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度量單位

字數:4110   加入書籤

A+A-




    大明我一身反骨,你誇我好聖孫!
    “這是什麽?”
    朱元璋嚇了一跳,旁邊的朱洛曦倒是眼巴巴的伸手去摸。
    她無辜的看向自己皇祖父,這玩意兒雖然是自己帶來的,可她哪知道是什麽東西。
    “回稟陛下,這是收音機,據說是可以收到一兩裏地之外的廣播。”
    旁邊的女官連忙介紹。
    “那這聲音也是從幾裏之外傳來的?”朱元璋詫異之餘,心中大為震撼。
    汽車也好,自行車也罷,都是交通工具,比馬好一點,但好不到哪兒去。
    現在的汽車性能還遠遠達不到徹底取代戰馬的地步。
    更別說自行車了。
    但收音機一出現,過去是皇帝的朱元璋立馬意識到了這玩意兒有多重要。
    “這個東西最遠能夠傳遞多遠?”
    “回稟陛下,奴婢不知。”
    “皇祖父,洛曦知道哦。父皇說這個東西用好了,千裏之外的消息,一眨吧眼就能傳遞到大明金陵來。”
    朱洛曦趕緊獻寶,這話朱高煜是說過,但他隻是隨口一說。
    “那這真是好東西。”
    朱元璋感慨萬橋,這三年來,大明日新月異,若非朱高煜不斷將小東西送到自己這裏,自己也不知道明顯在變成了這個模樣。
    他心中歡喜之下,臉上也多了笑容。
    畢竟這是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大明。
    距離別墅區不遠的國子監裏麵,許多人聚在一起,聽著廣播裏麵的聲音,他們如癡如醉,臉上盡是滿足。
    最開始的時候他們同樣驚訝,但很快他們就從驚訝敏銳地發現,這個人說的話盡是標準的大明官話。
    立馬有人默默在心裏麵記下來讀音,想要模仿。也有人盤算著收音機要多少錢,自己能不能湊錢買一個。
    不提別的,單單是報時,以及女主播的聲音,新聞,就夠賺回票價了。
    一時間,收音機銷售火爆,在富翁聚集的大明金陵,最不缺的就是有錢人。而在覆蓋範圍不夠後,朱高煜立馬想辦法將整個金陵納入收音機的信號範圍當中。
    許多酒館,茶樓,都靠著一台收音機生意好轉。
    畢竟朱高煜是後世人,他知道收音機裏麵的節目除了新聞之外,還有戲曲,以及歌曲,評書啥的。
    一些大家紛紛被朱高煜請來,成為合作夥伴,每天都要直播一番。
    這個時代是沒有錄播一說的,不是不想,而是沒條件,隻能一遍上。
    朱高煜更是恨不得將電台塞滿,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斷滾動播音。
    但一考慮到大明這個年代沒有那麽豐富的夜生活,還是作罷,便定在早上六點開播,晚上十年結束。
    “走,考試去。”
    同一時間,國子監裏麵許多學生聚在一起,隨著一個領頭羊大手一揮,立馬許多人都一起去考試了。
    他們呼朋喚友,將其視為最新潮的趣事。有的人是攀比,有的人則是為了佐官而學。
    這幾天,國子監最大的事情便是大明官話考試,許多人折戟而歸,他們自鳴得意的大明官話在嚴格的考官麵前,隻能獲得一個三乙之類的評價。
    這讓位於國子監當中的學生們大為氣餒的同時,許多卷王直接開卷。
    他們白天晚上都在忙於學習大明官話,並將其作為一種風尚,時尚。畢竟國子監當中的學生在這個時代是最好學的一批人。
    朱高煜治下還沒有那麽多濫竽充數,來國子監當中鍍金的廢物。
    實行寬進嚴出的國子監不在乎學生有多少,夫子們在乎的是多少人能夠順利升級,以及畢業。
    就連夫子們,最近也忙於學習大明官話。
    朝會上,李芳再度說出了——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的名言後,工部尚書趙旭上前一步。
    他畢恭畢敬的奏報“臣趙旭有本啟奏。”
    “說。”
    趙旭頓了頓,大聲說道“我大明度量原本便頗為混亂,地方有大鬥小鬥,長短也有不同。當今乃是盛世,我大明應該統一度量!”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他們倒也知道現狀,但想要統一度量,何其困難!
    “以你所見,應該如何度量?”
    有大臣問詢,這是大事,不是小事。
    “我大明往前,曆朝曆代的度量都需要重新擬定,眼下正好重新確定度量,避免民間出現差錯。”
    趙旭娓娓道來,他對度量的痛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他是大明的工部尚書,跟數字打交道的機會很多。
    每一次跟數字打交道,他都恨不得這些數字去死。
    並非玩笑,而是他真的這樣想的。
    一寸一尺一丈,看似對稱,實則都是除不盡的。
    “是否以十二鬥為一斛?”
    有大臣提議,立馬受到熱議。
    畢竟改革這種事情,誰都想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度量改變,又不會得罪人,還可能流芳千古。
    “一鬥是多少克?一斛是多少克?”
    朱高煜淡淡的打斷這些人的討論。
    開玩笑,這樣的的進製,他也是深惡痛絕。
    要知道大明是有克跟兩,斤概念的。不過在大明,一斤是十六兩!
    朱高煜壓根不知道這個斤是怎麽算出來的,似乎這玩意兒唯一的作用就是留下一個半斤八兩的典故。
    一時間,在場的群臣無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他們都是大明高官,吃喝不愁,根本不會在意這些數字。
    現在被問及,一個個支支吾吾。
    “朕以為,一斤十兩,一兩五十克,二千斤為一噸,諸位以為如何?”
    朱高煜淡淡說道“朕準備以天宮院的衡量標準為基準,推廣衡量!”
    天宮院跟大明的各個工廠裏麵的度量單位早早地就有了變化。朱高煜雖然沒在大明推廣,但也知道標準化的重要性。
    他不準備讓一鬥一斛這樣的計量單位來禍害天宮院,便直接棄之不用。
    “那長度如何測量?”
    “一寸既然為三點三厘米,以厘米為日常最小單位,十厘米為一分米,一百厘米為一米,一千米為一公裏。”
    朱高煜並未照搬後世的度量單位,這些東西一直都存在,是公製單位。他略微修改一下,就是大量的度量單位。
    至於如何確定長度,重量,他準備交給工部跟天宮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