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這裏埋葬一位人類文明的偉人

字數:6316   加入書籤

A+A-




    整個追悼會如期持續了三十天時間。

    而即便是最後一天,追悼會現場前來為莫院士,為可控核聚變之父送別的人,依舊不見少。

    這段時間裏,整個世界範圍內輿論的中心,基本也都始終維持在這件事情上。

    遠不僅僅是第一天,

    國內外的網絡灰了接近一周時間。

    而國內外從通訊社到各大媒體,也不隻是報道了一輪,

    而是隨著追悼會的進行,持續跟進著報道。

    莫道這一世,看起來,大體上好像就隻做了一件事情,就是可控核聚變的實現。

    但真正討論起來,卻一時半會很難說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跨越式進步,都是在可控核聚變基礎上實現的。

    莫道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華國科技的發展方向,以及整個世界的進程。

    莫道,幾乎是和這個時代密不可分,捆綁在一起的。

    在後續的報道中,

    有媒體說道,

    “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他塑造了此刻世界的格局,然後走了。”

    也有人很直接地說道,

    “我相信,要是這個世界沒有莫道,現在這一切都不會這樣。”

    “大概,在未來的曆史書上,莫出生的時候,死去的時候,就如同可控核聚變誕生時那樣,同樣是一個關鍵的曆史性時刻。”

    ……

    追悼會的三十天時間,就以這種轟轟烈烈的方式度過。

    整個世界都沉浸在一位時代偉人離世的持續影響中。

    雖然到追悼會的最後,

    依舊有不少人希望這場追悼會能夠再長一點,三十天時間,對於許多想要來現場送別莫道院士的人來說,都還是有些不夠。

    但最後,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不再這麽打擾莫院士的安寧,沒有再強求延長這已經持續的追悼會。

    而在追悼會之後,

    莫道逝世帶來的影響,還遠遠沒有停歇。

    追悼會結束後的次日,

    首都大學和商業堆項目團隊宣布,

    將在首都大學物院內,以及首座商業堆建造城市的廣場上,

    為莫道院士各豎立一座雕像,用作紀念莫道院士曾經的貢獻。

    同時,

    華國科學院也再次宣布,將專門以莫道的名字,設立多項科研領域獎項。

    同樣希望此後許多年,人們依舊能夠記住莫道院士的名字。

    事實上,

    在莫道活著的時候,就已經有不少物理領域,能源領域乃至其他領域的獎項冠上莫道的名字,

    隻是華國科學院這次設立的係列莫道獎項,對標獎項更加重磅一些。

    此外,

    火星表麵基地項目團隊宣布,將聯合商業堆項目團隊,

    將為火星表明基地建設第一個商業堆。

    該商業堆將以莫道院士的名字命名。

    月麵基地項目團隊,同樣宣布,將在原有基地的基礎上,

    建設第二月麵基地,第二月麵集體同樣將以莫道院士的名字命名。

    這是一係列,連續的紀念活動。

    對於莫道,對於這位可控核聚變之父,

    華國上下都給予了最大程度的尊重。

    而事實上,

    類似的樹立雕像,以及以莫道的命名冠名一些有相關意義的項目,

    不僅僅是華國此刻在做。

    華國之外,一些小國乃至大國,也抱著不同的想法,做了一些這樣的事情。

    有些是單純對可控核聚變之父的敬重,

    有些是出於和華國的關係密切。

    不過不管什麽原因,

    華國的外事部門,在例行的記者會上,還是對這些國家表示了感謝。

    ……

    莫道追悼會結束後十天。

    在華國內外的網絡上,因為莫道逝世激起的討論還遠沒有結束的時候。

    一些事情的發生,改變了華國這邊的一些原有計劃。

    原本的計劃是,先將莫道的遺體安放在特定的地方,

    然後等到莫道的遺孀,秦懷詩女士百年之後,在一同將兩人的遺體送往遙遠的太空。

    但僅在追悼會結束後十天,

    在前一天,秦懷詩女士請求參觀了以後將要運送莫道遺體的那艘載人飛船過後,

    回去的次日清晨,就在睡夢中安然離世了。

    就像是她堅持到現在,就是為了看著莫道後事順利完成。

    似乎這也是在整個追悼會的全程,她都未曾掉過眼淚的原因。

    她總是知道,她會一直陪伴著她的莫道先生的。

    第一時間接收到這個消息的幾位老領導,

    一時間都有些無言。

    最後隻是安排說,

    “那就盡快滿足莫院士和秦懷詩女士的願望吧。”

    ……

    “著名生物領域學者,卓越的生物學家,長江學者,莫道院士的遺孀,秦懷詩女士,今日在首都離世。”

    “……後續,秦懷詩女士將同莫道院士合葬。”

    在報道之後,

    看到這條報道的許多人都不禁有些沉默,

    但也不知道說些什麽,

    “秦懷詩女士,您和莫道院士一路走好。”

    “哎……”

    ……

    又十日過後。

    那艘將承載著莫道與秦懷詩的遺體遠航的飛船,

    在此刻華國強大的生產力下,完成了最後的準備。

    這個時候,負責這艘載人飛船建造任務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們,也徹底知道了這艘飛船的那些奇怪要求。

    可以不要維生係統,

    但是希望這艘飛船能夠長久的保持運行,能夠接收到人類飛船的信號後,給予自動反饋。

    上麵,或者說此刻的人們,還是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

    人類在宇宙中遠航的飛船,能夠重新捕捉到這艘飛船的信號,

    在這艘飛船已經前行的足夠遙遠後,依舊能夠將他帶回故鄉。

    這艘飛船,

    最終取了一個熟悉的名字,

    就叫做燧人號。

    這既是莫道這一世在可控核聚變領域,完成的第一座示範堆的名字,

    同時也有著另一層含義——這艘飛船裏,承載著這個時代的‘取火者’。

    載人飛船真正升空的那一天,

    顯然也很難真正的悄然進行。

    提前看到公告的人們,

    從發射場給予的最近範圍,一圈圈密密麻麻圍繞在整片地麵上。

    許多人站得很遠,都隻能勉強看到火箭與飛船組合體的輪廓,

    但還是想要,就在這現場,送別莫道院士和秦懷詩女士最後一程。

    ……

    “十……”

    “九……”

    在發射前,莫道與秦懷詩的遺體,被安放在了飛船上,同一個較為寬敞的透明棺內。

    這個透明棺能夠最大程度上保證兩人遺體的安穩。

    “5……”

    “4!”

    雖然這是一艘特別的載人飛船,但也是一個墓穴。

    於是,

    在這個飛船上,人們也放上了一塊金屬的固定墓碑,

    上麵寫著,

    “這裏埋葬著人類文明的一位偉人。”

    “3……2……1!”

    在發射倒計時數到最後一秒的時候,

    宣布發射口令的那人,都短暫地停頓了下。

    “發射!”

    當火箭點火,托舉著那艘載人飛船離開地麵,

    許多人都盡可能睜大了眼睛。

    即便是在很短的時間之後,

    那火箭和飛船都已經肉眼看不到,

    人們都久久未曾散去,甚至未曾出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