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陸遜回歸(求追讀)

字數:4912   加入書籤

A+A-




    “哈哈哈。”
    “哈哈哈。”
    “軍師神機妙算,末將佩服!”
    “哪裏哪裏,全仰仗將軍勇武。”
    “要說勇武,軍師率本部八百精銳就敢追殺孫權小兒,末將實不敢當勇武之名。”
    “趙融別都就在身後,大都也已率兵策應,要真隻有八百勇士,陽也是萬萬不敢的。”
    “哈哈哈......”
    夷道城議事殿內,眾將互相吹捧不斷,一片歡聲笑語。
    此戰,陣斬兩千,俘敵四千。
    大勝!
    更重要的是,這一戰給了漢軍莫大的信心。
    要知道,在刻意讓吳軍接近城牆的情況下,他們都沒有用出全部防守實力。
    六裏長、三丈高的城牆,每隔四丈,就布置了一架竹製投石機。
    城牆寬度有限,操作不便,便一名士卒在城牆上指揮,兩名士卒在城牆下拉拽和裝彈,配合已十分嫻熟。
    如此一來,竿稍能拉得更低,加速行程變長,又是由高處向低處砸,投石射程又增加了十步,達到六十步(90米),已幾乎和普通弓箭相當。
    每架投石機一旁的城牆根上,還順著一杆備用竿稍。
    隻是今天一戰,投石機幾乎沒怎麽使用。
    剛才發揮巨大作用的鹿角,也是用楠竹做的,雖然防守效果沒有木頭的好,勝在材料易得,又對工匠沒有要求,普通士卒就能大量製造,整個夷道城四周布置了不下一萬排,把整座城圍得嚴嚴實實。
    並且,除了最外側的鹿角是橫著布置,內側的鹿角都是豎著放的,當蜀軍後撤,再橫過來防守。
    而吳軍清理的時候,自然不會放得那麽整齊,橫七豎八,成了阻擋他們逃跑攔路石。
    不僅如此。
    薑陽還把楠竹堅硬的竹節處削尖,造出大量不要金屬箭頭的竹箭,射程和準度有所降低,不過,三十步以內,對沒有著甲的士卒有不俗的殺傷力。
    用細一點的斑竹、苦竹,做了大量的長矛和投矛,與鹿角和盾車配合,效果極佳,更是量大管飽。
    用劉備的話說。
    “賢侄用竹,簡直出神入化。”
    那最重要的神器回回炮,已打造了五十餘架。
    之前為了保密,一直放在城內,昨晚趁著月色才布置了三十架過去。
    另外二十架,則仍布置在城內四個城門處。
    那片放回回炮的竹林,也早就專門整理,不僅把內側的竹子砍掉,還把所有的枯枝敗葉清理幹淨。
    更是布置了一千精兵和大量盾車防守。
    現在,蜀軍上下,皆是信心滿滿。
    也不知這一戰是不是讓孫權嚇破了膽,吳軍接連幾天都沒有動靜。
    眾將都興高采烈,隻有薑陽憂心忡忡,每日都要問幾遍是否有秭歸的信使。
    “報!”
    “稟陛下,潘璋開始撤軍,有大量吳軍戰船接應。”
    “報!”
    “陛下!城東和城南各有五千吳軍來攻。”
    薑陽一聽,一股不詳的預感從心底漸漸浮現,趕緊來到城樓上。
    隻見那吳軍竟然也抬出了巨盾,與漢軍不同,他們是真的抬著來又抬著走的。
    吳軍來到陣前,居然不進攻,而是拿錨鉤,把那楠竹做的鹿角拉走。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江邊用鹿角圍了一片營地。
    薑陽差點氣笑。
    砍竹子不會嗎?
    自己做啊。
    偷慣了是吧。
    第二天,吳軍營地前就出現了一排排的鹿角,比漢軍的也少不了多少,顯然是他們自己做的。
    這吳軍學得還挺快,不過這也不可避免的,本就不是什麽高科技的東西。
    隻要盾車和投石機不被他們學了去就行。
    “何勇,給各部傳令,做好保密工作。”
    “軍師!何為保密工作?”何勇不好意思地問道。
    薑陽撫了撫額頭。
    “讓各部機密行事,不得讓吳賊竊取盾車和投石機製造之法。”
    “喏!”
    第三天,吳軍再度派兵試探,隻是當蜀軍出擊,立刻就撤回去。
    如此反複。
    薑陽輕歎一口氣:“看來,陸遜那廝又上位了。”
    想了想,薑陽轉身朝劉備的行宮走去。
    “不行!
    絕對不行!
    你是軍師,你不在,若是吳軍來攻,如何抵擋?”
    薑陽說要領兵兩千去救黃權,劉備一揮衣袖,幹淨利落回絕。
    “陛下,若不救下黃權將軍,再守住秭歸和涿鄉,就算能守夷道城一年,此戰,必敗。”
    “救!當然要救!派一戰將去就是,賢侄豈能孤身犯險。”
    “傅肜大都、陳式將軍皆不可動,還有哪位大將可派?
    廖化別都已去數日,卻無喜報傳來,而城外戰場也未見朱然的旗幟,
    想來,吳將朱然還在涿鄉。
    諸將之中,誰是陸遜、朱然的對手?”
    朱然有多厲害,熟悉三國的人都有所了解。
    當年武聖關羽敗走麥城,就是被他所擒。
    曹真、夏侯尚、張郃等魏國名將,率數萬人圍攻江陵六個月而不克,朱然隻有幾千兵馬,從此“名震敵國”。
    呂蒙臨死前,向孫權推薦的就是朱然。
    劉備沉吟了半天,長歎一口氣:“好吧,賢侄一定要小心為上。”
    “遵命。”
    也許薑陽和劉備都沒注意到一個細節,他們已經默認為薑陽是與陸遜、朱然同一水平的大將。
    要知道,薑陽才虛歲二十二。
    “此次救黃權,賢侄你領兵四千,朕留六千足矣。”
    “萬萬不可!陛下,夷道城安危要緊。”
    “孫桓小兒都能防守數月,他也不過領兵六千。
    如今城內物資充足,神兵無數,士氣可用。
    莫非你認為,朕還比不上一個黃口小兒。”
    “末將不是這個意思,隻是陛下身係大漢天下安危,不可不謹慎。”
    “無妨。”
    “陛下,城外原張南前部的營寨,已再次加固,寨牆外鹿角密布,寨牆內投石機如林,不可輕言放棄。”
    “那是自然,可與城內互為引援。”
    “陛下,若是那吳軍來攻,可閉門不出,吳軍自退。”
    “朕省得。”
    “陛下......”
    “薑陽!你小子夠了!朕領兵打仗之時,你還是繈褓嬰兒。”
    薑陽趕緊單膝跪地:“陛下勇武,世人皆知。”
    劉備哈哈大笑著走過來,慢慢扶起薑陽。
    “賢侄有此心意,朕心中甚暖。”
    “記住,若事不可為,保全自身要緊。”
    “這是朕給你的軍令,也是為了大漢江山社稷。”
    “你一人,可當百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