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忠孝之道

字數:5121   加入書籤

A+A-




    由於心境的改變,當薑陽重新回到議事廳,整個人的感覺都發生了一些改變,不再是無所謂的態度,眼神裏明顯多了些鬥誌。
    劉備看在眼裏,暗暗點了點頭。
    一個完全無欲無求的人,成不了大事。
    此時,那些縣令等職位已經被瓜分完畢。
    隻剩下江南郡和荊南三郡:武陵郡、零陵郡、長沙郡,這四個郡守的位置。
    其中,長沙郡被湘江一分為二,大漢擁有湘江以西的部分。
    目前在荊州的將領中,以吳班、趙雲、傅肜、黃權四人的地位最高;謀士中以馬良為尊。
    他們可能無意郡守的位置。
    次一等的武將有廖化、趙融、輔匡、陳式、陳到、向寵,
    是郡守最大的競爭者。
    薑陽的情況最特殊,他作為軍師將軍,位高權重,很有威信,又功勞巨大,但畢竟太年輕。
    還有一個人,馬謖。
    馬良讓他帶隊過來,其中的用意已經非常明顯,就是衝著一個郡守的位置。
    如此一來,四個位置,有八個合適的人選,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在薑陽的心中,有三個人可以看作自己以後的派係。
    廖化不必說,妥妥的自己人,必須要推上去。
    傅肜也是自己人,他雖無意郡守的位置,可輔匡一直跟著他,也可以看作大半個自己人,
    趙融也是,這幾場大戰都跟著薑陽,一直為他馬首是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
    如果三個都能推上去,那自然最好,如果不行,也至少要占兩個位置。
    是的,薑陽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自己做郡守。
    他很清楚,荊州刺史的位置暫時不用想,他資曆、經驗都不夠,那是馬良和黃權他們去爭奪的。
    而在荊州做一地郡守,遠離政治中心,還不如回成都。
    要刷地方治理的經驗值,成都附近有大把的地方,沒必要耗在這邊。
    更重要的是,他的很多想法,很多舉措,必須要在老師的身邊,通過大漢的丞相去推動,去實現。
    更何況,他也老大不小了,該回成都去解決一下人生大事。
    可這個難度實在有些大,薑陽思慮一番,心中有了計較。
    “諸位將軍,這四個郡守的人選,你們認為誰比較合適?”
    劉備也不是拖泥帶水的人,直接把問題拋出來。
    諸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有急著表態。
    “陛下,末將以為,荊州四戰之地,郡守人選,必須要有領兵經驗。”
    無欲無求的趙雲,憑著一顆赤誠之心,首先拋出了自己的觀點。
    “子龍將軍所言甚是,末將亦認為如此。”黃權立刻站了出來。
    “末將同樣認為如此......”
    幾位將軍紛紛表態,支持趙雲的說法。
    馬良一聽,急了,這是要把自己的弟弟,從一開始就排除在外呀。
    可麵對幾位將軍的一致對外,他也不好說什麽,畢竟自己的弟弟,今天剛幹了蠢事兒。
    薑陽突然站出來一步:“陛下,末將有不同看法。”
    所有人都詫異的看著他,就連馬良也感到很意外。
    “在荊州之地,領兵之能固然重要,但治理地方,仍需擅長治政之士。一地郡守,能讓百姓安居樂業,才可長治久安。”
    薑陽說完,看看馬良的反應,決定再加一把火。
    “長沙郡,我大漢與東吳各擁一半,若湘東百姓豐衣足食,而我湘西百姓饑腸轆轆,則有損我大漢威嚴。末將鬥膽提議,讓頗有治政之才的馬太守,轉任長沙郡。”
    這話一出,在場諸人都震驚得目瞪口呆,馬良更是滿臉感激。
    “軍師,馬謖並無領兵經驗,長沙又直麵東吳,恐有不妥。”劉備直接提出了質疑。
    “陛下,正因長沙直麵東吳,才更要委任一文臣任郡守,以顯示我大漢對東吳的信任,緩解彼此緊張的關係,也讓東吳更加放心去對付曹賊。”
    “況且,馬氏乃荊州望族,若能擔任郡守,則荊州才俊必然紛紛來投,請陛下應允。”
    薑陽都如此說了,其他將領也不好說什麽。
    劉備沉吟了片刻,最終點頭答應。
    麵對感激得不知說什麽好的馬良,薑陽隻能在心中默默說一聲抱歉。
    “對不起了,馬侍中,為了老師的北伐大業,馬謖必須死。”
    是的,薑陽讓馬謖做長沙太守,並沒有安好心,以他對孫權小兒的了解,隻要劉備真的病重,孫權不可能忍住不出手。
    長沙郡,首當其衝!
    由於薑陽對馬謖的舉薦,馬良投桃報李,在薑陽推薦趙融當零陵太守的時候,全力支持。
    又由於趙融是蜀中將領,黃權也沒有任何意見,輕鬆通過。
    為此,劉備還誇獎薑陽一心為公,畢竟,一開始大家都認為,薑陽會全力舉薦廖化。
    而夷陵太守的位置,當黃權提出陳到的名字後,毫無疑問地一致通過。
    這下,就隻剩一個武陵太守的位置,還有薑陽、廖化、輔匡、陳式和向寵五人。
    陳式和向寵被首先排除,畢竟陳式是水師將領,長沙和夷陵太守被占,他就失去了機會;向寵則是資曆太淺,也沒立什麽功勞。
    所有人都看著薑陽,想看他如何選擇。
    最後,還是劉備開口解圍:“賢侄,這武陵太守,非你莫屬。”
    “謝陛下厚愛,不過,家師身邊無人照料,待荊州塵埃落定,末將想回成都,侍奉在家師身邊。”
    薑陽是認真的,不過他的話,再次震驚了諸將:薑陽居然輕飄飄的就放棄了郡守的位置。
    要知道,大漢此時總共也不超過二十個郡,他還如此年輕,有了這份資曆,將來極有機會跟隨其師傅的步伐,成為大漢丞相。
    “賢侄,那日在斷崖之上,你說丞相康健,無需你盡孝,堅持留下斷後,死戰不退。
    今日,為何又以回去侍奉丞相為借口,不受這郡守之位?”
    直來直往的傅肜,當即揭穿了薑陽的謊言。
    傅肜急呀。
    這小子哪都好,怎麽關鍵時候拎不清形勢呢?
    “就是,軍師,那日大都三次要你離去,你堅持留下。
    大都為保護陛下,這才強令末將先行領兵追趕。
    今日,為何又是如此做派?”陳到也急了。
    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劉備,到現在才知道當日還有這麽一回事。
    看薑陽的眼神,頓時變了又變。
    品行多高潔的人,才會在危機時刻毅然選擇舍身斷後?
    品行多高潔的人,才會在利益麵前毅然選擇抽身離去?
    至少,在薑陽之前,他們沒見過。
    若真要比,恐怕也隻有過五關斬六將的關將軍,才可相提並論。
    劉備感動得無以複加,幾步走到薑陽身邊,緊緊握住他的手。
    “賢侄......”
    “賢侄......”
    薑陽自己知道怎麽回事,當時就是被傅肜給演了,不然早就開溜。
    可總不能自揭其短吧,他臊得滿臉通紅,於是彎腰一拜。
    “陛下,區區小事,不足掛齒。能為陛下效力,能為大漢盡忠,實乃陽之幸也,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這話不說還好,此話一出,劉備竟感動得流下眼淚。
    “備何德何能?竟讓賢侄如此待我!”
    薑陽心裏愧疚更甚。
    “陛下視末將為子侄,末將自當以赤誠報陛下,此乃忠孝之道,並無特殊,還請陛下莫要哭泣,當心身體。”
    這話,薑陽發自肺腑,他是真的能感受到劉備對他的關心,也是真的很擔心劉備的身體。
    劉備一聽,抱著薑陽,嚎啕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