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製作完成

字數:3565   加入書籤

A+A-




    在有關於電影節奏的問題上,王皓當初寫劇本的時候,下意識地參考了好萊塢那邊最為經典的“三幕式”。
    這種劇本結構可以賦予電影“呼吸感”,讓其張弛有度,使觀眾觀影時更為放鬆,而不是像原片一樣,一直給予觀眾一種強大的壓迫感,讓人憋悶地喘不過氣來。
    為此他在電影中還故意摻雜了一些笑點,例如暗戳戳地調侃了一下某些公司的人工服務電話總是在排隊中。
    然而在這方麵,身為剪輯師的趙安卻有著不一樣的想法。
    在他看來,王皓這部電影若是僅僅作為一部在電視上放映的商業片,那就太可惜了。
    因為整部電影無論是在立意,還是在拍攝手段上,其實都有不少可取之處,完全可以嚐試著衝擊一下各類電影節的獎項。
    而且既然是電視電影,並且已經賣給了電影頻道,那他也就可以不用再考慮觀眾接受度和票房的問題了。
    如此一來,他完全可以調整一下電影節奏,給予觀眾強烈的刺激感和窒息感,以此來突出反戰、中年危機、官僚主義、資本冷血、夫妻情感矛盾等問題,賦予影片更深沉次的內核,向著更加藝術化的方向偏轉。
    對於趙安的這個建議,王皓並不是沒有心動過。
    畢竟對方所說的這條路子,正是《活埋》原片所選擇的路線。
    而且王皓在拍片時,其實也確實埋了一些隱喻在裏麵,如果將主角被活埋這件事情,說成是對男性中年危機的一種象征,也未嚐不可。
    可思慮再三之後,他還是放棄了。
    倒不是他不想獲得更多的榮耀,隻是這部《活埋》,不僅僅隻是一部《活埋》。
    它同時也是整個科幻電影宇宙的開端。
    為了後麵的內容考慮,王皓的這部電影就得樹立起一個合適的風格標杆。
    他這可不是杞人憂天,君不見,前世dc電影宇宙之所以一直不順,主要還是當初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把他們帶進了暗黑風格的坑裏,這一點他可不得不防。
    所以王皓最終還是決定,就保持純粹的商業化風格,什麽藝術啊,獎項啊,完全不考慮。
    而對於他的這種選擇,趙安最終也隻是無奈地笑了笑,並沒有再繼續勸說,畢竟金主爸爸的尾款還沒結呢。
    消弭了有關於創作理念的分歧後,電影的剪輯也就快了很多。
    王皓對於趙安的剪輯水平,也很是滿意。
    雖然他們兩人在創作理念上有一些衝突,但那也很正常,畢竟這世界上你也很難找到一個觀念與你完全一致的人。
    他和王皓的爭論,更多的其實還是在展現自己存在的價值,證明王皓花的那些錢是值得的。
    這就好像人們花錢看病,若是醫生掃一眼就把人打發了,那你心中也肯定不爽,覺得自己這錢白花了。
    趙安深知甲方的這個心理,因此但凡接到剪輯工作,總會適當提出一些意見,然後又裝作一副被甲方說服的樣子。
    也正是依靠著這種識時務和會做人,他的剪輯工作室才能在京圈混得如魚得水。
    對此王皓其實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對方所提供的許多建議,確實也是言之有物。
    從這一點來說,他的剪輯費就沒白花。
    畢竟他雖然擁有金手指,腦海裏也清楚地記著《活埋》原片的所有內容,但他所拍的,終究是和原版不同啊。
    無論是在劇情,還是在背景、節奏上,新版《活埋》都進行了大量的改動,所以在剪輯上,也頂多隻能參考原版,卻並不能依葫蘆畫瓢。
    而且他拍這部電影的目的,除了揚名、練手和賺錢以外,還有著借助這部電影探尋國產電影工業化之路的想法。
    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把導演和編劇的權利一肩挑的王皓,就不適合再把剪輯權也攬在懷裏了。
    那是國內那些老派導演的做法,以這種方法創作出來的作品,就妥妥是一部充滿了個人風格的作者電影了。
    當然,王皓倒也不是說作者電影不好。
    隻是想要賺錢,想要完成電影工業化,就得持續輸出“合格”的商業電影。
    一部電影的個人風格太過鮮明,就往往容易走向極端,要麽是一部爛片,要麽就是一部好片。
    這就好像薑紋的《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前者讓票房爆炸,後者卻是讓投資商爆了炸。
    當然,某些導演那就更差了一層,隻要是個人電影,拍得就不咋地。
    沒錯,說的就是那位吟詩達人。
    在沒有編劇權和剪輯權的時候,還能拍出一部藝術與商業齊佳的好電影,成名之後,擁有了編劇權和剪輯權,他拍電影的水平反倒是大降了。
    有這些前輩做例子,足以證明編、導、剪的三權分立,是有利於電影創作的。
    不說它能提升電影的上限,但至少保證了電影的下限。
    所以明確的分工,同樣也是電影工業化的核心要點之一,王皓也並不想違反原則。
    因此除了把握整部電影的大方向以外,在具體剪輯上,王皓反倒是放權給了趙安,給予了他很大的自主性。
    而他也並沒有讓王皓失望,在規定期限之內,成功將最終的精剪版影片弄了出來。
    精剪版出來以後,經過王皓的認可,音效、作曲和字幕三方也就參與了進來,一起為最終剪輯版創造並加入音效和音樂。
    等到這一切都結束,整部電影才算是正式完成了後期製作。
    這個時候,整部影片王皓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一開始那種激動的心情,也早已平淡下來。
    拿到成片的他知道,這還並不是結束,整部影片除了需要送往主管部門經過審核,獲得所謂的“龍標”以外,還得經過電影頻道看片會的考驗。
    好在他畢竟是“朝中有人”,這一切,也都有他小舅幫他安排。
    反正到了電影頻道的內部看片會那天,王皓是一點也不緊張。
    特別是當他看到京影來的幾位校領導之中,有一位正是他們導演係係主任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