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一窮二白

字數:3668   加入書籤

A+A-


    陳雲連忙製止了包勳。
    包勳這才不情願地鬆了手。
    陳雲板起臉問:“怎麽回事?讓你來打聽情況,怎麽就動手了?”
    包勳一聽,火氣又上來了,一把拎起小混混的衣領:“你讓他自己說,這小子太欺負人了。”
    那小混混被拎著,嘴裏卻不饒人:“你們別想走,有種就別跑。”
    一看這小子滿嘴跑火車,陳雲隻好轉向包勳,問道:“說吧,這究竟是咋回事?”
    包勳定了定神,才開口:“是這麽個情況,這位大娘在這兒賣鞋墊,那小子跑來要保護費。我這輩子沒見過這麽不知羞恥的,就動了手。”
    陳雲瞅瞅旁邊嚇得直哆嗦的老太太,又看看那囂張的小青年,心裏直歎氣:真是不成器的東西。
    他上前扶起老太太,安慰道:“大娘,別害怕,我們是警察,他怎麽欺負您的,您告訴我,我們立馬把他帶走。”
    一聽要被抓,小混混立刻沒了氣勢,老太太卻連忙擺手:“別,別抓他,他是我孫子。”
    孫子?陳雲一愣。
    本以為是欺負老人的混賬,原來是啃老一族。想到後世那些啃老的,陳雲就頭疼。
    “那也不行,犯了法就得管,誰都不能例外。”陳雲故意板起臉嚇唬他。
    這一嚇,小青年傻眼了,老太太卻嚇得腿一軟,直接跪下了:“警察同誌,求你們別抓他,他是我們董家的希望啊。”
    “大娘!”二字一出口,陳雲心中一亮,連忙扶起老
    太太:“大娘,我找個人,董振斌,您認識嗎?”
    董振斌的名字一出,老太太身子一震,臉色一沉:“提他幹啥?他不算我們老董家人,我們老董家沒這麽無情無義的人。”
    這一反應,等於默認了董振斌與她的關係,而且能這麽說的,肯定是董振斌親近之人。陳雲暗自竊喜,真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多管閑事管到董振斌家門口來了。
    陳雲輕笑一聲,說:“大姨,我們今天上門,就是想打聽董振斌的事兒。按咱們國家的規矩,不孝敬老人的,可是要被抓去坐牢的。如果他真的一分錢沒給你們,不盡孝道,我們就有理由抓他。”
    老太太猶豫片刻,一臉堅決:“行,跟我走,我得在你們這些當官的麵前好好告他一狀。”
    陳雲示意包勳把那“乖孫”也帶上,跟著老太太邁向董家。那房子矮得跟狗窩似的,屋內擺設簡陋,唯獨一個大爐子和薄皮煙囪通向屋頂,顯得格外顯眼。
    爐邊還算整潔,其餘地方幾乎下不去腳,即便大白天,屋內也是昏暗一片,陳雲覺得墳墓都比這亮堂。
    老太太舍不得電費,這屋黑得連老鼠都得帶手電筒。
    老太太找來一把三條腿的凳子,請陳雲坐。陳雲身手敏捷,像雜耍藝人一樣穩穩坐下,老太太要泡茶,陳雲連忙婉拒。
    老太太也不囉嗦,直接開腔數落起董振斌的不是。
    董振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如
    果說丁澤人是從草根逆襲的鳳凰,董振斌就是從土裏鑽出來的,一飛衝天的類型。董家條件差,是出了名的貧困家庭,窮日子過久了,人都麻木了。
    以前有段時間,窮還成了光榮,董家正符合“一窮二白”的標準,因此得到一個進鋼廠燒鍋爐的名額。
    董振斌作為家中長子,自然承擔起這份工作,成了燒鍋爐的工人,每日重複著加煤的動作。
    但他腦子靈活,竟總結出一套高效燒爐法,能快速提升爐溫,節約能源至少百分之十,鐵水出爐更快。
    那個年代,全國都在轟轟烈烈煉鋼,董振斌的創新備受重視,得以推廣,他因此成了勞模,被譽為工人發明家,地位扶搖直上。家裏人都以為董振斌飛黃騰達,董家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可董振斌不久就被調往南方,支援那裏的鋼鐵建設,走得匆忙,沒留下多少錢,也沒把兄弟們安排進廠。
    老太太倒沒覺得不對,畢竟他事業剛起步,這樣做情有可原。她隻希望兒子常來信,最好能寄點錢補貼家用。
    起初,董振斌還真寄了錢,寫了信,但後來,信沒了,錢也沒再見過。
    董家老太太年複一年地盼著,就連董振斌的弟弟董秋生結婚這樣的大事,他也沒回家,也沒寄錢回來。
    老太太的心,隨著年歲的增長越來越涼。
    有一年,她感覺自己大限將至,便派了董家老二董夏生的兒子董文明南下尋董振斌
    。結果董文明也在南方紮根了,但好歹時常寄錢回來,董家的日子逐漸好轉,連老太太的身子骨都硬朗起來,活得越發精神。
    可惜好景不長,董文明離開的第二年,董夏生因肺病去世,董振斌以工作為由,隻寄回一百塊錢,人沒回來。
    後來董秋生也因病去世,留下孫子董李冒與老太太相依為命,靠著董文明的資助過活。然而不久,董文明的匯款也斷了,偏偏董李冒又是個花錢如流水的,於是就有了街頭那一幕,被人誤會成了勒索老太太。
    陳雲聽完老太太的敘述,不由得感歎董振斌真是個不孝子,冷酷無情到了極點。
    董振斌的變化,似乎在他到江北後幾個月內突然發生,難道是因為那起殺人事件,讓他性格大變?
    或許,從他寫給家裏的信中,能找到些線索。
    陳雲向老太太請求:“大姨,董振斌寫的信,能給我瞧瞧嗎?”
    老太太趕緊在屋內一個舊木箱裏翻找,小心翼翼地取出珍藏的幾封信,遞給了陳雲。從她的舉動,陳雲看出,盡管嘴上責怪,心裏還是牽掛著這個大兒子。
    陳雲拿著信走到光線好的地方,剛掃了幾眼,整個人像被閃電擊中,愣在原地,腦袋嗡嗡作響。
    包勳用石膏固定的胳膊捅了捅他:“小陳,咋回事兒?”
    陳雲激動不已:“我懂了,我真的懂了。”
    “啥意思?”
    “筆跡,是筆跡。”陳雲興奮得找不著北,“
    快,我們得馬上回江北。”
    他一邊往外衝,走了幾步又折返回來,拉過董家老太太,偷偷塞給她一千塊:“大姨,這是董文明托我們帶給您的,您可得收好了,別讓你那寶貝孫子給糊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