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第一批糧食成熟
字數:4302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因為對東唐州的氣候還不夠了解,大明眾人不敢種植水稻小麥等需要好幾個月才能成熟的作物。
而是選擇了紅薯土豆,各種蔬菜瓜果,能夠短時間內成熟的東西。
再加上船隻出海捕魚,軍隊在森林裏打獵獲得的食物,已經足夠養活這二十萬人了。
很快。
當田野裏冒出嫩綠的幼苗,生長出茂盛的莊稼,所有人的心更加安心,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不論是負責耕種的普通百姓,還是朱棣鄭和等高層官員,每天忙完事情之後,都忍不住來田地裏逛逛。
這一日,鄭和又在一片田間地頭,遇到了如老農一樣,正蹲在地上看莊稼苗的朱棣。
“燕王殿下,你也來田裏視察了?”
鄭和也跟著蹲下,靜靜欣賞已經有半尺高的紅薯秧苗。
也不知為何,好像紅薯十分適應東唐州的氣候,種下之後沒多久,便進入了飛速的生長期。沒有半點不適應。
朱棣滿眼期冀,輕輕從一片紅薯葉子上捉住一隻瓢蟲,將其捏死。
“是啊。”
“每次一看到生長如此好的紅薯,我就發自內心的開心。”
“紅薯莊稼在地上紮根,也意味著我們和所有大明百姓,在東唐州開始紮根!”
“等第一季莊稼成熟收獲,獲得了穩定的糧食來源之後,所有人就都可以放下心來,在這裏安家落戶了!”
在朱棣眼中,田裏的紅薯不僅是一種莊稼,更是代表著所有大明子民。
如果一切順利,紅薯可以這場生長成熟,就再也不會有人對安家東唐州,有所疑慮了。
就這樣。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
大明百姓們還在繼續建設可開荒,開拓更多的田地。
而地裏第一批種下的蔬菜,早已可是食用,大明人吃上了在東唐州種出來的第一種食物。
又過了不久。
當紅薯的葉子遍布田間,成長到了一定程度時,朱棣親自換上適合耕作的短衣,帶著所有人來到田野裏。
“大明的子民們!”
“我們種下的紅薯,終於成熟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裏的收獲如何,看看紅薯的產量有多少!”
眾人也都萬分興奮,無比期待接下來的收獲。
這關係到他們能否在東唐州立足,能不能成為掌握數百畝土地的大地主,能不能過上好日子!
“來東唐州開拓這麽久,收獲的時間終於到了!”
“現在可以開始挖紅薯!”
“希望是大豐收!”
懷著美好的祈願,朱棣親自動手,和眾多大明百姓一起,開始拔起紅薯的藤蔓,挖掘地下埋藏的珍寶。
“噗!”
隨著泥土飛濺,紅薯根部成熟的塊莖,也終於暴露在所有人眼前。
隻見一個一個拳頭大的紅色塊莖,擠成一堆,異常可愛。
朱棣撿起一顆紅薯,愛不釋手的把玩著,笑意從心底蕩漾到臉龐,樂的找不著北。
“豐收,大豐收!”
“這裏的紅薯,長得比大明的還大,產量比大明還高!”
“哈哈哈!好!太好了!”
“我們再也不缺糧食,再也不用擔心沒吃的了!”
朱棣不顧形象的大聲歡呼,笑聲傳遍四野。
其餘百姓也都親手挖出自己種植的紅薯,無比歡喜滿足,樂開了花。
他們知道,紅薯順利成熟,還迎來大豐收,哪怕遠渡重洋來到東唐州,也再也沒有什麽後顧之憂了。
他們可以放開了吃,可以在此安家落戶,世代繁衍!
隨著第一批紅薯紅薯的大豐收,大明眾人算是徹底渡過了糧食危機。
當城市中喲了足夠的糧食儲備後,朱棣就沒有繼續集體耕作,而是開始逐步給百姓們分發土地,以鼓勵他們的積極性。
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百姓們才會對這裏產生歸屬感,將自己的心落在這裏。
踏上這片土地的人,每個人都能分到100畝田地,種都種不完。
因此雖然生活艱苦,但是每個人都是充滿希喜悅。而且他們知道等後麵開拓的更多了,還能分到更多的土地。
成為幾百畝土地的大地主不是夢!
隨著紅薯等莊稼的成熟,百姓們真正在此紮根,朱棣也終於開始從田間抽身,考慮其他事情。
“燕王殿下,我們從大明帶來的各種鐵器等工具,已經不夠用了!”
“特別是最近的大規模開荒,對各種農具的消耗很大。”
“若是沒有足夠的鐵,開荒工作恐怕要受到影響……”
有人上前稟報,說出了最近遇到的問題。
雖然很多船上,都準備了不少的鐵器,包括農耕器具,但是整個開荒行動非常浩大,對於鐵器的消耗,也異常嚴重。
而且,很多老百姓自帶的農耕器具都比較少,大多數老百姓準備最多的還是吃的口糧,以及需要播種的糧食種子。
鐵器的作用,不用說所有人都明白。
要是沒有這種材料,別說開荒了,大明在新大陸上,將是寸步難行。
朱棣不由皺眉,對著地圖開始沉思。
“鐵器不夠,我們不可能再返回大明去運,所以就隻有一個辦法,原地開礦冶煉!”
“即刻派人去各地勘探礦產,一定要找到一處鐵礦!”
隻要知道鐵礦,一切就都好辦了,
大明這裏,有不少懂得冶煉金屬的人才,隻需要很短的時間,便可以建造出一處土法冶煉爐,來滿足需求。
至於更高一步的精煉,等先有了足夠的鐵,再說不遲。
於是。
接下來一段時間,朱棣接下來讓人把工作重心放在鐵器上麵。
他派人去到處搜尋礦產,不放過附近的任何一個地方。
大明來的人裏,本身就有不少經驗豐富的大匠,對鐵礦勘探很有研究。
再結合土著人的指路,很快就有了好消息。
新大陸不愧是天賜之地,沒過多久,便有人發現了一座鐵礦,並且埋藏很淺,開采起來也不麻煩。
朱棣得到這個消息,立刻興奮起來。
“太好了!”
“立刻派出人手,準備開采鐵礦,並運出來進行冶煉。”
“本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到成品的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