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劍指三韓1

字數:433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歸晉 !
    遼東郡,襄平城。
    三月初的遼東氣溫大幅回升但依舊有些寒冷,地上的黃草開始冒頭,春天的氣息已昭然若揭。
    積雪初融匯入各處水流,林中的小獸也逐漸活躍起來,不時到溪邊飲幾口冰涼可口的活水。
    襄平城中各家各戶儲存的柴火早已用盡,不少人冒著細微的寒風在林中伐木,樹木傾倒的聲音不時傳來,汲水的小獸們受到驚嚇紛紛往林深處竄去。
    鍾榮平定契丹之亂並收取其部獻上的牛、羊、金、銀,又將原本屯住在高顯縣境內的烏桓也遷移到燕北平原。使庫草奚、契丹、烏桓三部平分草場,並相互製衡。
    隨後,率軍返回襄平,頒獎有功之人,休整士卒。
    自入遼以來,三郡縣卒至今堪堪募集八千人。
    今日,襄平城外的馳道上各郡縣卒紛紛在縣吏的帶領下,正朝城東新辟的空地上集結。
    一身銀甲的鍾榮站在高台上,頭盔未帶,隻用玉冠束緊長發,下頜的短須經過修剪,英武之氣更甚一分。身後的破六韓拔離扶刀而立,如山嶽聳峙。
    下方人頭攢動,各營軍陣漫無邊際,旗幡在風中飄揚。最前方昭武軍方陣中士兵頭頂的黑色盔櫻獵獵而動,殺氣凜然。
    “稟告都督,三部士兵已經集結完畢。”
    莫啜來到將台下一臉興奮的上前匯報,自出昌黎以來,奚人部落從不足五千帳迅速膨脹,現在已有一萬帳,可上馬作戰之人七千餘眾。
    看了一眼激動的莫啜,鍾榮問道:“各部所到之人足數否?”
    “足數,契丹部五千人,烏桓部四千,我們奚人部落亦是五千人。”為了回報鍾榮的恩情他這次特意多帶了一千人前來。
    不等莫啜得到鍾榮的表彰,馮靖便迫不及待的上前稟報:“昌黎郡所抽調之一千縣卒隻到了九百四十三人,玄菟郡縣九百九十二人,遼東郡千人全員皆至。”
    鍾榮皺眉:“兩郡所召縣卒,因何未能全至?”
    馮靖早已知悉緣由,頓了頓回道:“昌黎郡四十餘人,因聽信其隊正豆盧氏之言,於中途亡入山林做了逃卒。其餘人等皆因行路患病,正在治療。”
    “逃亡者擬好名單,下文書各縣緝拿。至於患病者便在城中安置,待痊愈之後暫留襄平為縣卒。兩郡所缺之人由遼東郡縣卒補齊!”
    言罷,鍾榮看向昭武軍。
    石損、斛律忠與任青衣三人同鍾榮相識已近一年,日夜行軍相處下來一個眼神便能體會其用意。
    見鍾榮目光看來,三人各站前排向鍾榮點頭行禮,示意昭武軍萬人皆至。
    這時,行營長史施長雲騎著頭毛驢“噠噠噠”的跑過來,到將台邊他翻身下驢氣喘籲籲的攀上台子跟鍾榮匯報。
    “都督,遼東郡所發五千民壯,實到六千兩百人。”
    “為何會超出一千兩百人?”
    鍾榮所征發的五千民壯,皆為遼東郡一些不安分的鮮卑人刺兒頭。
    平州初下,東北邊塞數胡與漢人雜處,鮮卑人雖然已經開始漢化但野性難馴,穩妥的辦法應在一年半載之後再出兵韓地,但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一但各郡縣官吏趕到,即使他有“都督平州諸軍事”這個職權,官吏們又豈能眼睜睜看著他一人獨領功勳,其中或許有王猛派來掣肘之人也說不定,所有他必須要趕在郡縣官吏來到之前將此遼東之行最重要的一戰打了。
    故而,他讓張標率領之前在草原之戰中傷口將要痊愈的九百士兵與兩千新募縣卒坐鎮襄平。
    張標是從雁門郡跟他一路南下的四人之一,又是同鄉。加上偶感風寒留在襄平養病的斛律爭從旁指導,有此二人留下穩住後方鍾榮方能安心。
    施長雲的馬臉上難得露出一絲尷尬,但他並不想掩蓋自己的過失,拱手言道:“遼東郡所發鮮卑民壯隻到了四千八百人,其餘人等皆以各種借口不來。”
    “之所以超出人數,是因為郡中有一千四百餘人因為家中貧寒,想在夏種之前謀些營生補貼家用,故而自發前來。”
    鍾榮眼中微寒,看了一眼不遠處穿一身明光鎧的張標又將目光轉向施長雲。
    “將這些不來之人的名單交給張裨將,立刻派人前去緝拿,以亡人罪入獄!”
    他又對張標說道:“彼輩便是遼東最不安穩的暗流,絕對不能姑息若是有人拒捕,當場格殺!”
    “另外此行我物資軍糧有限,我依然隻帶五千民壯出去,剩下的一千兩百人交給你來安排,可使之與士兵縣卒一起維護治安,務必保住遼東不亂!”
    “是!”張標肅然應諾,頓感肩上的擔子之重。
    斛律老頭站在張標的旁邊,天氣稍微轉暖但他依舊裹著厚厚的裘衣,手裏拎著一支小小的暖爐不時發出幾聲咳嗽。
    此行,便要全憑他自己了!看著斛律爭的模樣鍾榮微微傷感,他現在最不能失去的便是這個病懨懨的老頭子了,就跟昔日的劉備絕對不能失去諸葛丞相一般。
    “爭老的病情可好些了?”
    見斛律爭躬身咳嗽,張標急忙過去攙扶住他。
    “咳咳,以前積累的老毛病了,等天氣暖和下來便會好些。你勿須擔心,切記用兵之事深思熟慮,料敵於先!”
    鍾榮點了點頭,複言道:“榮必定牢記爭老教誨,可要與斛律兄言語兩句?”
    “不必了,老夫這便回去了。”斛律爭看了自己僅剩的小兒子一眼,杵起拐杖對張標指了指城門方向。
    看著兩人帶著一隊士兵緩緩消失在城門內,鍾榮這才問向一直站立不語的破六韓拔離。
    “選鋒之士如何?”
    大戰將起,破六韓拔離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臉,恭敬回答:
    “剛好一千人,皆是從各營抽調出來的精銳,其中摻雜了一些新鮮血液,這些人也都不懼死亡願意陷陣搏功!”
    《選鋒》一詞,出自六韜。‘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車驍騎,馳陳選鋒’。是從眾多人中找出最出色優秀的人才,挑選精銳的士兵組成一支克敵尖刀。
    孫子兵法曾經說過,兵分六種:走兵、弛兵、陷兵、崩兵、亂兵、北兵。凡此六者,非天之災,乃將之過也。
    臨敵敗逃謂之“走兵”。
    士卒悍而將官弱,與敵作戰,士氣不振指揮不靈,叫作“弛兵”。
    將官勇而士卒畏,隻靠為將者孤身對敵,以致全軍覆沒的是為“陷兵”。
    軍官怨怒不服指揮,隻憑一腔對敵憤怒而擅自出戰,且主將又不知其用兵才能,以致臨陣亂命謂之“崩兵”。
    為將者懦弱無能,號令不嚴,教導不明,布陣混亂,士兵不堪一擊的叫作“亂兵”。
    為將者沒有精銳的先鋒部隊,又不能判明敵情以寡敵眾,是為“北兵”。
    大致意思就是,沒有選鋒的軍隊就叫北兵。
    從曆史中可以看出,戰國的魏武卒、鐵鷹銳士。漢朝的丹陽軍、虎賁軍。三國時的白馬義從、虎豹騎。都屬於選鋒的行列。
    以上這些雖然是將精銳士兵聚集在一起,但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選鋒,真正將選鋒之士發揮到極致的還是南北朝時的北魏鎮獄明王“爾朱榮”。
    爾朱榮雖然因失敗和諸多後來者皆要踩著他上位而聲名狼藉,但此人的識人用兵之能在整個兩晉十六國到南北朝的370年時間無人可比。就算是戰神慕容恪、慕容垂,包括劉裕,恐怕皆在用人用兵上都還差了爾朱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