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朱元璋的退休生活
字數:4710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朱府。
朱元璋正在悠閑的聽著小曲,喝著小酒,半眯著眼,別提多享受了。
自從將國家大事都交給大孫子後,他就徹底閑下來了,整日不是吃喝玩樂,就是躺著曬太陽。
雖然還是會對朝中大事保持關注,但卻沒有過去那種事必躬親的操勞了。
如今。
這樣子臉色紅潤,精神飽滿。卸下重擔後竟有點越活越年輕,越活越柚子味的模樣!
就在這時,他身邊隨侍的老太監,卻不得不來打擾。
“陛下!”
“藍玉等幾位老臣,帶著禮品前來拜訪,陛下要是不想見他們,老奴就把他們攆出去、”
要不是這幾個老臣,都是陛下的鐵杆老部下,老太監可不會為他們來打擾朱元璋的雅興。
“藍玉他們?”
朱元璋睜開眼,有些懊惱。
他退休隱居在朱府,就是想過幾天安生日子,並不太願意接見臣子。
但藍玉等人畢竟是他的老臣,也不好太不給麵子。
“讓他們進來吧,咱倒要看看,他們有什麽事!”
要是好事就罷了,若是高皇太孫的狀等讓人不開心的消息,朱元璋以後就會不再見他們了。
很快。
藍玉等人提著禮盒,小心來到院子裏,給朱元璋行禮。
“臣等拜見陛下!”
“許久不見陛下,我們可是想念得緊啊!”
“陛下這段時日,身體可好?”
聽到藍玉等人一番情真意切的關心,朱元璋也不由神色緩和,微微帶笑。
“都好,都好。”
“咱自從不理國事,吃嘛嘛香,一覺睡到大天亮,舒服得不得了!”
“要是沒有你們這下老家夥,是不是的來打擾,就更好了!”
藍玉自然聽出朱元璋話語中的調侃,知道這是陛下心情不錯,也跟著笑了起來。
又寒暄關心了一陣,幾人才說出來意。
“陛下,我們這次可不是胡亂打擾,而是來給陛下道喜的!”
“臣等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選擇了皇太孫這個英明神武的繼承人。讓我大明,日新月異,愈發繁盛了!”
朱元璋本來還無所謂的聽著,但見藍玉等人轉變態度,誇讚他的好大孫,立刻坐直身子來了興致。
“哦?”
“朕的好大孫,又做了什麽事,竟讓你們也如此拍馬屁?”
“說來聽聽!”
藍玉也不意外,對朱元璋的態度早有預料。
“陛下,今年麥子的夏收已經完成,全國上下都是大豐收!”
“陛下絕對猜不到,總共產量有多少。”
“600億噸!”
“麥子的收獲,一共有600億噸之多!”
藍玉知道朱元璋肯定猜不到,所以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出具體數量。
“多少?”
“你說多少?”
而朱元璋聽完這個數字,掏了掏耳朵,又看著藍玉等人興奮的神色,猶自有些不敢置信。
“600億……噸?!”
“你確定沒說錯?”
他‘蹭’的一下站起身來,將臉湊近藍玉眼前,盯著他的眼睛,一再重複。
“陛下,沒錯!”
“就是600、億、噸!”
“臣等當初聽聞這個數字後,也和陛下一樣,不敢置信至極,甚至懷疑是戶部造假呢!”
藍玉滿是興奮,給朱元璋講述,將這一份驚喜,分享給他。
果然。
朱元璋也是如此,被震驚得找不著北。
這個數量,實在太過誇張了,他呆在原地半晌,好半天才終於回過神來。
“600億噸!”
“好!好啊!”
“整個大明的百姓,再也不用擔心沒糧食吃了,他們再也 不會餓肚子了!”
從底層出來的朱元璋,比誰都清楚糧食的重要性。
對此,他隻有無盡的欣喜。
“如此豐收,真是天佑我大明。朕的好大孫,做得好啊!”
一想到百姓家裏堆滿了糧食,人人都能吃上大白饅頭的場景,朱元璋就發自內心的高興。
想當年。
他小的時候,就經常飽受餓肚子的苦。
每年田裏種出來的糧食,不夠一家人吃不說,還得將大部分交給朝廷和地主,自己全家隻能挨餓。
這也是他後來,當了皇帝以後,為何會對貪官汙吏,那麽憎恨的原因。
可如今,在朱高煜的統治下,大明竟然取得如此豐收,所有百姓都能有吃的,這是何等幸福的事!
朱元璋當年,要是也能填飽肚子,恐怕就沒有今天了。
不僅是他。
就連朱元璋身邊的老太監,也不僅眼眶濕潤,一片感慨。
“陛下,這一切,都要感激皇太孫啊!”
“老奴當初,也是因為家裏吃的不夠,才進宮當了太監。”
“如今的大明百姓,再也不用受這個苦了!”
眾人紛紛讚同,不由聊起了大明這些年的變化。
自從皇太孫監國以後,百姓的生活就一天好過一天,各種新鮮事物不斷往外冒。如今的糧食產量,足夠養活所有人不說,還有大量剩餘。
說不定以後,哪怕是最普通的大明百姓,也能吃上肉,喝上酒,過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幾人說得興起,越聊越熱烈。
朱元璋有些坐不住,轉頭對老太監吩咐。
“去,準備幾個下酒菜,咱要跟幾個老兄弟,一起喝幾杯!”
接著招呼藍玉幾人。
“咱今天高興,也不講什麽君臣規矩了,都來坐!”
“一醉方休!”
藍玉等人更加感慨激動了,小心坐到朱元璋身邊,陪他喝酒談天,回憶往昔崢嶸歲月。
當初,朱元璋還沒得天下的時候,他們就經常這樣,一起喝酒吃肉。可自從大明建國後,君臣身份有別,他們就再也不敢了。
甚至前幾年,朱元璋大開殺戒,幾個大案子,牽連無數老臣,讓藍玉等人膽戰心驚,惶惶不可終日。
如今,一切又仿佛回到了當初,回到了他們幾個老兄弟一起爭奪天下的光輝歲月。
朱元璋興致很高,從蒙古的殘暴,到貪官的腐敗,一路說到建立大明的艱難。
“咱這一輩子啊,南征北戰,該做的都已經做了,也該退休歸隱,好好享受享受了。”
“剩下的,就都交給朕的好大孫,讓年輕人去折騰吧!”
“朕相信,在他的手上,大明隻會一天比一天更興盛,百姓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