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懷疑人生了

字數:4856   加入書籤

A+A-




    這場初步定在華國首都的,超高規格的峰會,
    預期將在28年農曆春節之後的三月進行。
    有不少人說,這場峰會將改變接下來整個世界的格局,影響接下來許多年的走向。
    不過,外界的熱鬧,
    對於此刻的莫道倒是沒有什麽太大影響。
    隻是鑒於這次峰會的產生和可控核聚變實現有著直接關係,
    那位老領導也代表上麵,詢問了莫道一些意見。
    而參考了莫道的意見過後,
    雖然這場會議還沒開始,但其實已經有一個大概的結果。
    最終華國和各方達成一些合作是必然的。
    可控核聚變技術是一項需要大規模大範圍鋪開才能完全體現價值的技術,
    雖然看起來敏感,但實際上依舊是民用技術。
    而隨著可控核聚變商業堆的大範圍鋪開,
    保密的難度會越來越大,這不是加強保密管理就能夠解決的事情,
    從可控核聚變商業堆建設過程中一些重複的,隻鱗片角的東西就能夠透露出來相當內容。
    同時,其他各方也不可能放棄可控核聚變的研究,隻會愈加加大投入。
    在已經知道可控核聚變能夠實現的情況下,再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難度已經降低很多。
    十年,二十年可能依舊無法實現,二十年,三十年就說不準了。
    對於華國來說,借著這段時間的優勢,實現全方位的領先,才是最佳的選擇。
    當然,
    即便是達成合作,現階段也不可能透露關於可控核聚變的核心技術。
    頂多在能源領域,達成一些共識。
    ……
    而在外界,華國人過著近幾年最高興的春節,其他各國各有著不同滋味的時候。
    莫道作為示範堆項目的總師和負責,依舊還有不少事情需要處理。
    示範堆雖然點火成功,並已經持續進行。
    但氘增殖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而在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道路上繼續走下去,這條路也一時半會看不到盡頭。
    此外,就是商業堆的建設問題。
    一是接下來,國內第一批商業堆建設的選址問題,
    上麵按照各地的經濟情況,工業基礎,社會情況,給了莫道一份名單。
    希望最終由他在這份名單上,按照技術要求,最終選十個城市,作為第一批商業堆建設的地點。
    按那位老領導的話說,就是‘技術的事情,還是希望能夠由專業人員決定,而莫總師您又是這方麵最權威的專家。’
    按照上麵和莫道溝通之後的打算,
    預期在五年內,完成國內各主要城市和重點城市可控核聚變供電的覆蓋,
    取代這些城市供電來源中,火電來源中的百分之八十,水電則暫時保留。
    然後,預期在十年內,實現整個華國內大中城市的可控核聚變供電覆蓋,
    保證整個電網中大部分電力來源都是可控核聚變。
    最後,是在二十年內,完全完成從傳統火電為主到可控核聚變發電的轉變。
    僅保留部分大型水電站,以及少部分火電站,以保證應急需求。
    此刻,這第一批商業堆的建設,算是這一個將持續二十年超級大工程的開端。
    此外,商業堆的規模和覆蓋模式,
    最終選擇的是,一大若幹小的方式。
    即,每個省內,建設一個規模大概是現在示範堆三分一的大型可控核聚變商業堆,
    保證這個省的省會或者核心城市,以及省會輻射周邊的供電。
    若幹小就是,除了這核心城市和周邊,省內其他市,就是三到四個市,共用兩個小型聚變商業堆的模式。
    那個大型商業堆的冗餘能夠在其他小聚變堆全癱瘓的情況下,臨時保證整個省其他地方的電力。
    而兩個小型聚變商業堆其中一個癱瘓了,也同樣能夠臨時保證四個市範圍的供電。
    那個大型商業堆癱瘓了,省內其他小型核聚變堆的冗餘供應省會也是綽綽有餘。
    當然,這還是按照未來二十年時間,各地的用電將會飆升來設計的。
    不然這個設計餘量按現在的用電來看都有些誇張了。
    此外,
    除了選址的事情,還有一件事情,也需要莫道負責。
    先前示範堆的設計過程,
    基本就是莫道按照他腦海中的湍流模型,
    分給各設計團隊一個設計目標,所有理論團隊按照莫道的要求範圍,進行預先研究和設計。
    這樣,倒是有個好處。
    整個示範堆項目從上到下一眾研究員,除了莫道。
    都隻知道他和他所在團隊負責的部分是什麽情況,沒有人知道示範堆整體是怎麽實現點火目標的。
    不過,保密程度倒是增加了。
    即便是有人把燧人示範堆的整體設計圖拿走,
    都隻能重新複刻一遍示範堆,無法改進,也無法調整。
    但這意味著,莫道要麽基於示範堆,再拿出一份標準商業堆的設計圖,
    讓後麵第一批,第二批商業堆的建設就按照設計圖來進行。
    要麽就趕緊收兩個學生,第二個人也掌握可控核聚變的整體設計和最核心的湍流理論和模型。
    不然此後所有商業堆的建造工作都需要他參與,能夠把他這一世提前累死。
    目前,
    第一批商業堆的選擇,莫道是圈了十幾個合適的遞上去,供上麵的最終選擇。
    標準商業堆的設計,是莫道再給示範堆各理論設計團隊提了一些要求,
    讓各團隊按照他的要求在完成設計。
    在各項技術已經在示範堆上實現的情況下,
    這項工作推進的很快,對各理論設計團隊也沒有什麽難以逾越的關卡,進行的很快,
    預期上麵選定了第一批商業堆的選址,這邊也可以給出一份初步的建設方案。
    倒是帶學生這件事情雖然也在同時進行,
    但進度卻不那麽樂觀。
    自然不是莫道這個燧人示範堆的總師收不到好學生。
    隻是,哪怕收的這個是示範堆項目理論團隊中一位算是比較核心的研究員,
    想要快速吸收掉莫道前一世花了一世的研究成果,顯然也比較困難。
    “老師,這兒,我還是有些不理解。”
    跟著莫道學習的這位研究員,隻比莫道大幾歲,年齡還不到四十。
    能夠躋身示範堆項目中核心理論團隊,就足以證明他的天才。
    但這會兒,依舊有些懷疑人生。
    被選中的這位研究員,還是有湍流研究的背景的,
    但理解起來,莫道給出的,比現在學界更進幾步湍流理論,依舊相當吃力。
    哪怕莫道從來沒有在給他解答問題中有過不耐煩,
    但他自己都學著學著,都感覺自己像是個蠢貨,懷疑自己根本沒有一點天賦。
    他作為核心理論團隊的成員,手下也是有個團隊的,也是帶學生的。
    他此刻好像有些理解,他那幾個怎麽也學不明白學生的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