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二十四章 救苦救難百草丹 2

字數:4838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和氣台 !
    第二日,南坡依然死去了二十多人,但八十多人轉危為安。紅依慨歎二十多條可憐的人命,跪倒在地上無聲的心痛。
    中年男子走過來道:“姑娘,您是我妻子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恩人。請受我米左良一拜。”
    紅依低頭道:“米大哥不必謝我,我醫術不精,才會有二十多人不治而亡。”
    米左良道:“姑娘不必自責,我雖不懂醫,但也聽長輩們說過,人的精氣散去七八,縱使神仙也難挽回,哪裏是姑娘的錯。”
    紅依歎了口氣,站起身道:“也罷,戰亂會死人,災荒也會死人,所以師父常說,人世苦,離別苦,隻有無心無念才是極樂。”
    米左良拜道:“原來姑娘是佛女,怪不得我們都覺得姑娘不食人間煙火,超凡脫俗啊。”
    紅依道:“米大哥,官府把梁州城的病人都安置到南坡,無非是擔心病情會傳染,其實這根本就不是傳染病,現在大家有百草湯喝,就讓病好的人都回家吧。”
    米左良皺了皺眉道:“姑娘可是要離開梁州城?按姑娘所說,百草湯可以喝上七日,可是七日以後呢?姑娘是佛女,難道就不願再給我們一條活路。”
    紅依望著不遠的山頭,問道:“這附近有沒有三道觀?”
    米左良道:“最近的地方,興元有一個。”
    紅依想了片刻道:“可以去興元,找到那裏的三道觀,三道觀一向救人之所急,一定會幫助梁州的百姓的。米大哥,你們放心,在沒有拿到糧食之前,我是不會離開梁州的。”
    這日,紅依和白虎去了更遠的山穀,因為隻有低穀地帶,才有草木存活,采得到藥材。而紅依收獲更大,采到了山藥,葛根和血地參。對於梁州的病人來說,這簡直就是大補的良藥。在一處偏僻的山溝裏竟然還發現一個淺潭,長著綠油油的水芹菜。
    紅依俯身喝下幾口潭水,脫去鞋襪跳進水潭,采了一大捆水芹。剛要上岸,忽聽到一陣不慌不忙的馬蹄聲噠噠傳來,急忙洗去腳底的潭泥,穿好鞋襪,拉起背簍準備急急離開。
    一個十六七歲的書童牽著馬匹迎麵而來,馬上坐著一位翩翩公子,二十四五歲年紀,靛藍衣衫得體大方,表情悠然淡定含笑,白玉發冠一絲不苟,隻有肩上墜著一隻竹籃,顯得和裝束極不搭調。
    書童攙扶著公子下馬,又拴了韁繩。拉著公子的手小心翼翼向潭邊走來,邊走邊嚷嚷道:“公子啊,您說咱的藥櫃裏什麽藥材沒有,為什麽非要跑這麽遠路親自采挖?”
    公子笑道:“藥櫃裏是有很多藥材,但唯獨石菖蒲這味藥,隻有新鮮的氣道才大,藥效才好。”
    紅依心道:“原來這位公子是個盲人,專門跑來采藥的。看他穿戴華貴,還有書童伺候,倒也不一定需要我幫他找。”就在這時,她和書童攙扶的公子擦肩而過。
    那公子停住腳步,吸了口氣道:“葛根,血地參,山藥,何首烏,隻是水芹菜過了季節,不知還能否食用?”
    紅依愣了片刻,回過頭道:“公子懂醫藥,聞的出我背簍裏的藥材。”
    書童答道:“我們家公子雖然眼睛不好,鼻子可相當靈敏,什麽藥材都聞的出。”
    公子笑道:“我隻是服用過太多藥材,故而知道一些罷了。此地有很多水蛇,最易藏在水芹從中,姑娘采藥時一定要小心。”
    書童驚道:“公子的眼睛真是越來越好了,居然看出她是個姑娘。”
    公子拍了一下書童的手,道:“瑞然多嘴,姑娘已經問話於我,我又怎會聽不出來?”
    紅依心中卻是蹦出一個想法,上前一步問道:“敢問公子可是梁州之人?”
    公子笑答:“正是,在下沈從戎。不知姑娘如何尊稱?”
    紅依道:“我師從玉陽山,沈公子叫我紅依就行了。”
    沈從戎頷首道:“原來是紅依佛女。在梁州采藥救人的可是佛女本人?”
    紅依道:“是我,可是今日,我卻有事有求於公子。希望公子仁慈救救梁州的百姓。”
    沈從戎沉默了片刻,抬頭笑道:“紅依佛女怎知我沒有救人,佛女診疾配藥,我便放糧施粥,難道有差別嗎?”
    紅依被駁的臉頰一紅,勾著頭道:“原來許家的救濟粥都是公子的善舉,我錯怪公子了。”
    沈從戎笑道:“許府是我祖父的家宅,我常年生活在此,又怎會對梁州的災情視如不見。隻是朝廷因為內憂外患自顧不暇,不願施恩於地方。兩個月來,祖父府中的存糧也所剩不多,就連來年的種子都下鍋了,我也是有心無力空歎息啊。”
    紅依隻覺得心頭一沉,道:“那我幫公子治好眼睛,公子就幫我派一匹快馬去興元的三道觀,或許能求得不少救濟糧。”
    書童瑞然臉上露出不屑,道:“我們公子請的大夫就住在府上,何必要你來救治?”
    沈從戎拍了一下瑞然,道:“三道觀是歌潭所設,仗義之舉我也有所聽聞,派人去一趟便是。我自小目盲,也已習慣了,治不治得好都沒關係。”
    紅依麵現喜色,道:“沈公子果然仁義。我此刻要趕緊回去了,明日我在梁州城東的祖廟裏煮藥,公子一定能找得到我,再把病情細細講與我聽可好。”
    沈從戎道:“好,紅依佛女路上小心。”
    紅依拜別了沈從戎,一路駕著輕功回到梁州。天色晚時,掏出隨身所帶書卷,翻閱念道:“目喜涼,心喜動,肺喜清,膽喜悅,腎喜活。……先天之病乃補先天,後天之病破除習慣。大破大立,常破常立,不破不立。”側著腦袋思考了一會兒,自言自語道:“可是沈公子的病我該如何補先天呢?”
    第二日,紅依在一夜的苦思下暫定了治療方案。直到傍晚時分,沈從戎才帶著書童來到祖廟。三十多個病人正在廟裏歇息,見到沈從戎無不頻頻施禮。
    紅依迎上前道:“沈公子,昨天我翻了翻書,又好好考慮了一番,隻要沈公子不怕吃苦,重見光明就有很大的希望。”
    沈從戎道:“謝佛女費心。昨日我已派人去了興元,相信很快會有消息。”
    紅依心中一陣感激,心道:“太好了,這樣梁州的百姓就都有救了。”她盯著沈從戎的臉觀望了片刻,道:“沈公子,我們去廟外走走吧。”然後邊走邊道:“看公子皮膚白皙細嫩,定是終年不經風吹日曬。”
    沈從戎點頭道:“我行動不便,故而很少走動。”
    紅依道:“所以公子麵頰色調不均,明暗間雜,是氣血不和之象。公子雖然唇齒含笑,語聲平和,但鼻峰有隱暗的青斑,實乃公子心有隱情,積怨難平。但公子一身正氣,故而除了眼睛看不見,也算是身體堅實,無病無災。”
    書童瑞然長大嘴巴質問道:“按你這麽所說,我家公子到底是有病還是無病?”
    沈從戎斂了笑容認真道:“佛女所說正中我心,我已打算不再服用往日的湯藥。既然身體還算堅實,吃些苦倒是不怕,從戎悉聽佛女安排便是。”
    紅依道:“聽說公子府中有一個天然冰窖,如今是否還在使用?”
    沈從戎道:“當然在用,冰窖極深,現下隻放了些果脯在裏麵。”
    紅依道:“如此甚好,就請公子每日飲用冰水,並且以冰水洗目。堅持做個七八天,再看效果吧。”
    沈從戎麵無表情,書童瑞然疑惑問道:“這算是什麽法子,我們公子最怕受涼,要用冰水,公子沒病也會被折騰出病來?”
    紅依笑道:“當然是有講究的,公子需要空腹半日,然後踱步三千,趁著身體起熱之時,將一碗冰水一飲而盡,之後奔跑百步,再飲下一碗冰水,再奔跑百步,如此一共飲下十碗水才算做好第一步。”
    沈從戎突然趣意的笑了,道:“好有講究的第一步,那第二步呢?”
    紅依道:“第二步便是,公子每晚要以冰水洗目,然後盯著月色,認真觀望半個時辰,一定要聚精會神。”
    沈從戎饒有興趣,道:“方法確實前所未聞,我願意嚐試,不知可還有第三步,第四步?”
    紅依胸有成竹的道:“當然有,不過要七天之後,才能告訴公子。”
    沈從戎點頭含笑,道:“紅依佛女自然要考驗我,能否在七天時間裏不怕麻煩,敢於吃苦。隻是我雖飽讀醫書卻不能領悟其中理法,佛女可否解惑?”
    紅依望著沈從戎的臉頰,就像自己當年望著莘誠子的目光一樣,道:“如今秋熱未去,公子卻身著厚衫,好似季節已到了深秋,公子怕冷,並不是真的畏寒,隻是心中冰涼,身體也少活動,缺了這個年紀本該有的熱情和希望。故而我要改變公子的生活習慣,讓公子動起來。而第二步,卻是要公子靜心,隻有靜心,才能五髒安和,血歸於肝,升養以目,才是真的大補。動則生陽,靜則生陰,動靜結合,陰陽有道。”
    沈從戎深深一拜道:“從戎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