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神權人權

字數:3736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如風一樣的消息短短時間便傳遍了歐羅巴,一開始各國權貴隻知道來自於東方的龐大艦隊正在摩洛哥。
    實際上許多權貴都不知道摩洛哥在哪兒,隻知道這是阿拉伯人的國家。
    葡萄牙人戰敗,五百艘戰艦半個小時殲滅葡萄牙海軍,足以讓整個歐羅巴恐懼。
    又一次,無數人在叫囂黃禍論。
    但沒等大明抗議,這些聲音就被消滅幹淨,說話的人更是被直接處死。
    無他,葡萄牙人艦隊被消滅之後,卡斯蒂利亞人第一時間表達了自己對大明的尊敬,地中海沿海的羅馬教廷也表示了大明是開放包容的國家,他們救助了許多葡萄牙水手。
    教皇更是不止一次表示,大明的艦隊能夠抵達的地方,任何基督教國家,都要尊敬大明。
    而這一切,僅僅是鄭和賄賂了十匹絲綢。
    在大明,鄭和就知道這些宗教領袖的重要性,無論是儒家的,還是道教的,大明都是一邊利用,一邊打壓。
    這些神棍在歐羅巴的同行,鄭和同樣遵循了朱高煜的意誌,要麽用金錢腐化,要麽用刀讓他閉嘴。
    於是乎,位於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國的大牧首,以及拜占庭的皇帝都來到了休達,拜見了大明皇帝的總督鄭和,並且成為大明的朝貢國,接受大明的保護。
    大明獲得了君士坦丁堡的軍隊駐紮權利,以及貿易權。
    身處戰爭泥潭當中的英格蘭法蘭西則是第一時間派出使節團,希望跟大明合作,借助大明的力量擊敗對方,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
    連帶著正在崛起路上的哈布斯堡家族也從奧地利派遣了使團,拜訪大明的同時,願意成為大明的分銷商,幫助大明銷售貨物。
    幾乎同一時間,這些國家聚居在一起,看到了大明總督代表大明皇帝,冊封拜占庭帝國的皇帝,看著拜占庭的皇帝桂冠在眾目睽睽,教廷的支持下變成了國王。
    震動之餘,他們看到了數十艘戰艦帶著數百艘的商船前往君士坦丁堡,為了保證安全,一千大明軍士將駐紮在君士坦丁堡。
    以往他們隻知道遙遠的東方有強大的國家,他們將其稱為瓷器,或是契丹。
    但在大明軍隊摧毀了一個強大海軍國家的全部海軍之後,歐羅巴的國王們意識到,全新的時代到來,來自東方的巨龍已經涉足地中海。
    “阿嚏!”
    朱高煜狠狠地打了幾個噴嚏,他自然不知道遠方有人正在罵自己,以及大明帝國。
    身為帝國主義的一部分,朱高煜已經習慣了霸道行事,這是古典時代,殺一個人犯法,殺一萬個人就是英雄的時代。
    國家之前沒有正義,也沒有網絡水軍噴子混跡其中胡言亂語。
    “殿下,您要不要休息一下?”
    位於長桌一側的戶部尚書頗為擔心的看向朱高煜,沒有繼續往下匯報情況。
    “不需要。”
    朱高煜揉揉鼻子,一邊翻看奏章,一邊問“大明人口激增的問題,戶部有什麽看法?有什麽保證百姓生活的工作崗位增加嗎?”
    “激增?有什麽看法?”
    戶部尚書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迷茫。
    戶部能有什麽看法?戰爭之後百廢待興,那需要朝廷幹預。
    “回稟殿下,朝廷若是不插手民間的事情,百姓就會過上好日子。”
    他實話實說,這年頭朝廷敢說征稅一層,行省就能征稅兩成,府五成,縣七成甚至九成。
    層層加碼從來不是什麽小事兒,大明上下這樣的事情多了去了。
    隻要朝廷裝作看不見,不去征稅,或是征發勞役,百姓就能不被官府騷擾,過上好日子。
    大明朝廷的一粒沙,足以壓死大明無數百姓。
    “即便如此,我大明也要抓緊時間,必須提前準備好足夠多的工作崗位。一旦少年成年,一分家,現在的百畝地之家,立馬隻剩下二三十畝地,再一代人,便會破產,土地兼並。”
    “何大人,有的事情,咱們必須現在就做。”
    何大人想了又想,還是沒辦法“殿下,不是臣不想做,而是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做。”
    “簡單,興辦教育,我大明不是要教化萬民嗎?幹脆就從現在開始。”
    朱高煜老調重彈“隻有百姓有了學識,能做一些種地之外的工作,才能不去種地,靠著土地養活自己。”
    其實土地問題最大的問題不是天災,而是土地兼並下的人禍。
    百姓負擔太重,吃不飽飯,自然會造反。
    哪怕是有大量人口成為工人,這也是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人是貪婪地,地主跟資本家都恨不得將百姓敲骨吸髓。
    想讓這些人收手,隻能靠自己手中的刀。
    “殿下莫要說笑了,想要教化萬民,需要的書籍便是一個天文數字,我大明眼下還無法滿足所需,無法教化萬民。”
    何尚書老道的提出困難,卻不提及解決方式。他心裏麵就不支持皇太孫朱高煜。
    若非對方是皇帝朱元璋欽點的監國,他都不想搭理。
    教化萬民,那可不是好事,而是將手中的權利拱手相讓。
    元朝折騰一番,大明的地方權貴世家數目不少,這些人在教育上麵並不上心,都是以自己的家族利益為先。
    而想要真正進行全民免費教育,哪怕是一年或者兩年的速成班,都需要大量的書籍。
    大明的活字印刷效率再高,也比不上後世的印刷機。
    朱高煜記得後世的印刷機是在大航海之後的德意誌地區改進出來的,這玩意兒進一步的促進了宗教改革,讓知識從神的手中,到了人的手中。
    在大明,知識現在雖然不在神的手中,但卻是在地方權貴手裏麵。
    “大明想要普及教育,第一步就得把用海量的便宜書籍,讓百姓有能夠學習的途徑。哪怕沒有學校,也能在基礎掃盲後,讀書識字。”
    這樣想著,朱高煜立馬前往天宮院。
    留在原地的何尚書一陣沉默,他知道朱高煜要幹嘛,想阻止卻不能,隻能離開皇宮,私底下將此事宣揚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