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大豐收
字數:4595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朱元璋並不介意殺戮大儒,就算因此被罵成殘暴之君,也沒什麽所謂,隻要能夠為大孫掃清障礙,他就樂意。
隻是,這樣一來,雖然可以一時壓下矛盾,但不能解決根源問題。
儒生們藏在心裏的的不滿,會更加嚴重。
過個幾年十幾年,等他朱元璋一去,立刻就會沉渣泛起,再起波瀾!
儒生們的反抗,會更加激烈,後果也更加嚴重。
當初。
他可是擔心了好一陣子,生怕好大孫治不住大儒們被逼迫太甚,在朝堂上丟了麵子。
哪知朱高煜手段明顯更勝一籌,不僅把大儒們辯得啞口無言,還送去鄉下。
這種處置方式,簡直比打殺他們還要令人舒心!
“皇爺爺,這個下場,是大儒們應得的!”
“孫兒早就看他們不順眼了,整天不事生產,滿口空言,對大明半點用沒有!”
“要不是顧忌太多,孫兒還不想如此輕易的放過他們!”
朱高煜對儒門的厭惡,早已深入骨子裏。
這次雖然勝了一手,他卻不會就此罷手。
今後,還有更多針對儒生的手段!
“皇爺爺,大明之所以滿朝儒生,官場上都是些光扯皮不幹事的人,還有一個根源。”
“那就是科舉!”
“孫兒準備,逐步對科舉動手腳,改變科舉選人的內容題目,逐步淘汰滿紙空言之人!”
朱高煜神色一正,對朱元璋吐露接下來的大計劃。
不過,科舉可真的是所有讀書人的命根子,不能輕動。朱高煜也隻是有所計劃,還遠沒有到動手的時候。
朱元璋聽到科舉二字,也收起的笑意,神色凝重起來。
他比朱高煜更清楚科舉對大明的意義。
“大孫,這件事你可千萬要謹慎!”
“咱舉行科舉,可不光是為了選拔人才,更為了維持天下穩定!”
“滿天下的草莽龍蛇,要是不讓他們鑽進讀書科舉的籠子裏,最終為朝廷所有,天下可就真的不安穩了!”
朱高煜鄭重點頭,示意自己知道輕重。
“皇爺爺放心,孫兒不會亂來的。”
“我會找一個,比科舉當官更好的出路,給大明的聰明人,不讓所有的人傑英才,都將一身智慧,浪費在皓首窮經之上!”
另一個出路,其實不用多說,朱高煜早就開始鋪墊了。
那就是科技之道!
大明上億的人口,不知能夠誕生多少博學多才之輩。
他們都鑽進儒家的籠子,浪費一身天賦,十分可惜。
若是可以引導他們,鑽研科學道理,成為科學家,那就再好不過!
有朱高煜的引導,有無數聰明人才相助,大明的科技水平,定會一日千裏,領先於全世界!
當他把這個暢想,給朱元璋講述一番之後,引得朱元璋一陣深思。
“科學之道……”
“好大孫,你所說的,莫非是火藥火槍,雜交育種,建造鐵皮船,蒸汽機這些東西?”
“若是大明的人才能夠主動研究這些,倒也不錯!”
以這些東西的深奧程度,別說一輩子了,再聰明的人,十輩子也研究不透,永遠有目標追求。根本不用擔心他們圖謀造反奪權了。
而研究出來的成果,卻是對整個大明都有用。
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朱元璋又怎麽會不同意?
“大孫,你準備怎麽做?”
“皇爺爺會一直支持你的,盡管放手去吧!”
“咱就在這看著,大明在你手上,會走到哪一步!”
朱元璋給了朱高煜一萬分的信任,他知道,這個好大孫的能力,比他更好,眼光比大明所有人都長遠。
在他手裏,大明隻會更加繁盛壯大!
……
五月。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大明境內,大江南北,田地裏大片大片的金黃麥穗,接天連地。
農民百姓望著枝頭沉甸甸壓彎要的麥子,樂的合不攏嘴。
“豐收,大豐收啊!”
“皇太孫殿下的糧種,也不知是怎麽弄的,簡直太神奇了!”
“今年這麥子,產量比往年好太多了,就是枕著饅頭睡覺,也不是夢!”
原來,這些大豐收的農田,都用上了朱高煜的新糧種,說是能夠提高產量。
本來,百姓們還有所懷疑。
但當他們親眼看到豐收的景象,終於相信這話沒錯。
“這麽大的穗子,上麵的麥子一顆比一顆飽滿。別說提高產量了,就是收獲翻倍俺也信!”
“再曬上兩個大太陽,就可以收割。”
“今年得好好稱一稱,畝產到底有多少!”
農民們都盼望著有一個好天氣,能夠順利完成收割。
隻要田裏的麥子順利收獲進糧倉,今年全家人都可以吃飽,甚至吃上大白饅頭!
也許是上天聽到了農民們的祈禱。
接下來幾天,全國都大範圍晴好,基本沒有因為雨水,影響小麥的收獲。
很快。
一車又一車的糧食,從碾麥場打了出來,曬幹後儲藏起來。
各地的官府,也一邊收著糧稅,一邊將今年的收獲情況,整理成冊,送往上級和朝廷。
……
金陵,戶部衙門。
戶部尚書盧平,正催著手下整理統計全國各地的糧食產量,好上報給皇太孫殿下。
他自己也親自動手,核查一些地方郡縣的奏報。
隻是。
拿起公文看了沒一會兒,盧平就坐不住了。
“豐收!”
“豐收!”
“又是豐收!”
“怎麽所有的郡縣公文,都是豐收,而且產量遠勝於去年!”
“是不是哪裏弄錯了,還是更換了衡量單位?”
盧平在戶部尚書這個位置上,已經坐過好幾年了對每年的麥子夏收情況,了解得很清楚。
過去即使豐收年份,產量也沒有這麽高的。
要是一個兩個地方,出現異常,還可以說是祥瑞。但大明處處大豐收,糧食產量大漲八成近了一倍,就不可思議了。
盧平怎麽也不願意相信,事情真的如此。
“查!”
“即刻派出欽差督糧官,去全國各地查探情況,檢查糧倉!”
“我倒要看看,到底是真的全國大豐收,還是有人從中弄虛作假,要搞什麽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