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如果足夠天才

字數:5323   加入書籤

A+A-




    如果你足夠天才,初中高中,都始終維持著周圍同齡人第一的位置,
    然後在高考中過五關斬六將,斬獲所在省份前幾名乃至狀元的身份。
    亦或者,在高中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大放異彩,奪得金牌,以天才的身份保送華國內第一流學府。
    再然後,你進入到首都大學或者水木大學,物理係最好的班級,享受最好的教育資源。
    結束本科之後,你順利保研本校或者進入其他世界一流院校,有幸跟著領域內卓有成就的大牛進一步從事應用物理領域的學習。
    最後,你在三十歲之前就順利博士畢業,並且成功獲得一份頂尖學府的教職,
    並在此後,你在同樣被稱為天才的人群中,依舊脫穎而出,順利通過‘非升即走’的考驗,拿下較長簽約時間的副教授聘用合同,
    甚至你的科研就成令人驚歎,一步跨過了副教授的門檻,成為了頂尖學府的教授。
    然後,傑青,優青,乃至長江學者,
    在四十歲之前,你很榮幸獲得了加入到可控核聚變示範堆的理論研討工作,和數個相關領域內的院士一同工作。
    在這份工作中,你也做出了一些自己的微薄貢獻,甚至再過些年也能夠擁有評上院士的資格。
    最終,你的天賦得到認可,
    獲得了成為莫總師學生的資格。
    然後,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第一次接觸物理。
    像是一個小學生看到了數學分析,偏微分方程,群論……
    莫道這一世第一個帶得的學生,此刻腦子裏不知道為什麽想起了這段話。
    “不用著急,慢慢來吧。”
    莫道看了眼他這位學生,就大概猜到對方在想什麽。
    停下手裏的工作,接過他這位學生提前在紙上記下的一些問題,
    “這部分內容的確理解起來有些困難。”
    “我給你講講吧。”
    莫道對於這種有些繁瑣而進度緩慢的教學過程,
    倒是沒有什麽不耐煩。
    在他漫長的人生中,已經經曆的事情實在太多,
    對於大部分事情的發生和存在,都相當平和。
    而事實上,莫道講解起來這些問題,也絕對算是深入淺出。
    他並沒有一些天才身上的通病,並不會在對這些問題的解答中認為一些過程顯而易見。
    他的思維能力也是伴隨著一世世重來不斷增加起來,
    他知道不同學生的理解和思維極限大概在什麽地方。
    說起來,
    在許多世裏,他好像也已經教過不少學生,
    上一世,以及作為哲學教授的那一世,是實實在在帶了學生,
    作為克爾納青年的精神領袖那一世,他同樣是許多人的‘老師’。
    花了些時間,
    莫道將這位學生的一些問題,挨個解答了一遍。
    然後就在處理手裏的事情,給了這位學生自己一些思考時間。
    “謝謝老師。”
    這位學生再拿著稿紙,思考了陣,重新抬起頭對著莫道由衷感激道,
    莫總師總是格外有耐心,這讓他不少時候都感覺有些羞愧。
    “……老師,您覺得,我可能還需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夠吃透這套理論?”
    這位學生停頓了下,還是問了這句似乎有些蠢的問題。
    莫道抬起頭,看了眼這位學生一眼,
    “如果隻是理解最後的結果,將成果拿來使用,現在就可以了。如果是想要明白它是怎麽得出來的,可能需要不少時間。”
    隻是那個核心的湍流公式和模型的話,理解和使用起來並不困難,
    但想要完全理解,這個湍流公式怎麽推出來的,需要學習的是背後一整套理論。
    在前一世,在這個湍流問題上,莫道也不是沒有帶過學生。
    但也沒有學生能夠在這個問題的研究上,追上莫道。
    “我明白了,謝謝老師。”
    這位學生,再認真地朝著莫道感激道。
    莫道搖了搖頭,也沒有再多說什麽,
    “有問題再來問我吧,不用著急。”
    ……
    28年,這一年。
    發生了相當多的事情。
    當年春節。
    燧人示範堆項目給項目上大多數已經許久未休假的一眾研究員和技術人員輪流放了個長假。
    莫道也休息了段時間。
    由於安全問題,華國之外莫道肯定是不太方便去。
    而華國內其他地方,莫道出行的話也必然興師動眾。
    不過這些對莫道倒是沒有什麽影響。
    莫道隻是回了趟首都,
    秦懷詩和他也不一定需要去哪。
    兩人的相處也不會因為莫道獲得的成就而發生什麽變化。
    想說話的時候就說話,
    想安靜的時候,兩人就平靜度過著時光。
    時間就在這平靜中流逝。
    ……
    在華國內密集的煙火聲中,爆竹聲中。
    春節和元宵相繼過去。
    時間進入到公曆的三月。
    之前就籌備起來的這場重要的峰會如期而至。
    從歐羅巴洲白旗國,不列顛,到臨近華國的毛熊國,再到阿美利加州的米國。
    國家聯合會的五位大哥悉數到齊。
    各國的首領先後抵達了華國首都。
    最終,這場峰會從三月中旬正式開始,直接涉及到首領之間的交流,就持續了一周時間。
    整場峰會在四月初順利結束。
    而結果,
    就和之前這場峰會開始前的預期差不多。
    對於華國周邊一圈的國家,
    達成了長期供電合作,由華國這邊向周邊提供比現在更加廉價許多的電力,
    輸電基礎設施的建設費用,由供電雙方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擔。
    建成之後的供電費用,按照約定,直接使用華國的貨幣進行結算。
    對於一些石油等能源資源的出口國家,
    華國這邊再達成了一份長期采購合同,
    畢竟石油等物資,也遠不隻是作為燃料的作用。
    不過,采購的價格顯然比可控核聚變實現之前,已經低了很多很多。
    更主要的是,采購方和供應方的主動權發生了交換。
    最後,則是和歐羅巴洲和阿美利加州兩方再達成了一筆交易。
    華國這邊提供一份q值大於10的可控核聚變裝置的技術方案,
    交換歐羅巴洲和阿美利加州兩方一些華國這邊需要的尖端技術。
    這明擺著是華國要逮住可控核聚變上的優勢,將他們原本的領先技術榨幹。
    之前是3,現在是10,那下次又是多少。
    但,雖然在峰會上,歐羅巴洲和阿美利加州兩方的代表,
    都麵紅耳赤,言辭激烈的罵了幾天,
    最終,這兩方還是同意了這筆交換,隻是對華國的要價細節進行了還價。
    他們來之前就已經知道,華國不可能平白無故的,直接將最核心的可控核聚變技術拿出來。
    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能夠拿什麽東西,才能夠換到可控核聚變。
    也知道,華國這邊肯定會獅子大開口。
    但華國這邊給得q值超過十的技術方案,還是讓這兩方有些心動的。
    畢竟,相比於3,超過10,這又是一個數量級了。
    另外,最關鍵的是,他們也沒有什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