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擴張工部,有大計劃

字數:4496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敢問盧大人,糧食增產到底是為何?”
    “還請盧大人為我等解惑!”
    大家同時同僚,不懂就問,沒什麽丟人的。
    眾人確實對這個問題,很是好奇。
    朱高煜坐在龍椅上,沒有說話,靜靜看著戶部尚書的表演。
    “當然是因為皇太孫殿下!”
    戶部尚書盧平朗聲道,臉上盡是崇敬與欽佩。
    眾人還以為他也要拍馬屁,卻不想,盧平說的話,讓所有人都沉默了。
    “今年全國小麥豐產,是因為皇太孫殿下的新糧種!”
    “這是殿下親自通過雜交技術,培育出來的高產抗病小麥,不僅耐寒耐旱耐貧瘠,麥穗又長又大,比百姓過往自己的種子,產量高出好幾倍!”
    “正是因為這種全新的糧種,推廣到全國,才有了今年的高產,才有了600億噸的奇跡!”
    聽了這話,群臣不由齊齊抬頭,看向龍椅上的朱高煜。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這一切的背後,竟然又是皇太孫殿下的功勞!
    群臣都一片震驚,對這種聞所未聞的手段,好奇不已。
    從古到今,就沒聽說過有這樣的方法,能夠培育出高產數倍的糧種!
    不過,一想到是皇太孫,他們又覺得合理起來。
    細數一下,皇太孫殿下弄出來的全新玩意兒還少嗎?
    什麽火槍火炮鐵皮船,水泥蒸汽機,要不是實物擺在他們麵前,他們說什麽也不會相信。
    當然。
    也有接受比較快的大臣,立即展開聯想。
    “雜交小麥?”
    “這是什麽方法,竟然能夠如此提高產量!”
    “小麥能雜交,那水稻呢?大豆呢?其他的糧食,是不是也能雜交?”
    “要是都雜交一下,我大明的種種莊稼作物,豈不是都能夠得到巨大提升!”
    朱高煜有些詫異的看了此人一眼,沒想到朝堂中還有這樣的人才,竟然懂得舉一反三,很有科學思維嘛。
    比那些不懂變通的腐儒強多了!
    他不由點點頭,主動開口解釋。
    “你的想法很對,所有的莊稼作物,乃至所有的植物動物,都可以雜交!”
    “糧食雜交能夠抗病高產,果樹雜交能夠變得更大更甜,牲畜雜交能夠長得更快更健康。民間常用的騾子,就是驢子和馬雜交而來!”
    群臣聽到這裏,才終於恍然大悟。
    雜交,竟然是這種意思!
    騾子他們都見過,一說就懂了。
    而這時,戶部尚書盧平則繼續上前進言。
    “之所以殿下說,要擴建十倍的糧倉,也是因此!”
    “如今夏收,收獲的糧食是小麥,大明兩湖兩廣,江南大片地方,都主要種植水稻。”
    “而這些水稻,也是用了皇太孫殿下的雜交糧種!”
    “所以,三個月以後,還有更多的水稻等糧食,等待著收割入庫!”
    “要是不提前建好倉庫,到時候就真的沒地方存放了,殿下這是未雨綢繆啊!”
    群臣聽完,不由對朱高煜萬分欽佩,敬畏不已。
    眾人喧嘩許久,終於接受了這一切。
    再看上方龍椅上的朱高煜,竟顯得那麽英明神武,高不可攀!
    聯想一下皇太孫監國後,大明的種種變化,群臣也不得不承認,這位皇太孫,的確是千古難遇的明君聖君!
    “還是洪武陛下有眼光啊,一眼就看出皇太孫殿下,乃真正的真龍天子!”
    “殿下簡直是天神下凡,來幫助我大明的!”
    “殿下監國後,我大明風調雨順,越來越興旺繁盛,有盛世之相!”
    “將來史書之上,定會記載這一段曆史。”
    “皇太孫殿下,定將帶領我等,帶領大明,邁入一個遠邁漢唐的輝煌盛世!”
    “臣的,為殿下賀,為大明賀!”
    “大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也不知是誰帶的頭,群臣竟然一起下跪,朝朱高煜大禮參拜起來。
    這個時候,朱高煜也不好說他們拍馬屁了。
    這些的的確確,是他的功勞,他帶給大明的,將會超乎世人的想象!
    許久。
    朝中的氣氛終於緩和下來,朱高煜一抬手命群臣起身。
    “好了,都起來吧!”
    “原因都解釋了,你們也都理解了,修建糧倉的事,也沒有人反對了吧?”
    群臣紛紛搖頭,自然不會再有反對之言。
    朱高煜這才點頭,對工部尚書下令。
    “工部尚書,任務就交給你們了。十倍儲量的糧倉,一定要在秋收前建好!”
    “工部人手不夠,就擴招!”
    “本殿下給你聖旨,給你編製!未來要工部做的工程,還有許多,正好趁著這個機會,給工部擴張一下。”
    “總之就是一句話你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不論如何,都得給我將糧倉盡快修建出來!”
    朱高煜對大明的規劃,還有很多很多。
    修個糧倉,隻能算灑灑水。
    別的不說,現在蒸汽機已經搞出來了,鐵路還會遠嗎?
    鐵路這種命脈性質的交通要道,他可不放心交給民間,最終還不是得指望工部。
    不趁現在擴招人手,選拔能幹之才,將來急著要用,可就晚了。
    工部尚書原本還有些不樂意,聽到皇太孫敞開了供應錢糧,頓時大喜,
    “多謝殿下體諒!”
    “隻要有人有錢,修建再大的工程,都不是問題臣一定盡心竭力,把事情做好!”
    這可是擴張工部勢力的大好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
    手底下掌握的錢糧工程越多,人手越多,他在朝堂上說話的分量也越重。
    六部之中,向來是吏部最重,因為他們掌握著官員的升遷降職。其次即使戶部,掌握著錢糧人口。
    所以吏部尚書又稱天官,戶部尚書稱地官。
    其他禮部兵部刑部工部,並稱春夏秋冬官,就屬工部地位最低!
    可如今看來,皇太孫殿下是有意重用工部啊。工部尚書如何能不高興?
    而其餘群臣聽到這個命令,也不由微微色變,對工部尚書刮目相看。
    他們知道,以後工部的地位,一定會水漲船高,變得越來越重要。
    而從這裏麵,他們也窺見了朱高煜的幾分規劃。
    ‘皇太孫殿下,在下一盤大棋啊!’
    ‘殿下的規劃,絕對遠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