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再不同的世界

字數:5370   加入書籤

A+A-




    這一年,莫道五十六歲。

    整個華國範圍內,還處於室溫超導材料攻克之後的科技和工業爆發期。

    經過幾年時間的醞釀,以室溫超導材料為基礎的各領域成果,各方麵的一些建設計劃,

    開始愈加多的看到一些明顯的成效,更多的進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

    整個世界的麵貌,由此持續發生著徹底的變革。

    50年,

    3月。

    在第三材料合成成功之後差不多四年時間。

    求索研究院的材料研究團隊,完成了莫道當初列出的十一種材料中,剩下其他所有材料的合成。

    雖然並沒有發現其他臨界溫度超過第三材料的其他室溫超導材料,

    但合成材料的性質和各方麵數據,對於莫道的超導理論也算是一個補充。

    此外,也有接近室溫超導的材料,比如第八材料,常壓下發生超導的臨界溫度是在零下二攝氏度左右,

    雖然適用範圍比第三材料小許多,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應用價值。

    此外,從月麵發現的那026材料,

    這麽多年,也從來沒有放棄過研究。

    即便是當時莫道已經從超導理論出發,實現了人類材料學範圍內自已的室溫超導材料,

    但莫道也沒有放棄對這方麵投入資源,沒有讓材料研究團隊放棄這方麵的研究。

    莫道的超導理論還並不完善,即便是為了探索一種不同的可能,繼續對026材料做研究也有相當的價值。

    而這一年,

    求索研究院終於在過去這麽多年之後,

    成功拿出了一條,能夠理論上合成026材料的路徑,

    最重要的是,合成了這條理論路徑上,第一個理論預言的,此前未曾合成過的材料。

    雖然這隻是合成026材料理論路徑的第一步,但能夠合成出這個材料,以及這條合成路徑的研究過程本身就具有非凡的意義。

    ……

    這一年。

    除了求索研究院內各個領域的突破之外,

    求索研究院外,也有著不小的動靜。

    哪怕莫道常年待在求索研究院內,也注意到了一些。

    8月。

    基於第三材料的首列超導磁懸浮實驗列車下線後的第三年,

    華國範圍內第一條,區域間直達的超導磁懸浮線路,完成了改造升級,

    超導磁懸浮列車,在這條線路上進入常態化運營。

    在這條超導磁懸浮線路正式開通的當天,

    那位和莫道見過幾麵的老領導也在現場出席,並做了講話。

    “更加發達的交通,將我們在廣闊的土地上,聯係的更加緊密,也讓我們能夠感受更加廣闊的世界。”

    “或許有一天,我們從國家的此端抵達彼端,就如同村頭走向村尾。物理上的距離不再是大地上的障礙,而我們也將能夠駐足紮根於這片堅實的土壤,將我們更多的目光,投向更加浩瀚的世界,譬如星空宇宙。”

    而似乎是不甘落後,

    電力部門,也在同年,緊跟著的九月,

    宣布完成了華國範圍內,電力網絡中,多條主幹輸電線的超導替換。

    在相關發布會上,電力部門的負責人說道,

    此刻已經完成的多條主幹輸電線的替換,明顯減少了此前用電中,在輸電過程中的損耗。

    此後,電力部門將繼續替換掉國內所有主幹輸電線,實現在整個輸電網絡中,減少百分之八十以上輸電損耗的目標。

    最後是,通訊部門。

    這一年,

    通訊部門拿到了委托求索研究院相關團隊研製的第九代通訊基站即大功率無線輸電設備。

    並在緊跟著的十月,

    通訊部門在首都一處偏郊區的位置,進行了首次試點安裝。

    將此前,局限於各家自已物理的,一些電子設備的無線充電功能,

    首次搬到整條街道,整個街區如此的範圍,

    倒是吸引了不少對此感興趣的人,來到這個試點範圍內湊熱鬧。

    “看到了嗎?充上電了!也不知道求索研究院怎麽做到的,按說這單個無線充電的範圍肯定很大,輸電功率肯定也不小,不過我站在這兒也沒有更多感覺。”

    “也不知道這個無線電力全覆蓋過後,電力部門怎麽收費。民用電力可以免費,工業設施偷電怎麽辦?”

    50年的時間,就在這整個世界輪番的變化中度過。

    ……

    然後是,51年。

    這一年,在莫道的直接參與下,

    航天領域的電推進係統,迎來了推重比正向之後的第二次改進。

    遠航7型號誕生。

    似乎在憑借著室溫超導材料邁過一個關鍵性難關之後,

    電推進係統的研發就進入了一個勢如破竹的階段。

    在沒有遇到下一個材料學上的困境前,推重比,載重量上的突破接連發生著。

    在遠航7上,

    單個遠航7電推發動機,運載量僅比遠航7b提升了不到五十千克。

    將將抵達三百五十千克的運載量。

    但體型上,相比於遠航7b,卻縮小了一大圈,

    這意味著,搭載遠航7發動機的飛船,理論上能夠安更多的發動機,提高總體載重量。

    即便是在求索研究院的航天領域研究上,

    這也是一款裏程碑式的電推發動機型號。

    而後續,

    求索研究院也的確將這款電推發動機安裝上了飛船。

    就以發動機型號命名的遠航7號載人載貨兩用飛船誕生。

    這艘飛船形體和火箭動力的飛船已經完全迥異,

    像是火箭飛船組合體隻隻留下了頂端一截,然後橫著拉寬了幾圈。

    呈現出圓弧頂,平底麵,一個‘很胖’的類圓柱結構。

    底麵,就能夠看到電推進發動機的一個個等離子噴射口。

    總共安裝了18個電推發動機的人貨兩用飛船,采用了材料研究團隊這些年新發現的一種輕型材料,進一步壓縮了飛船本身的重量。

    額外載重量達到了3噸。

    對不起遠航六號火箭,還少的可憐。

    但這艘飛船誕生過後,

    求索研究院獨屬的長路發射場,進入了另一種運行狀態。

    遠航7號飛船沒有執行什麽登月任務,

    而是就在地麵和近地空間平台往來。

    當天早上發射,當天傍晚就重新返回到長路發射場,

    次日,經過一些例行檢修過後,加注工質,補充電力,就又能夠接著起飛。

    在返程回來的時候,往往還能捎帶上兩三個近地空間平台的航天員以及近地空間平台產生的一些科研成果和生活廢物。

    這麽反複在地麵和近地空間平台,往複一個月的時間,才進行一次大檢修。

    之後,就又投入使用。

    這種地麵與近地空間平台的往來,就快成了一種例行的班次,

    雖然遠航7號飛船發射一個月,運載量都抵不上遠航六號發射一次,

    但技術革新帶來的優勢,還是在遠航7號飛船上體現了出來。

    這艘人貨兩用飛船每千克的運載成本,遠比遠航六號要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