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貸款發展
字數:3966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要在全國大修鐵路,對資金和物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讓兩位尚書有些為難。
戶部尚書仔細聽了朱高煜的意思,在心裏算了算所需的資金,臉色一下子僵硬了起來。
“殿下,戶部……沒有這麽多錢啊!”
“雖然最近朝廷的稅收翻了又翻,國庫也充盈起來,但要這樣修鐵路,恐怕沒個幾十幾百億兩的白銀,完全幹不成!”
“就算把國庫全部填進去,也遠遠不夠啊!”
哪怕是在後世,修鐵路也是一個國家級大工程,消耗的都是天量資金。
朱高煜當然知道戶部支撐不住,國庫遠遠不夠。
但他還有辦法。
“大明要修的鐵路,不僅是數千數萬裏,而且還會是一個長達幾年十幾年的大工程,不會輕易結束的。”
“本殿下當然知道,這是一個無底洞,把戶部國庫都填進去也不夠。但不是還有銀行嗎?”
“大明皇家銀行設立的目的,就是用來支持國家政策,進行這樣的大工程的!”
“可以由戶部出麵,以大明國庫收入,和未來鐵路的收益作為抵押,向大明皇家銀行申請貸款。”
“貸款會分批次申請和發放,用來購買材料,征地拆遷,發放工人工資。”
“隻要鐵路修成,不僅皇家銀行會得到大量利利息,於國於民,也有極大益處!”
不錯。
朱高煜拿出的手段,就是抵押貸款,借助金融力量,來撬動杠杆,在短時間內籌集巨大資金,完成工程。
修鐵路又不是戶部工部兩家的事,而是關乎整個大明,上到朝廷,下到所有子民百姓。
朱高煜會直接讓大明皇家銀行給予最大支持,發放低息貸款,連工程款工人工資,也可以直接在皇家銀行賬上走。
甚至根本不用調集大量白銀,隻要在賬戶上流轉幾遍,就完成循環。
畢竟,戶部發下去的工程款,會在朝廷和民間的各個工廠之間流傳,他們賺了錢,也會存放到銀行。
就連普通工人,拿到大量工資之後,除了當場消費的,最後也可以存到銀行。
這樣循環幾次之後,其實並不需要天量的白銀,就可以對整個大明的經濟,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而戶部的貸款,在經濟火熱的情況下,也可以收到更多的稅收,來進行償還。
等鐵路開通之後,客運貨運的費用,也是一筆巨大的數字,還貸綽綽有餘的。
戶部尚書聽完之後,神情一下子變得十分精彩,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他從來都沒想到過,借貸還可以好麽玩!
“這這這……皇太孫殿下,先借款修鐵路,然後用鐵路收入還貸,和不是空手套白狼嗎?”
“隻要鐵路真的如殿下所說,有這麽大的作用,貨物運輸和搭乘的客人一定不少,每天都會有極大的白銀收入!”
“就連草原上的牛羊皮革,也可以被商人收購販賣到中原腹地,整個草原也就此控製在大明手裏了!”
“等還完皇家銀行貸款之後,還能夠給國庫源源不斷的收入,實在是太厲害了!”
空手套白狼其實不太準,更類似於借雞生蛋。
借皇家銀行的雞,孵出鐵路這個金蛋,之後金蛋也變成金雞,可以繼續下蛋。
朱高煜對這一套,可實在太熟悉了。後世不知道多少大佬,都是這樣發家的。
這種方法,用在修鐵路等國家工程上麵,最後即使貸款還不上,隻要鐵路修出來了,其實也值了。
但需要警惕,別瞎上項目,完龐氏騙局,搞一些無用工程,浪費國家錢財而中飽私囊就行。
他笑了笑,對戶部尚書露出孺子可教的神情。
“你理解了就好!”
“錢財的事 ,有皇家銀行支持,不用擔心。”
“接下來是材料和人工,你們都要仔細考慮,提前做好計劃。”
“特別是民工這方麵,不能再用過去征發徭役的方法,讓百姓白白出力了,我的意思是,不僅要包吃包住食宿,還要給他們工錢!”
“修鐵路不是一時之功,而且無比辛苦,還伴隨著各種危險。要是讓百姓們出徭役,就太難為人了。”
“說不定會鬧出大亂子!”
其實朱高煜早就看徭役政策不順眼了,這次正好趁著修鐵路的機會,給他一下子廢掉!
以後在大明幹工程,不論是朝廷的還是地方官府的,都一樣要給工錢,不能隨便壓榨徭役民夫。
否則老百姓吃苦不說,還不利於經濟發展。
朱高煜很清楚,沒有收入,就沒有消費。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
不給老百姓發錢,大明的經濟就活躍不起來,社會就難以進步。
而通過修鐵路,將大量錢財發給民工,流散到民間,也是一種促進經濟的好方法。
戶部尚書聽完這一套理論,不由更是驚奇,滿腦子興奮,連麵色都紅了起來。
“神!太神了!”
“原來皇太孫殿下的一舉一動,竟然都考慮得這麽深遠!”
“修鐵路不僅是疏通道路,新建大血管,還聯通了無數毛細血管,將恩德撒到了民間各地!”
“有皇太孫殿下這樣的英明之主掌權,大明的老百姓,有福了!”
戶部尚書半是感慨,半是吹捧著說道,連剛學到的毛細血管這個詞也拿來用了。
隨著周王朱橚在醫學方麵的研究深入,大明高層官員都得到了一副人體解剖圖,對醫學有了不少了解。
這也是大明各方麵科學技術,都齊頭並進的結果。
朱高煜聽到這話,也很是高興。
“你能夠主動學習新知識,了解更進步的東西,這一點很不錯!”
“身為戶部尚書,最重要的就是頭腦靈活,不能抱著過去的舊思想,固步自封!”
“鐵路的修建,還有什麽意見沒有?”
“要是沒有的話,就照這樣下去安排吧!”
戶部尚書當即應諾,再也沒有絲毫遲疑,將朱高煜的命令接下,回去做好安排。
想必不久之後,就可以看到,大量的資金和物資,和工人民夫被調集到一起,修建打通大明任督二脈的鐵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