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官話
字數:3747 加入書籤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朕看來,想要永久的征服一片地區,將其變成我大明的一部分。除了統一文字,給予當地百姓更好的生活之外,語言也是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我們讓他們主動學習大明的文化,甘願成為我們的一員,而不是強迫。”
朱高煜強調,大明從來都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出現的,在他看來大明是實打實的解放者,大明是來解放全世界受苦受難的百姓的。
為了拯救更多人,所有跟大明作對的舊勢力都將被徹底打垮,讓其再無實力跟大明作對為止。
“陛下所言甚是,近些年許多我大明治下的百姓都在大明的學校當中學習大明文字,語言。雖然他們的腔調怪異,但總歸是加入我大明了。”
朱高煜微微頷首,大明越大,百姓越多,語言也就越多。
其中許多都是地區性質的方言,也有自古流傳下來的語言,但無論是哪一個,對大明而言,對大明而言都是阻礙。
倒不是朱高煜對這些語言文化有意見,而是他要建立的是強大帝國,語言跟文化必須統一。
大明之下可以有方言,可以有文化。
但他們必須會說大明官話,能夠辨認漢字,更要以成為大明人而榮耀的集體榮譽感。
“微臣現在就去安排,會盡快在眼下大明的官話基礎上麵,拿出一套切實可行的計劃來,盡可能的讓我大明文化,語言徹底統一!”
許侍郎信心十足,大明有絕對強大的軍事實力,文化也璀璨耀眼。
作為這個時代的最強大帝國的禮部侍郎,他有足夠的把握讓文化蓋世的大明成為這個時代的主宰。
翌日早朝,許侍郎已經拿出了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書來,他言之鑿鑿,對大明的語言跟文化介紹十分精確。
作為這個時代最頂尖的讀書人,許侍郎雖然不知道皇帝究竟想要幹什麽,卻還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一切。
他毫不遲疑的完成了皇帝下達的一個個指令,並且為之驕傲。
在他的介紹下,許多官員雖然沒有明著反對,卻在暗地裏麵對此不置可否。在他們看來,無論是書同文,語同音,都太難了。
而且大明之大,遠超漢唐。這樣的強大帝國一舉一動都牽動無數人,再小的事情都會變成大事。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還請陛下三思而後行!我大明有一萬萬百姓,這些百姓各不一樣,分布在天南海北。如此多的百姓,就算能夠做到語同音,所花費的人力物力,也是我大明支撐不起的。”
一個老臣旗幟鮮明的反對,倒不是他不想要語同音,而是太難太難。
這不是一次性投入,而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持續投入。中間稍微有所波折,就可能功虧一簣。
作為一個臣子,他認為自己有義務,也有權利提醒皇帝,不要這樣做。
不要長期投入某件事情。
“陛下,臣所在的浙江便是十裏不同音,一個村跟相鄰的一個村都無法交流”
“所以呢?你要將此事交給你的子孫後代去做,讓他們也沒辦法跟自己的鄰居交流?還是你相信後人的智慧可以解決此事?”
朱高煜沒好氣的怒斥,他神色自然,聲音卻冰冷的很,叫人不寒而栗。
但凡知道皇帝的人,都知道這樣的話已經是十分嚴厲。
那老臣瞬間無話可說,他當然知道拖延戰術的妙用。逃避可恥,但是真的有用。
但現在皇帝把話挑明,顯然是要在此時推廣大明官話。
“軍隊一直都在使用大明官話,不也推行的挺好的嗎?”
朱高煜舉例,軍隊最需要推廣大明官話的地方,而不是之一。
大明軍隊當中的蒙古人數量一直都很高,這些人將大明是作為自己的祖國,在草原上廝殺的時候,奮不顧身。
正是有這些蒙古人組成的騎兵,大明才能在短短時間內將北元徹底打垮。
誰讓元朝也好,還是其他封建勢力也罷,對百姓的壓榨都是一致的。還能對外掠奪的時候,大家的日子都還能過。
一旦遊牧民族停止掠奪,隻能壓榨自己人的時候,下麵的人便會揭竿而起。
戰爭也在這個時候瞬間席卷整個大明以及草原。
大量蒙古人在朱元璋的麾下,跟其他各民族的百姓一起為大明效力,這才有了戰爭徹底勝利。
現在大明軍隊當中一開始不會說大明官話的人仍舊不是少數,直到朱高煜掌控權利,他才在大明軍隊當中強行推廣大明官話,以及開辦掃盲班。
到現在為止,這些舉措卓有成效。
雖然說大明官話還跟士卒的晉升體係沒關係,但能認識多少字,已經是成為軍官的基本。
不識字的人,在大明軍隊當中是混不下去的,是沒辦法成為軍官的。
現在朱高煜完全可以增加一條,規範普通話。
但這個不能作為晉升標準,他不希望自己的軍隊日後以認識字多,以及會說大明官話,從而獲得晉升。
那樣的話,太過惡心。
他要的是軍隊都認識字,能夠順暢交流,這就夠了。
人人都能夠掌控文字,以及大明官話,這是根本。
“可是人才還是不多。”
禮部尚書不得不開口,他不是蠢貨,自然知道自己未來會負責這一塊的事情。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心驚膽戰。
在大明而言,做事越多,手中的權力越大。
危機當中也蘊含著機遇。
但更多時候,這些機遇是有毒的。
禮部尚書擔心自己做不好!
人才是小問題。
朱高煜笑笑,對此他早有準備。
推廣大明官話最關鍵的還是設立標準“三天之內,我要你們拿出大明官話的標準音調。”
他侃侃而談,不準備用南方方言作為基礎,而是準備用江淮官話。
江淮官話是在北宋南宋滅亡後大量人口南下時形成的語係,大部分話語都可以跟北方人交流。
而在江淮官話北上後,形成的北平話的隔壁,更是成為後世的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