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奇謀險計(三)
字數:4108 加入書籤
見錢尚書如此,李元吉的心當即再次沉入穀底,他心裏本來就沒有多少底氣,現在連身為武將的蕭伯伯、錢尚書都不看好,自然讓他感覺倍受打擊。
見李元吉像個無助的孩子一般,落寞地站在那裏,公主感覺心髒隱隱作痛,兩隻手不由自主地緊緊地攥起來,她後悔了,後悔剛才在禦花園裏說了那些話,後悔沒有及時站在他身邊。
陛下暗暗一歎,看向彭俊文,問:“彭愛卿,你怎麽看?”
彭大人拱了拱手,開口回答:“陛下,軍事臣並不擅長,不過聽了蕭將軍、錢尚書與小李將軍的一番探討,臣大概也了解了七七八八。首先,臣不得不承認,這調虎離山、釜底抽薪之法確實天馬行空、別出心裁,小李將軍足智多謀、雄才大略,果然名不虛傳。”一上來,他先狠狠地誇獎了李元吉一番,誇完,話鋒才是一轉,“不過,從剛才的討論看,這計劃也非盡善盡美、毫無破綻。依臣看,這裏麵至少存在著兩個比較嚴重的缺陷。其一,就是變數太多。比如說第一步中的攻占礦山,狼克人防守森嚴,我們能否順利攻下,攻下後又能否順利守住,全是未知數。再比如第二步中的烽火傳信,那可不是幾十、幾百裏,而是上萬裏的距離,中間的地理、地勢、環境、天氣,千差萬別,誰能保證途中不會出現什麽預料不到的意外?最後再說第三步的奇襲草原,那可是十二路大軍啊,十二路大軍齊闖草原,要打的仗肯定少不了吧。要實現橫掃草原、合兵一處的目的,我想這也肯定意味著這些仗我們全輸不得吧。自我大楚建立以來,我們已經與狼克人打了幾百年,彭某鬥膽問一句,這幾百年來,我們打了多少仗?贏了多少?輸了多少?”
說完,他轉過頭來,在諸位大人的臉上掃了一遍。
諸位大人皆微微低下腦袋,無人說話。
彭大人自問自答:“據我所知,應該是輸多勝少吧。”答又接著說道,“那問題來了,既然幾百年來我們一直處於劣勢,那這一次,又如何保證十二路大軍所向披靡,全部取得勝利?而且這計劃中的每一步都是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上一步的結果直接影響下一步的成敗。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每一步都很重要,每一步都不能出現紕漏,每一步都不能輸,隻能成功不能失敗,這,這就算是神仙來了恐怕也做不到吧。”
說完,他再次轉頭看著眾人。
諸位大人還是微低著腦袋,不說話。
彭大人繼續補充:“其二,是消耗巨大。九萬騎兵、九萬柄刀、九萬張弓、十八萬匹、幾十萬支箭,這是何等的資源消耗。其實,錢尚書還少說了兩項,那就是糧草、軍餉,幾十萬人,需要多少糧草?多少軍餉?而且還是深入草原作戰,萬一,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這些將士,這些軍馬,這些武器輜重可怎麽辦?到那時,我們又該如何跟文武百官,跟老百姓交代?”他知道李元吉風頭正盛,所以努力地控製著遣詞用句,但是,說著說著,還是激動起來,然後也管不了那麽多了,想到什麽就說什麽,聲音也越來越大,“狼克人世代放牧,在草原上出生,在馬背上長大,擅長馬上作戰,而且茹毛飲血,凶狠彪悍。而我們大楚子民世代農耕,以禮治天下,長於精算,短於作戰。在鎖狼線建成以前,麵對他們的南下掃蕩,我們隻能拆東牆補西牆,疲於奔命,饒是這樣,依然損失慘重,效果不佳。鎖狼線建成後,我們大楚才終於有了一條像模像樣的防線,這些年來,他們雖依然賊心不死,依然有南下掃蕩之舉,但無論是次數還是規模都出現了大幅的下滑。得益於此,我們打出北方邊疆的農業、經濟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複和發展,這種局麵來之不易啊。如果我們貿然出擊,主動深入草原作戰,豈不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這與羊入虎口有何區別?”
說到這裏,他突然轉頭看著李元吉,痛心疾首地道:“小李將軍,彭某可否問一個問題?”
李元吉立即抱拳拱手:“彭大人請講?”
彭俊文問道:“十二軍鎮的鎮守騎軍是鎖狼線的穩定之基,任務本來隻是防守,真隨將軍主動出擊,戰事順利還好,若戰爭不利,兵員受損,那這條我們苦心經營了百年之久,耗費了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的鎖狼線該何如維係?若攻守再次失衡,狼克人趁機南下,邊疆的萬萬百姓又該如何活命?”
李元吉的嘴巴動了動,好像準備開口說話,可想了想後又緊緊地閉上了,什麽也沒說。其實這些問題他考慮過,也想到了一些預防措施,可當它們真如刀子一般,一個接一個的紮進他的身體時,他卻說不出來了,因為心裏已經失去了開口的底氣和心氣。他甚至還羞愧地低下了腦袋,因為突然覺得自己已經變成了一個禍國殃民的千古罪人。
眾人皆看著他,見他無話可說,便暗暗一歎,收回視線。
見他這樣,公主的眼睛裏立即湧起層層水霧,心髒更好像被人捏住了一般,疼得她喘不過氣。
蕭虎的臉上則浮現出一股滔天怒意,他狠狠地瞪著彭俊文,心中暗罵:“膽小鬼,怕就是怕,直說就行了,爺爺又不嘲笑你。奶奶的,囉哩巴嗦的,顯的你很能?”
見李元吉處境尷尬,也看到事情正在朝著自己不願看到的方向發展,太子終於無法再保持沉默了,緩緩開口:“狼克人確實凶悍,彭大人的擔心不無道理,不過,現在的大楚也不是百年前能比的了。現在的大楚,地廣人眾,糧食充足,與之前相比,國力已不可同日而語。這百年來,我們的軍隊也一直在穩定進步,騎軍更是首當其衝,我敢說,我們的騎軍現在並不比狼克騎軍弱,小李將軍之前的輝煌戰績就是證明。彭大人,你可認同?”
彭俊文趕緊回答:“太子所言極是。”
太子繼續道:“打仗嘛,變數、危險肯定是有的。就算是龜縮防守,它們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對吧?依我看,如果我們能把此計劃中的變數和危險降一降,還是有實施的價值的,彭大人,你覺得呢?”
彭俊文立即問:“太子打算如何降?”
太子回答:“增加兵力。小李將軍不是說了嘛,增加兵力是可以大幅提高成功的可能性的。”
彭俊文開口:“這倒是不錯,打仗嘛,最終比得還是誰的人多,誰的刀快。”
“那就好。”太子立即接口,“那我們不妨再補充一些兵力,各個軍鎮的兵力增加到一萬五,攻打礦山的直接增加到六萬,如何?”
聽了這話,李元吉,蕭將軍,錢尚書立即抬起腦袋,直直地盯著太子,眼睛裏再次迸發出兩道耀眼的亮光。
彭俊文先是一愣,隨後陡然驚醒,立即出聲反對:“不可!”
太子問:“有何不可?”
彭俊文急了:“軍鎮的兵力增加到一萬五,礦山的增加到六萬,這,這是多少人?”他立即發動腦筋計算,“是二十四萬,再加上後勤保障的,怎麽也不會少於三十萬。這些人從何而來,這麽多馬、兵器、糧草又從何而來?”
太子回答:“糧草我不擔心;兵器也簡單,趕製就是;馬嘛,我們自己應該也有些儲備,不夠就去買;至於人,可以征兵嘛,我大楚地廣人眾,挑三十萬人,應該也不難吧?”
彭俊文再次出言反對:“殿下,你可知再過幾個月就到春種,春種完,接著就是秋收,這可都是農忙時節啊。再說了,若戰事不順,兵員損失過大,是不是還得繼續征兵補充,如此下去,老百姓如何承擔的起?”
這話一出,太子也不好再說什麽了,說實話,他是傾向於支持李元吉的,因為他也想徹底拿掉懸在大楚頭上的這柄刀。可是一想到戰事失利,國家將狼煙四起,動蕩不安,他心裏就忍不住開始打鼓。
見太子不說話了,陛下又立即去詢問崔德率、李永安、司馬弘三人的意見。
這三人都是文官,而且皆是老成持重之人,自然全站在彭俊文這一邊,而且都跟彭俊文一樣,明確的表達了反對的意見。
“哎!”陛下長長一歎,其實他才是這裏最想解決掉狼克人的,比李元吉還想,所以才會特地把大家叫過來。他都想好了,這六人裏麵但凡有人同意,哪怕隻有一個,他都可以放手一搏,試試這個方案。結果倒好,這六人竟然無一人讚同,就連他最看重的蕭將軍都不看好,他感覺大失所望。
又沉默好一會兒,他這才終於釋懷,緩緩開口:“既然這樣,那......”
聽到這裏,李元吉就已經明白陛下準備說什麽了,肩膀立即塌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