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專著與思想家莫道

字數:5817   加入書籤

A+A-




    這一世,莫道和秦懷詩兩人依舊沒有孩子。
    隻是對於兩人來說,並不遺憾,也從未為此感覺到煩惱。
    從十八歲到二十多歲,三十多歲,四十多歲,乃至更大的年紀,更長的時間裏。
    兩人都對與彼此的相處,從未有過厭煩。
    並且也可以很確定的知道,對方也是這樣。
    在這兒讓人內心格外平靜的日子裏,
    時間緩緩流逝的同時,似乎又變得格外短暫。
    兩人都享受著此刻的平靜。
    ……
    41年這一年。
    莫道和秦懷詩兩人都已經四十七歲。
    這一世的秦懷詩依舊追尋著她自己的目標,朝著一位優秀的生物學方麵的研究者而努力,而充實的度過人生中每一段時間。
    莫道也沒有幹涉秦懷詩對自己人生理想的追求,
    哪怕對於莫道來說,秦懷詩這樣追逐人生理想的過程,他已經見證過許多次。
    但對於這一世的秦懷詩來說,這依舊是她唯一的人生。
    莫道也不需要秦懷詩姑娘為了他放棄她的人生。
    就像是秦懷詩姑娘,從來沒有對他的人生選擇有過疑問。
    這一世,對於莫道來說,倒是陪伴秦懷詩的時間比前一世更多一些。
    此外,
    雖然莫道對這一世做出一些什麽成就,並不怎麽上心。
    但磨磨蹭蹭,
    偶爾著筆,
    從正式晉升為正教授開始,
    花了十年時間。
    莫道還是拿出了一部哲學著作。
    除了參考了部分未來幾十年才會出現的一些新觀點之外,
    更多的,這本著作凝聚了莫道漫長人生中的一些思考。
    在漫長的人生中,作為傳奇記者莫道,作為將軍莫道,作為旅行家,作為克爾納青年的精神領袖,
    特別是上一世,莫道在實踐和豐富的閱曆中,還是會有些思考的。
    這一世,
    莫道算是花費了一些時間,將這些思考,較為係統的,不緊不慢地梳理了出來。
    湊成了這本書。
    “我還以為,你要再磨磨蹭蹭幾年,才能拿出這本著作。”
    羊教授接過莫道打印出來的稿件時,半是調侃,半是笑著說道。
    “是院係給了我足夠多的空閑,才讓我有時間提早寫完這本書。”
    莫道笑著說道。
    “咱爺倆可在一個辦公室呢。”
    羊教授笑著說了句。
    院係是給了莫道不少空間時間,教學和帶學生的任務都很輕。
    但空閑時間,可沒看出來用在寫這本書上了。
    白天的時候,基本爺倆一人一杯茶,就是一坐一天。
    “取名字了嗎?”
    “就叫《思辨》吧。”
    莫道臨時想了個名字。
    “嗯。我先一睹為快了啊。”
    對於莫道慢悠悠寫了十年的著作,
    羊教授真得格外感興趣,
    再說了句,就一屁股坐了下來,就坐在辦公室,捧著打印出來的稿件讀了起來。
    莫道起身,順便給羊教授倒了杯茶水,
    給自己也倒了杯。
    然後就坐在自己辦公桌後邊,和往常一樣。
    喝茶,隨便做點什麽,享受著寧靜。
    那邊,
    羊教授則是一看,就從中午一直看到了傍晚,
    直到羊教授的妻子打電話來找人,
    羊教授才不得不勉強從稿件上挪開目光。
    接完了電話,再回到辦公室,
    羊教授望著還沒走的莫道,正了正神色過後,
    有些鄭重地說道,
    “莫道,準備把這本書出版吧。要是沒出版社出版,我給你出錢出版都行。”
    羊教授之所以看得如此入迷。
    倒不是這本書有多麽妙趣橫生。
    說穿了,這也是一本專業著作,
    或許不算特別枯燥,但和有趣實在是搭不上邊。
    羊教授更多的,是被書中不斷拋出的信息量和嚴密的邏輯吸引了目光。
    這種仿佛能夠讓人看到嶄新世界的書籍,對於羊教授這樣的專業學者來說,實在是如同大快朵頤。
    “嗯。”
    莫道點了點頭,隻是笑著應了聲。
    ……
    讓羊教授花錢幫莫道自費出版倒是不至於。
    不過,專業性極強的著作,拿到普通出版社也實在是不好出版。
    莫道這一世,可能因為此前幾篇論文在同領域的學者教授中有一些知名度,
    但對於大多數出版社麵對的大眾來說,顯然是無法支撐起一部大部頭的銷量的。
    還好,還算是有兜底的。
    最後,莫道這本《思辨》由首都大學的附屬出版社出版了。
    出版之後的第一時間,
    並沒有引起任何轟動,市麵上也沒有任何反響。
    隻是經由羊教授的推薦,以及高校內和高校間的信息傳播。
    讓不少同哲學係的大學教授們,手裏多出了這本書在閱讀。
    一次售出最多的,還是首都大學的院係圖書館,為了表達自己學校教授的支持,一口氣買了十本。
    而短時間內,幾乎沒有任何教授,對這本書在公開場合發表任何評論。
    這也是必然的。
    莫道這本著作,慢悠悠寫了十年,整本書接近百萬字。
    如果是通俗作品,那這個長度隻能算普通,
    但這是一本專業著作,信息量密度根本不在一條水平線上。
    絕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大部頭。
    通讀一遍,都需要不短的時間。
    在這本書發售過後,
    差不多一個半月,
    莫道才收到了第一個對這本書的評價。
    還是來源於最早拿到書的羊教授。
    “毋庸置疑的,這是一本很……具有價值的著作。”
    羊教授給予了比較收斂的評價,但談及時,臉上有些激動的神情已經無法掩蓋,
    “我勉強算是看完了一遍,不過還感覺許多地方沒有看懂,準備到時候再琢磨琢磨。”
    “莫教授就在這兒,老羊你直接問唄,怎麽了,不好意思向自己學生請教。”
    “那不行,有些地方還是得慢慢琢磨透了,讓人嚼碎了往嘴裏喂,理解還是會有偏差。”
    羊教授搖了搖頭,然後再同莫道說了句,
    “不過感覺,相比於哲學內容,莫道你這本書,人類學的內容也不少啊。”
    莫道也沒有否認,點了點頭。
    這本《思辨》總共分為了三部分。
    第一部分,探究了下人類思辨的源頭,
    列舉和挖掘了大量世界各地的例子,討論了人類哲學原始狀態時的共通點。
    第二部分,講了人類個體和整體上的哲學。
    第三部分,就是以前麵兩個部分的內容為基礎,衍生拋出了不少嶄新的概念,以及思辨哲學。
    就像是羊教授所說,
    這本書,大概就是一半人類學,一半哲學的內容。
    ……
    而在羊教授之後,
    終於也陸續有了一些其他人的反饋。
    基本都對這本著作,給了不錯的評價。
    其中,首都大學的‘宿敵’,
    首都另一位著名大學的哲學係教授,對這本書最為推崇。
    在公開的場合,對這本書評價道,
    “……我可以說,這是一本超出時代的,偉大的作品。”
    “作者莫道教授,以超出時代,超出時空局限的目光,洞穿了一些哲學和人類本質的東西。”
    一些教授的推崇,給了這本哲學專著一些熱度。
    但也就到這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