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筆跡的問題

字數:3343   加入書籤

A+A-


    陳雲二話不說,拉上包蘇二人直奔公安局,簡單告別後,火速趕往火車站,買了直達滬上的車票,馬不停蹄地往江北趕去。
    一上火車,包蘇二人終於有機會喘口氣,包勳好奇地問陳雲:“小陳,這唱的是哪一出啊?咱們剛摸到董振斌家門,怎麽就急匆匆撤了呢?”
    陳雲解釋道:“咱們去董家,為的就是找董振斌的把柄,現在有了線索,自然得馬上行動。而且,我還得驗證一個重要證據,隻有確認了這個,咱們才能對董振斌下最後的定論。”
    “什麽證據?是筆跡的問題嗎?”夏爽也好奇起來。
    陳雲掏出那張董振斌簽名的發票和他寫的信,遞給二人:“你們瞧瞧,這裏麵的字,有什麽不一樣?”
    包勳和夏爽仔細對比了兩份文件,眼睛一亮:“這分明是兩個人的筆跡嘛,所以,這意味著什麽?”
    陳雲心裏藏著一個不祥的預感——董振斌可能也和自己一樣,是個重生者。這並非他過於敏感,一個人的字跡怎會無緣無故有天壤之別,簡直是兩個人的手筆。
    陳雲自己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前世的陳雲似乎並不熱衷於書寫,沒留下什麽手跡,而他重生後,在農場那段修行的日子裏,用樹枝當筆,日複一日練習,練就了一手好字。
    他的目的很簡單,用一手新字體來掩飾身份,讓人覺得他不過是字跡進步了,沒人會懷疑他是另一個人。
    董
    振斌的字跡變化也是如此,從前的字就不錯,現在的字雖也不錯,但風格迥異,好比書法界從歐陽詢的歐體突然轉到了柳公權的柳體。
    雖然都是楷書,但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突變,讓陳雲不得不懷疑董振斌是否真的還是原來的那個人。
    因此,他迫切需要章興的驗證。
    路途雖漫長,心情更煎熬,抵達滬上後,陳雲立即找到了章興,將兩份文件一並呈上。
    章興仔細研究後,給出了結論:“這兩份文件上的字跡,確實出自不同人之手。”
    章興的分析即便是門外漢也能明白,但這並不是陳雲期待的答案。
    他不死心地追問:“會不會是董振斌突然改練其他書法風格了,或者是類似人格分裂,像中邪一樣,突然換了一種筆跡寫作?”
    章興搖了搖頭,解釋道:“這不太可能。一個人的字跡是有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很多書寫習慣都是肌肉記憶,深入骨髓,所以我們才能通過字跡識人。
    你看董振斌這三個字,寫得拘謹,雖然工整卻顯得束縛,像是帶著枷鎖舞蹈,透露出他藏著秘密。而家書上的字,每個字都舒展大方,甚至有些刻意誇張,顯示出寫信人的野心和張揚。一個是謹慎,一個是放肆,性格差異巨大。
    至於你提到的人格分裂或鬼上身,即使表麵上筆跡不同,但實質上,隻要寫字的人不變,其筆跡總有共通之處。這是我最近研究的結果
    ,經過大量驗證,基本成立。”
    章興越說越起勁,又舉了個例子:“就像你之前傳真的信和遺書,信上的字成熟老練,遺書的字稍顯青澀卻激情洋溢。這兩者其實是連續的,代表了一個人在不同階段的書寫,它們高度一致。按說遺書的筆跡像是青年時期的,信更像是中年的。”
    陳雲皺眉思索:“按時間順序,這不應該啊。遺書明明應該比家書晚,怎麽會這樣?”
    章興之前隻專注於筆跡鑒定,被陳雲這麽一問,也開始深入思考。
    片刻後,他提出一個見解:
    “我曾做過實驗,讓人在醉酒和清醒狀態下寫字,其中一個醉酒後覺得自己年輕了十歲,寫出的字竟也顯露出年輕心態。
    所以,我認為寫遺書時,這個人可能處於某種迷幻狀態,或者被催眠,感覺自己回到了年輕時代。”
    “催眠?”陳雲回憶起夏爽在擊殺盜門殺手後茫然的狀態,她自己也說不清楚發生了什麽。
    陳雲曾懷疑她被催眠,現在看來,這種猜測不無道理。
    丁澤人很可能就是在被催眠狀態下寫下遺書的。而馬戲團那位從容赴死的空中飛人,是否也因被催眠呢?
    要知道,盜門中的千門術裏,就有“蜂麻燕雀”四門,其中“麻”就是通過催眠手法控製他人。董振斌、蘇家與盜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使用催眠手段並非不可能。
    更讓陳雲震驚的是章興的另一結論:董振斌
    並非穿越或重生,而是可能涉及兩個人,不是性格迥異,而是實實在在的兩個人。
    這一切究竟藏著怎樣的秘密?
    陳雲沉浸在深深的思索中,像偵探小說裏的主角一樣,逐個剔除不可能的選項,最終隻留下一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答案。
    正如他信奉的偵探準則,排除了合理的解釋,剩下的那個就是真相。
    他腦中浮現的真相是這樣的:董振斌,其實不是董振斌,而是宋業強。二十多年前,在那座小高爐裏的悲劇,犧牲的不是宋業強,而是真正的董振斌。
    宋業強,這個本應逝去的人,卻活了下來,巧妙地以董振斌的身份重生,上演了一出李代桃僵的戲碼。
    正因為宋業強取代了董振斌,他才與董家保持距離,也正因為他才是董振斌的“替身”,才會拚死也要保住所謂的“侄子”宋忠宏,因為宋忠宏其實是他的親生兒子,而董文明隻是他名義上的侄子。
    這樣一來,邢玉仙和董文明的死亡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邢玉仙可能察覺到了宋業強的真實身份,以此要挾,最終招致殺身之禍。而董文明也許也窺見了真相的冰山一角,於是宋業強為了滅口,痛下殺手。
    至於丁澤人,他不斷調查董振斌,甚至掌握了挪用公款的證據,可能也逐步揭開了宋業強隱藏的秘密。
    因此,宋業強才對丁澤人下了殺手。
    所有之前看似無解的線索,一旦套入宋業強
    就是董振斌的假設中,一切都變得邏輯自洽,真相似乎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