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知行合一,去種田吧

字數:4385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郭守敬聽完朱高煜的判決,臉色一下子就蒼白如紙,雙腿一軟,癱在原地。
    大殿上卻沒有人同情他的遭遇,都是冷眼看著他的下場。
    敢如此跳出來跟皇太孫作對,一門心思袒護貪官汙吏,流放海南,便宜他了!
    朱高煜不理會這幾個‘死人’,目光一轉,看向大殿上的諸位大儒。
    對這些人,要怎麽處置,卻不是輕易決斷。
    雖說這一次,他當著滿天下的麵,揭露了貪官的醜惡嘴臉,將儒家眾人的顏麵也給打到地下。
    但畢竟儒門的根基早已立定千百年,想要一下子廢除,必然天下大亂。
    後世光緒皇帝,被西方列強打醒了,知道儒家屁用沒有,主動去廢除科舉。
    結果真正的作用沒有,反而讓原本站在滿清一邊的讀書人,全部憤恨無比,轉身投敵。
    朱高煜可不會幹這樣的蠢事!
    他雖然有廢儒之心,但不會這麽急切行事。
    屠聖,先打壓的也是儒家的神聖性,不是要一杆子將儒家打死。
    “大儒們,你們看過今天的事,有何感想啊?”
    “還認為讀聖賢書就是對的,什麽都可以靠聖人之言解決嗎?”
    麵對這群大儒,朱高煜也隻能言語教訓,不能喊打喊殺。
    大儒們一時無言,但想要讓他們承認讀聖賢書有錯,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皇太孫殿下!”
    “聖賢之言,是通達大道的至理!”
    “是我等才疏學淺,未能理解聖賢之意,才有今日之過!”
    “我等願回家閉門讀書,精研學問……”
    朱高煜聽到這裏,不滿的揮手打斷他們。
    “到現在,你們還認為是書沒讀好?”
    “我看,你們是書讀得太多,把腦子都讀木了!”
    “孔孟聖賢的大道理,不是讓你們用來在朝堂上滿口大辭,誇誇其談的!”
    “要學以致用,知行合一!”
    大儒們聽到‘知行合一’這幾個字,俱都渾身一震,滿是不可置信的抬起頭。
    這樣蘊含深意的大道理,怎麽可是是皇太孫這個不讀書的人說出來的!
    能有如此體悟的,不應該是一代儒門亞聖嗎!
    “殿下,何謂知行合一?還請殿下詳敘!”
    “若能讓我等儒門有所突破,吾等定奉殿下為儒門之首!”
    大儒們聽到知行合一之後,一個個都激動得不成樣子。
    他們敏感的知道,這似乎是未來儒家的新方向。
    從春秋時傳承到現在,儒家的路子,已經走進了死胡同,越來越腐朽凝固。不僅是外人看儒生,罵一句腐儒。
    就連大儒們自己,有時候也忍不住懷疑自己,學了這麽多年儒,到底學了個什麽東西!
    似乎他們按照聖賢之言行事,這天下從古到今也沒什麽改變啊。
    聖人所言的三代之治,到底如何才能實現?
    朱高煜卻根本懶得跟這一群老家夥辯經,他直接大手一揮,下令趕人。
    “知行合一,就是字麵意思!”
    “你們想要理解,別人怎麽說都是沒用的,不如你們自己親身去看,親身去體會!”
    “正好,這些農戶百姓,也要回家鄉。”
    “你們不妨一起,跟著他們到田間地頭,去看看糧食是怎麽種出來的,去學一學麻布是怎麽紡織的,去體會朝廷政令,是怎麽影響百姓生活的。”
    “等你們理解了這些,才會真正懂得知行合一的意義,才能將自己所學的聖賢之書,學以致用!”
    朱高煜對大儒們的態度很簡單,既然你們喜歡說大話,然後打也打不得,殺也殺不得。
    那就都送到農村鄉下去,好好勞動改造!
    儒生的各種壞習慣,純屬不幹實事,給慣出來的。
    朱高煜必須得去去他們的臭脾性,才可決定是否有必要繼續留下。
    “去百姓家裏,親身體驗種田耕織?”
    大儒們對朱高煜提出的這個要求,先是不滿不屑,但正要反駁,卻又忽然住口。
    仔細一想,還真挑不出什麽錯來。
    就算是上古聖賢,也沒有鄙視勞動的,甚至還有一日不耕不得食的說法。
    至於鄉下貧苦,就更不算什麽了。
    孔聖都說一簞食,一豆羹,回也不改其樂!
    他們這些飽讀聖賢書的大儒,不可能在這方麵被人挑出馬腳。
    “我等,就聽皇太孫殿下一回!”
    “親身耕種,親自紡織,看看能否知行合一!”
    “等我悟通道理,再來與太孫殿下論道!”
    大儒們集體告退,一方麵是覺得,要親身去體驗一下,是否真的能夠知行合一,另一方麵,這樣也是一個體麵的退場。
    大儒們一走,禮部侍郎郭守敬等人也都處置了,這件由貪官引起的風波,終於徹底告一段落。
    當朝會散去後,金陵城,乃至整個大明,都掀起一陣熱烈的討論。
    大家對於貪官該殺,徹底達成一致。
    朱高煜在民間的名聲,也更上一層樓。
    ……
    朱府。
    朱高煜和朱元璋在桌前對坐,笑嗬嗬的聽著錦衣衛指揮使蔣瓛的稟報。
    “啟稟陛下,太孫殿下!”
    “那些大儒已經在錦衣衛的護送下,和百姓一起下到鄉村,住進了百姓家裏!”
    “至於他們能夠堅持幾天就受不了要回來,那就不知道了。”
    “我會讓錦衣衛一直盯著他們,一有情況就向殿下稟報!”
    在朝廷大殿上答應的話,當然不能說了不算。
    就算大儒們事後後悔,不想下鄉,也由不得他們。
    朱高煜隻等著,好好看一回樂子。他可不信這些養尊處優的大儒,真的能夠在鄉下幹出什麽名堂,悟出什麽道理。
    隻要他們以後,別張口閉口大道理,出來煩人就夠了。
    “好大孫,還是你有辦法!”
    “把大儒們送去鄉下種田,這種損招,也隻有你才能想的出來!”
    “這可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樂不可支。他對朱高煜這次的應對,無比滿意。
    他原本想著,要是這些大儒,敢太過分,他就親自出山,大殺一通!
    反正他老朱,也不想繼續當皇帝了,不在乎什麽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