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十年……二十年……
字數:5448 加入書籤
無限人生被困在了一生的時間裏!
29年,再次受邀參與國慶觀禮的莫道返回國內。
並在觀禮結束之後的幾天,舉辦了和秦懷詩的婚禮。
華新社上屬機構的一位老人聽聞後,自薦為莫道與秦懷詩的婚禮證婚。
十月中旬。
‘傳奇記者’莫道與優秀生物學者秦懷詩女士的婚禮,低調在首都舉辦。
整個婚禮並不奢華,僅宴請了幾桌熟悉的賓客,證婚的老人客串了婚禮主持。
甚至不太為大眾所知。
倒是不少莫道曾經專訪過的人們得知後,陸續發來了一些賀電。
婚禮後,
莫道在國內多休息了段時間。
婚姻並沒有改變莫道和秦懷詩的相處方式。
國內休息的時間裏,兩人在國內四處走了走。
但也都不在意去到什麽地方,更多時候隻是如尋常般說著些話,
分享著各自對世界的感受,一起感受著生活。
不拘泥一定去到什麽地方,一起看看山水可以,停下來,一起在路邊乘著陰涼坐下休息也可以。
時光就在其中淺淺流逝。
十一月上旬。
莫道再次外出,秦懷詩依舊將莫道送到了機場。
一如既往,隻是對莫道說,有新的報道記得告訴她,她要看。
沒有說什麽勸阻莫道留下的話。
離開前,莫道和秦懷詩再擁抱了下。
……
29年11月,
莫道再奔赴新的戰場,作為一名戰地記者。
秦懷詩則繼續在首都大學從事著生物方麵的科研和教學工作。
12月,
莫道再對一場席卷了阿菲卡東部到地中海區域多個小國的戰爭做了直觀而全麵的報道。
由於這場戰爭烈度過大,莫道的報道幾乎作為唯一全程全麵,客觀的報道成為了曆史的一部分。
次年,二月。
在這場戰爭的烈度進行到巔峰時,
莫道再發布了一篇關於這場戰爭深入調查的報道,直接改變了戰爭的走向。
報道中,直接以客觀存在的證據和直觀的畫麵聲音,揭露了這場戰爭中,歐米國家等外部勢力的插手。
顯示出某些歐羅巴洲國家如同攪屎棍般的,有意挑動戰爭各國國內部族矛盾的行為,
並且曝光了其中多個利益集團的利益交易。
最終,這篇涉及到歐羅巴洲以及阿美利加州多個國家重要人物的報道,在曆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在報道後,引起了軒然大波,造成了多位歐羅巴洲以及米國重要人物下台,
進行到巔峰狀態的這場戰爭,一度因此停戰。
已經許久沒有出現的,對莫道的人頭懸賞一度重新冒了出來。
同年,三月。
莫道再受邀對新上任的白旗國首領進行了專訪。
……
39年,時間再過去十年。
十年間,莫道再對多處戰場戰爭進行了最全麵客觀的報道,
有關戰場的報道,從未這樣全麵而直觀過。
有人甚至說,
如果你想知道這二十多年,這個世界發生了哪些戰爭,那些戰爭是怎麽樣的,
你就找出記者莫道這二十多年的戰場報道,你想要的所有答案就都在其中。
同時,莫道還先後報道了多起影響深遠的事件,
其中涉及到違禁品走私,軍火交易,政治,非法人體實驗,人口販賣……
有人說,莫道的報道讓人看到了這世界最幽暗的地方。
但這或許是一件好事,正是因為有莫道這樣的偉大記者,幽暗才有一個底線。
而也因此,
這十年間,莫道再積累了巨大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超越了許多東西,讓一些大人物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都要顧及莫道的存在,
讓一場戰爭的走向都會因為莫道而改變。
讓一些人心驚,讓一些人輾轉反側。
而這個過程中,也不是沒有人想破壞掉莫道這種影響力。
一些國外媒體以及一些勢力,對於莫道的誹謗,構陷,甚至是輿論攻擊始終就沒有停下。
但莫道最無懈可擊的地方就在於,
他幾乎隻呈現客觀事實,而很少發表觀點。
至於看到新聞是該憤怒還是同情,觀眾自己心裏會有答案。
網絡到現實,甚至流傳一句關於此的話,
“如果你想要看不同的觀點,你可以看這個媒體,那個媒體的報道,如果你想要看到真相,那就看莫道的報道。”
這一年,莫道45歲。
華新社連同所屬上級機構,向莫道破格頒發了特級職稱——華新社首席記者。
這時,莫道是整個華新社唯一擁有特級職稱的記者。
同時在莫道的頭銜上,還增添了許多前綴。
職務上,掛名華新社副社長,兼任華新社首席顧問,這是一個特定為莫道設立的崗位。
同時,再多個官媒,以及一些新聞相關機構部門均有掛名。
作為記者,莫道可以說接近攀升到了職務的頂端。
而因為莫道的巨大影響力,在莫道非隱秘調查而正式出行前往其他國家時,
享受到的接待待遇還遠超這個級別。
除了為了表達對莫道這位傳奇記者的尊重外,也是恨不得將莫道看死了,以免莫道再曝出什麽相關國家的負麵新聞。
……
時間再過去十年。
當年十月,華國國慶。
莫道協同妻子秦懷詩,受邀站在了城樓上進行了觀禮。
……
2054年。
莫道六十歲,從39年到54年十幾年裏。
莫道依舊未曾停下對一些戰場新聞以及其他新聞真相的報道。
其中影響最大的一次,牽扯了白旗國等歐羅巴洲多個國家,以及阿菲卡州多個國家的首領。
涉及到人口販賣以及礦產走私,人體實驗等多種問題。
曝光後,被稱為‘歐羅巴阿菲卡事件’,造成了深遠影響。
而隨著莫道影響力的巨大提升,倒是越來越沒啥人敢宣稱要殺死莫道,
正常情況下,反而害怕莫道在自己國家出現什麽意外。
隻是,
隨著莫道年齡的增長,加上這些年許多次涉險報道留下的或大或小的傷,
他的身體的確開始漸不能支撐他進行一些危險的報道工作了。
年邁帶來的身體機能的衰替幾乎無法避免,
特別是一些需要大量進行危險調查的報道,莫道都很難再做到了。
於是,54年六月,
再完成一次戰場報道過後,莫道乘機返回了國內。
當飛機抵達首都國際機場時,
除了每次重逢依舊堅持到機場來迎接他的秦懷詩,
華新社總社社長,華新社上屬機構的一位領導,以及相關陪同人員均到機場進行了迎接。
莫道下飛機過後,先擁抱了下秦懷詩。
兩人淺淺說了兩句話,然後再走向了前來迎接的社長等人。
“莫記者,歡迎您回國啊。在外辛苦了吧。”
領導和社長也走了過來,先後向莫道握手。
“謝謝總編和領導的關心。”
“辛苦倒還好,不過,我的年紀可能支撐不了我,再做一些像以前那樣的深入調查報道了。”
莫道回了一句。
社長等人都聽出了莫道的一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