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算力不足

字數:5778   加入書籤

A+A-




    47年。

    關於室溫超導材料。

    有兩項比較重大的成果。

    一是關於基於超導材料的磁懸浮列車,也是軌道交通領域在室溫超導時代出現變革的進展。

    對於磁懸浮列車,華國內一直都有足夠的技術積累,隻是在材料領域還有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

    此刻,室溫超導材料第三材料的出現,無疑直接填補了在這項技術的大範圍應用上最後的空白。

    九月,

    在第三材料完成首次合成過後差不多一年多後的時間,

    第一輛基於第三材料的超導磁懸浮實驗列車下線,

    並在首都附近,建設了一條應用於超導磁懸浮列車實驗的,總長在一百公裏的實驗線路。

    可以說,將這個時代愈加誇張的生產力,體現的淋漓盡致。

    就像是過去二十多年的積累,

    能源,生產力等等方麵,都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

    終於,在材料學出現關鍵突破之後,徹底插上了翅膀,

    讓整個世界,整個時代的變革再次如同飛躍般快速前進,以日新月異般的姿態不斷更新。

    同樣是在九月,

    第一輛超導磁懸浮實驗列車在實驗線路上,進行了首次運行。

    采用了全智能駕駛技術的磁懸浮列車,在擺脫了與軌道之間的摩擦,通過各種手段盡可能減少風阻和空氣摩擦的情況下,

    跑出了每小時1600公裏的時速,即便是在這個時代,也同樣是一個比較誇張的速度。

    媒體累篇報道,報道了超導磁懸浮列車取得的成果。

    關於目前的三級軌道交通網絡完成超導時代的更新,人們愈加期待。

    還有些人,基於目前多個部門已經公布的大建設計劃,提出了一個更進一步的狂想。

    既然通信和電力部門,都想過將無線電力鋪滿整個華國。

    那幹脆,以無線電力供電,對現在的高速和城市道路進行改造過後,將現行的車輛也改成磁懸浮的。

    不過這些,基本也還停留在狂想階段。

    可能是科技的發展,在這一世始終是在一輪又一輪的突飛猛進,

    所以這一世的人,似乎比上一世還敢想。

    而除了此之外,

    這一年,另一個比較重大的成果。

    就是求索研究院的二代聚變技術。

    在室溫超導材料完成突破的第一時間,

    求索研究院的二代聚變實驗堆就進入了加速建造階段。

    而此刻的生產力下,

    就如同莫道預料的那樣,

    在技術已經不是障礙的情況下,

    隻是依照完善的,已經完成的理論設計進行製造和建造。

    僅僅花了一年多的時間,

    二代聚變實驗堆就完成了建造。

    這個都沒有取名字,隻是被求索研究院內部叫做201的實驗堆,

    在十月建造完成之後。

    十一月初,就進行了首次運行實驗。

    在首次運行實驗過後,

    麵對實驗得到的數據,莫道臉上也露出些笑容來,

    隻是向所有參與設計和建造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宣布了這次實驗的結果,

    “這次實驗驗證了我們對二代聚變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預想,實際實驗數據滿足了理論預期。”

    “在實驗堆取得成功之後,我們已經有了建造二代聚變示範堆的基礎。”

    實驗堆建造起來,最大的作用,就是看它是否能夠達到預期設計的效果,

    可以說,在建設完成之後,首次運行實驗過後輸出的這些數據,

    就完成了建造這個實驗堆最大的使命。

    十一月,整個求索研究院,二代聚變技術研究團隊的許多人,

    都為此感到亢奮。

    在莫道宣布實驗堆首次運行取得成功後,

    整個運行實驗的指揮大廳裏,都響起了歡呼聲。

    ……

    整個華國範圍內,整個47年的下半年,

    無數人都沉浸在為這兩項重大成果的振奮中。

    從軌道交通裏的磁懸浮列車,到二代聚變實驗堆,

    人們持續激烈的討論著。

    圍繞著這兩項成果,人們也有許多暢想。

    二代聚變技術不用說,在已經看到,切身體會到可控核聚變技術帶來的一係列變化過後,

    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更進一步的聚變能源技術的渴求,幾乎是本能的。

    而軌道交通,在磁懸浮列車的基礎上,人們也暢想著一個交通更加高度發達的世界。

    ……

    這個時代,人們對於距離的認知,和氘氚聚變時代之前,是完全不同的。

    智能駕駛汽車和超高速軌道交通的完全普及。

    讓人們的兩小時生活圈,至少能夠覆蓋方圓八百公裏半徑的範圍。

    在一天工作結束之後,相約在一百公裏之外的某個餐廳吃個晚飯,再回到家,並不是什麽特別難以接受的事情。

    高度發達而廉價的智慧交通係統,完全模糊了地理上的距離。

    某種程度上,這倒是一種對星際探索有著正向影響——當在地麵上從一個點跨越到另一個點變得越來越快,當在整個國家之內各處往來的時間都像是在一個省市內來往的時候,人們對於更大範圍的星空世界,自然會投去更多目光。

    此外,對於交通係統,人們的要求還在越來越高。

    除了此刻的磁懸浮軌道交通,

    人們還想要將智能駕駛汽車到軌道交通這一步的換乘,坐得更加無感一些。

    此刻,華國內不少省市都在嚐試興建一些無候車廳車站。

    軌道交通的數據,將接入城市智慧交通係統。

    實現的效果就是,乘客在坐上無人出租車時,他整個行程就協同軌道交通完成了規劃。

    按照乘客需要去往的最終目的地,整個係統精密運轉,

    直接從城市的一角,將乘客通過無人出租車,送到相應列車麵前。

    乘客從無人出租車轉到列車內坐下,到站後自動提醒,

    從列車下來之後,到達城市的無人出租已經在等待,將乘客直接送往到達城市的目的地。

    同時完成無感扣費。

    甚至可以按照城市內所有乘客的實時動態需求,

    實時調整車站內列車的目的地和班次。

    而基於此,

    還有其他種種類似的方麵,

    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於算力的需求也在越來越恐怖。

    上一世,

    遂古計劃的誕生,也基本是在這種情況下。

    ……

    48年。

    求索研究院,向上報備了一個宏大的計劃。

    ——遂古計劃。

    預期花費二十年時間。

    建設一個遠超目前所有超級計算機,算力中心的城市規模算力集群。

    以此解決目前求索研究院內,以及整個社會還在急劇膨脹的算力需求,

    同時催生一個,擁有更高智能水平,能夠輔助完成更多社會運轉乃至科研工作需求的人工智能。

    這個計劃,

    求索研究院和上麵也都沒有隱瞞,

    直接對外進行了公布。

    隻是遂古計劃在這兒一世的具體建造地點,暫時還沒有公布。

    48年。

    所有華國土地上的人們,都能夠感受到,

    在室溫超導材料實現過後,時代在一天天時間中,快速變遷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