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建城開荒

字數:4235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不論在哪裏,放下武器跪在地上,都是最尊敬最誠懇的方式,雖然朱棣不明白土著們為何如此,但肯定不是敵對之意。
    朱棣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先小心派出人手,乘著小船靠岸,嚐試與土著人進行接觸。
    “不要害怕,我們不是來傷害你們的。”
    “我想和你們交易,以物易物!”
    “這是食物,可以吃的東西……”
    有精通與土著溝通的專業人才,拿出一種麵粉製作的餅子,自己吃了一口,然後遞給土著人。
    這種最通用的肢體語言交流,很快便得到了土著人的回應。
    他們之中走出一個人,小心翼翼的接過食物,吃了一口,察覺到美妙的味道,頓時眼神大亮,高興得手舞足蹈,吱哇亂叫。
    “!!!”
    其餘土著人見此,也跟著高興起來,對大明眾人的態度更加親善,再也沒有半點排斥。
    朱棣在鐵甲戰船上,遠遠的看清楚這一幕,也不由萬分欣喜。
    “太好了!”
    “這些土著人,果然是可以交流的,而且對我們很友善!”
    隻要能夠溝通,問題就不大。
    朱棣並不希望,與東唐州的土著人發生衝突。
    雖然他有足夠的自信,帶領大明士兵擊敗所有土著人,但大明遠在千裏之外,渡海來到這裏的每一個大明人,生命都無比寶貴。
    土著雖然沒有鋒利的金屬武器,和嚴密的訓練,但僅僅是用吹箭毒藥,陷阱繩索,也會坑害很多大明精銳。
    大明士兵與土著人,哪怕是一換十,一換一百,朱棣都覺得虧!
    能不死人,最好不死人。
    而眼下的情況,就非常好。隻要繼續與土著人交流溝通,初步學習對方的語言,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會順利不少。
    “傳令下去,所有人都盡量不要與土著人發生衝突,更不得隨意燒殺搶略!”
    “東唐州的土地無比肥沃廣袤,足夠我們和當地土著和平共處!”
    朱棣再三叮囑之後,才終於帶著大批明軍,開始上岸。
    接下來,就是建立一座營地,並逐步打探清楚四周的環境和情況,然後選擇地址,建設城池!
    這次大明來的,足足有20萬人,足夠組成一座不小的城池了。
    ……
    因為和土著人的友善相處,大明眾人登陸之後,一切都無比順利。
    他們先是四處砍伐樹木,建立了一座簡單的營寨,讓明軍居住在外圍,作為防衛和保護。
    接著便引導所有移民百姓,進入營寨,找地方住下來。
    經過數日的修整後,等百姓們重新適應了陸地上的生活,精氣神都飽滿之後,才開始真正的開發建設。
    “燕王殿下,屬下已經派人打探清楚了附近的地形,這裏氣候和環境都十分優越,有大片適合開墾為農田的耕地,還有河流水源,林木資源也取之不盡!”
    “這片岸邊的地方,可以建造一座港口城市,作為我們開拓東唐州的橋頭堡!”
    “等城牆建起來之後,我們便進可攻,退可守,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
    一位負責探索地形的將軍走進大營,給朱棣呈上一份詳細地圖,興奮的稟報。
    朱棣頓時站起身來,接過地圖,細細的看了起來。
    良久,他才終於抬頭。
    “很好!”
    “糧食、淡水、港口、木材……”
    “所有的資源都不缺,真是一處建城的好地方!”
    “傳令下去,讓一部分士兵繼續保持警戒,其他人伐木取土,建造城池!”
    其實說起來,建造城池最快最堅固的,還得是皇太孫殿下發明的水泥。
    可惜這裏是遠離大明數千裏的東唐州。
    一者不可能帶上沉重而且一沾水就變質的水泥渡海遠航,二者現在燒製也來不及。
    所以大明眾人便采用最古老,但也是最方便,可以就地取材的方法,建造夯土城牆。
    先是選擇好地址,然後一邊挖坑取土,一邊倒在用木頭固定的框架之內,一點一點的夯實。
    這樣的夯土城牆,可以建造得很厚很厚,幹硬之後也無比堅固。
    若是以後燒製了青磚,在城牆外麵包上一層磚,就是中原地區千軍難破的堅城了。
    城池的建設,十分順利。
    不多時,地麵上便出現了城牆的雛形,城牆之外取土的地方,也逐漸加深,成為護城河。
    大明眾人看著城牆一天一天增高,原本還有些忐忑的心,也逐漸安分下來。
    “城牆,我們終於又有城牆保護了!”
    “在這片陌生的新大陸,隻有城牆的保護,我才能安心睡著。”
    “城牆建好,再也不用害怕外麵的土著人,或者是蛇蟲野獸了!”
    “我們在東唐州,終於有了一塊安穩的落腳地!”
    城牆的意義,本來就是保護。
    有了城牆,城內的大明眾人便有了主心骨,有了底氣。
    也讓他們後麵的開拓工作,更加安心。
    而看著不遠處拔地而起的高大城牆,土著人心中的敬畏,也一日比一日濃重。
    他們哪裏見過這樣高大堅固的人造建築?
    而且還是在短短時間之內,神跡一般飛速出現的。
    說大明人不是神明,土著人都不信!
    由此,土著人對大明的敬畏更上一層樓,絲毫不敢與之起衝突,甚至還了不少幫助。
    比如教大明人本地的那些東西能吃,那也不能吃,哪裏有什麽樹木,哪裏有河流水源……
    總之,隨著城池建造後了之後,大明的開拓工作,進展飛速,一切都極為順利。
    甚至已經有大量百姓,在城池的周圍,砍伐樹木,平整土地,準備耕種了。
    對大明百姓來說,什麽都是虛的,唯有可以耕種的土地,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二十萬人一起動手,開荒耕地的工作,也很快取得巨大緊張。
    現在,東唐州的海岸平原上,已經出現了一座堅固的城池,以及大片大片的平整耕地。
    就等著了解完本地的氣候,就可以下種播種了。
    朱棣帶著鄭和等人,望著麵前新開發出來的土地,神情滿是欣慰。
    “土地,農田,城池……”
    “有了這些,我大明終於在東唐州新大陸上,站穩跟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