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克爾納也不遠

字數:5050   加入書籤

A+A-




    “克爾納青年與也本蒙方這次的戰爭,責任從未在克爾納青年。”
    “克爾納青年從未認為,克爾納青年中哪一些人需要為這次戰爭承擔責任。”
    “如果說,對也本蒙方全線進攻的抵抗和反擊的決定,那是由整個克爾納青年的集體做出的決定。”
    “而如果說,某些國家認為,這是克爾納青年戰敗後需要承擔的責任。那克爾納青年也並沒有戰敗。”
    在例行的感謝過後,
    伯恩作為克爾納青年的代表,逐一回應了那份新被拿出來的提案的核心內容。
    伯恩表現的很客氣,但話語的內容可一點都不客氣,
    對於某些人來說,伯恩的話語都顯得有些咄咄逼人。
    對於先前提案中說得,
    白旗國出於同情,願意將在克爾納內所屬財產轉贈給克爾納青年的話,
    伯恩也直接進行了反駁。
    直接表示,這些已經被克爾納青年主動收回的資產,本身就屬於克爾納。
    所謂贈送完全是無稽之談。
    而對於提案中提到的,克爾納青年與其他各方還存在的資產上的糾紛。
    伯恩作為克爾納青年的代表,態度就是,
    別得歐羅巴洲或者阿美利加州國家我不管。
    反正我就打得到你,所以這件事情你去解決。
    不然不管誰打我,我都找你。
    你是去找其他國家,做利益交換也好,妥協也好。
    反正對於這條,克爾納青年不滿意,你自己想辦法。
    某種程度上,這似乎有些欺負人。
    但博弈本身就是這樣,
    克爾納青年沒有心情站在敵人的立場為敵人考慮,
    在逼得也本蒙方都要選擇魚死網破之前,克爾納青年肯定要借題發揮,不斷得寸進尺,不斷坐地起價,最大程度上壓榨出最多的利益來,
    也本蒙方,特別是白旗國自己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即便是再惡心,隻要克爾納青年的要求帶來的代價沒有超過和克爾納青年拚命,都隻會忍下來。
    而此刻,伯恩能夠在這裏步步緊逼的機會,
    是克爾納青年的戰士付出極大的犧牲才換來的,
    伯恩,帕爾斯,以及莫道,整個克爾納青年所有人都沒有資格去放棄一點可以爭取到的利益。
    之後,對於這份提案中的其他內容,諸如要求克爾納青年減少兵力數量,以及白旗國要在之後往也本蒙等地,加派兵力。
    伯恩也同樣全都予以反對。
    伯恩作為克爾納青年的代表,
    整個發言的核心內容就是,對這份提案不滿意。
    而在克爾納青年不同意的情況下,這份提案,最終,也的確是沒有通過。
    雖然克爾納青年沒有投票權,
    但這份提案,實質上就是克爾納青年的敵人們選擇向克爾納青年妥協的一個方案,
    至少在這個問題上,克爾納青年不接受,通過了也沒有意義。
    對現有的局勢也不會帶來什麽改變。
    ……
    在克爾納青年拒絕了也本蒙方拿出的第一個妥協方案過後,
    接下來一段時間裏,和克爾納這場戰爭有關的各方,在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中。
    任由網絡上許多人討論的熱鬧,但歐羅巴洲,阿美利加州一些國家卻都沒有,對克爾納這場戰爭給出新的表態。
    在做出第一次妥協之後,
    主要以白旗國為主的也本蒙方,核心利益和訴求發生了一些變化。
    第一份妥協提案中,除開妥協的部分,
    其他所有,都是為了提高克爾納青年之後,類似克爾納青年效仿者效仿的門檻。
    增加克爾納青年付出的代價。
    態度就是,克爾納的利益他們可以放棄了。
    但同樣的事情不能發生第二次。
    不然,後麵阿菲卡洲其他一些地方,看克爾納青年行,那他也試試。
    或者克爾納青年之後但凡再有點不管和白旗國有關無關的事情,都再來威脅訛詐一次。
    那他們就真掉泥坑裏。
    不過,和這相關的內容,也都被克爾納青年一並否了。
    也因此,白旗國為主的也本蒙方,似乎進入了對接下來妥協程度的猶豫中。
    ——雙方都很清楚,在也本蒙方選擇了妥協的情況下,繼續妥協是必然的。
    而在敵人顯得安靜的時候,
    克爾納青年則像是這場也本蒙內的戰爭還沒停下來一樣,
    克爾納內各地區,克爾納青年的征兵處,依舊是來者不拒,
    簡單的整訓之後,就將一批批克爾納人,往著靠近也本蒙的方向運輸,
    一副就是要和也本蒙方換家的模樣。
    而原本從南部戰線後撤下來的克爾納青年第二軍,
    也沒有因為戰局的變化而停下來,在短時間內,調動至也本蒙內,
    和此刻在也本蒙內,克爾納青年的其他主力完成了匯合。
    於是,
    在這種情況下,
    再短暫地安靜了沒多久。
    也本蒙方,白旗國還是做出了新的回應。
    “……經過一段時間的磋商,以及白旗國和盟友們的共同努力。處於對克爾納青年過往和此刻艱難現狀的同情,白旗國願意代表和克爾納青年在克爾納內資產有糾紛的各方,向克爾納青年贈送這部分在克爾納內的資產。”
    “我可以保證,這是有史以來,在克爾納問題上,最偉大的一次決定。包括白旗國在內的各方,拋棄了自身的利益,以全人類的高度,做出了這個決定。”
    “我們理解克爾納的艱難,所以選擇體諒克爾納青年此前對這些資產的侵占,並且願意將這部分資產無條件的贈送給克爾納青年,以供克爾納之後的發展。”
    “而對於也本蒙,利特,與克爾納的交戰,我建議邀請克爾納青年的負責人,到來國家聯合會,或者也本蒙內,就這個問題進行更具體的談判。”
    國家聯合會上,某歐羅巴洲國家做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
    隻不過,
    等到代表克爾納青年的伯恩說話時,
    伯恩的態度,依舊和之前幾乎一模一樣。
    雖然這次白旗國不光是自己,不知道付出了什麽代價,讓其他各方,也不要在克爾納內的那些資產了。
    但伯恩並沒有因此就同意,
    隻是再次強調了一點,
    “克爾納青年隻是收回原本就屬於克爾納的東西。”
    一個說是贈送給克爾納青年,
    一個說原本就是克爾納的。
    似乎隻是名義上的差別,但有時候,名義又格外的重要。
    接受贈送,就意味著,這些原本不屬於克爾納。
    這個關鍵的問題,克爾納青年不可能輕易放棄。
    當然,對於也本蒙方,這點堅持其實也很重要。
    因為類似的資產不隻是存在於克爾納。
    要是他們承認這些是克爾納的,那其他地方的呢?
    倒是對另一點,伯恩給出同意的回答,
    “對於與也本蒙方就這場戰爭進行各具體的談判,克爾納青年可以接受。”
    不過,對於對方提到的談判地點,
    伯恩提出了不同意見。
    “但不應是在國家聯合會或者也本蒙內。克爾納距離也本蒙也從來不遙遠,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