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就三個字:不同意
字數:5789 加入書籤
“不是,克爾納和也本蒙怎麽打著打著,突然就不打了,發生了什麽,也本蒙投了?”
“嗯……某種程度上,你說對了。”
“什麽意思。克爾納和也本蒙的這場戰爭看得我一臉懵。就前幾天,兩邊還在瘋狂往戰場上增兵,不是還有報道說,克爾納內。克爾納的新兵數量在瘋狂膨脹,克爾納青年的征兵處已經來者不拒了嗎?也本蒙那邊也是一樣,不斷往戰場上添人,一副要把也本蒙打爛的模樣。
怎麽今天突然就急轉直下了,不打了?”
“因為……克爾納青年就不是在和也本蒙打啊。”
克爾納這場戰爭的走向,一下來了個急轉彎,
讓世界範圍內,許多關注著克爾納與也本蒙方這場戰爭,又沒有太深入了解的人,都有些發懵。
這前後僅僅一兩天時間,直上直下的劇烈變化,
讓整個網絡上,都變得格外熱鬧。
但對於關注著,甚至參與其中的各方來說,都知道怎麽回事兒。
於是,從歐羅巴洲到阿美利加州,
各官方倒是顯得很安靜。
白旗國更是顯得異常沉默。
也本蒙內的軍團沒再朝著克爾納青年的主力發動攻擊。
此前頻繁出場的空中力量,此刻在原本的戰場也沒了蹤影。
但同時,對於戰場的新變動,白旗國等多方也沒有任何說明,
就像是之前的高烈度,大規模的交戰根本就沒存在過,好像雙方一直就是這麽對峙著似的。
國家聯合會,更是一連幾天,都沒有討論也本蒙與克爾納的問題。
克爾納青年,也很配合的,停在了也本蒙內,靜靜等待著。
似乎是在向敵方宣告在也本蒙內這場戰爭的結果,
然後,告訴也本蒙方,以白旗國為先鋒的各方力量,可以做決定了。
克爾納青年停在也本蒙海岸邊,
給了白旗國等多方決定的時間。
白旗國也知道,克爾納青年正等待著他們的選擇。
整個局勢,就維持著這種短暫的,詭異的平靜中。
……
“真想往對麵的本土打一顆,讓咱們的敵人,也感受下戰爭是什麽樣。”
也本蒙內,距離也本蒙東北側海岸不遠。
一處隱蔽的營地。
克爾納青年第一軍,直屬的炮兵一營。
炮兵營的副營長,手輕輕拍了拍從毛熊國渠道購買的大家夥,一枚導彈。
臉上有些感慨著,再席地而坐,朝著那也本蒙東北側,極遠處,目光似乎有些憧憬地望著說道,
“按照教導員和指揮部的戰略,我們就隻能走到這兒了。”
旁邊的,炮兵營的營長,同樣看著那個方向,平靜地說道。
“我知道,就是有些不痛快啊。”
副營長搓了把臉,吐了口氣說道。
克爾納青年的戰略是威脅,事實上就沒辦法將這種威脅化為現實。
或許有些殘酷,克爾納青年此刻能夠掌握主動權,
本質上就是利用了克爾納能夠接受犧牲,而敵人不願意犧牲這一點。
克爾納青年可以接受克爾納再被打得更爛,而敵人不願意接受他們的土地被打爛。
克爾納青年接受更慘烈的戰爭,而敵人不願意真正進入到戰爭狀態。
這事實上是發生在兩個層麵的戰爭,
克爾納青年是在拚命,對方現在不願意拚命的原因是怕疼。
克爾納青年利用唯一的贏點,獲得了戰略上的優勢,
讓對方自縛手腳。
自然不可能現在幫敵人解開束縛。
如果現在將對方本土也拖入戰爭狀態,那對方也不會在乎是不是會進入戰爭了,
相當於解開了束縛。
那,克爾納這場戰爭要想停下來,戰爭也得到另一個階段才行,比如讓敵方損失的代價承受不住。
但那樣,克爾納將麵臨的局麵會艱難許多許多,或者根本就等不到那一刻的到來。
“要想獲得勝利,避免不了犧牲。現在的憋屈也是犧牲的一種。”
營長再說了句,
副營長點了點頭。
“教導員之前說過,我們現在整體上比我們的敵人弱很多,是無法抹掉的事實。在短時間內,我們也沒辦法突飛猛進地,抹平這部分巨大的差距。”
“如果我們想要真正達成我們的目標,真正戰勝我們的敵人,需要一代代克爾納人做出犧牲。現在,我們隻能走到這兒了。”
營長再說道,
“而不管怎麽說,到這一步,我們已經是贏了。咱們的敵人們,老朋友們,這會兒隻會比我們更加難受。”
關注著克爾納這場戰爭的人,沒有人會覺得是克爾納青年輸了。
“那倒也是。”
……
而事實上,也本蒙方,特別是白旗國也的確很憋屈。
也本蒙方可以在先前進攻,乃至轟炸克爾納,而克爾納青年此刻卻不敢輕易對他們的土地下手,
但他們沒有人會覺得這對此刻的現狀有什麽安慰。
因為現狀就是,他們明明比克爾納青年強大許多倍,
但此刻,在克爾納青年采取的戰略下,他們拿克爾納青年沒有辦法。
而讓他們對克爾納青年做出妥協,也同樣很困難。
對於白旗國來說,
克爾納不僅僅是隻意味著在克爾納的利益。
如果這會兒向克爾納青年妥協,
事實上還意味著,他們的底牌被克爾納青年掀開了。
他們的底線被清晰地展露了出來。
損失了克爾納,隻是損失了一部分利益。
可是底線被展露出來過後,
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所有人都知道,做到什麽程度,他們就會妥協。
此刻,在克爾納的問題上,他們如果退讓。
那下一次呢?是否還要退讓,再下一次呢?
這才是白旗國,被觸及到的核心利益。
如果不讓第一個冒頭出來的克爾納青年,付出足夠慘重的代價。
那必然,接下來就會有效仿者。
可要是他們依舊不願意妥協,
那克爾納青年現在,就要和他們拚命。
他們要不要和克爾納青年拚命?
同時,要是和克爾納青年選擇拚一把……不說受到較嚴重的損傷。
就是,遲遲拿不下克爾納青年怎麽辦?
那效仿者可能會冒出來更多。
克爾納青年就是吃定了他們賭不起。
……
於是,
在這短暫而詭異的安靜,又磨磨蹭蹭一段時間過後。
還是被打破了。
國家聯合會,安全會議。
再次邀請了還未離開的伯恩作為克爾納青年的代表參加。
再次就克爾納問題進行了討論。
這次,由白旗國直接遞交了一份提案。
提案的內容和先前,有了巨大的變動。
以白旗國為先鋒的也本蒙方,可以說是開出了一份比之前來說已經相當豐厚的條件。
核心內容是。
克爾納青年和也本蒙停戰,在也本蒙內兵力全部撤出。
白旗國承認克爾納青年在克爾納的地位,並且願意幫助克爾納青年和周邊其他的,阿菲卡洲國家形成良好的往來關係。
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出於對克爾納艱難過往的同情,以及對克爾納未來發展的支持,白旗國願意放棄在克爾納內的,原本屬於白旗國的農場,礦場,企業等資產,將其以援助的名義贈送給克爾納。
但克爾納與其他各方的資產上的爭議和糾紛,還需要克爾納和其他方進行協商。
為了鞏固和維持也本蒙與克爾納之間的和平,出於正義的角度,白旗國等多方願意在此後的也本蒙派駐一些兵力。
克爾納青年內,應該有人為這場戰爭承擔一些責任,具體可以經由多方共同調查決定。
對於克爾納青年的兵力數量的保留問題,可以雙方談判決定。
而看到這份提案的具體內容過後,
伯恩先是表達了下對各方的感謝,
然後,就三個字,
“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