做官的資本!
    可滿清韃子說殺,那可就白殺了。
    甚至不僅殺你,還連帶全家一起!
    所以明末的大儒們,一個比一個跪得快,恨不得去舔韃子的臭腳,在朝廷上都自稱奴才,丟人丟到姥姥家。
    朱高煜要做的,就是破壞這種扭曲生態的根源。
    徹底打破儒家的命根子!
    “皇爺爺,說起來其實很簡單。”
    “儒生之所以如此,是他們掌握了大義名分,自稱聖賢弟子,一舉一動都代表著道德至理!”
    “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從古到今的儒生,到底為老百姓做了什麽貢獻?有什麽資格,被捧上神壇?”
    朱高煜這一問,把朱元璋也給問住了。
    他仔細一想,還真是如此。
    滿天下的儒生,都口口聲聲說著聖賢之道,皇帝該如何如何,百姓該如何如何,才能實現三代之治,人人安居樂業。
    但說穿了,這其實隻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就算完全按照聖賢之道行事,國家也沒有變得更好,百姓也沒有多打幾石糧食,日子並沒有變得更好!
    相反。
    若事事都當君子,反而會被人欺負,淪為笑柄!
    “好大孫!”
    “莫非這儒生,對天下真的屁用沒有?”
    “那還留他們幹什麽?最好都給咱殺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