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驟雨驚雷2
字數:3255 加入書籤
                    青海,伏俟城。
    吐穀渾,亦稱吐渾,是鮮卑族首領慕容吐穀渾遷徙到西北地區後所建的地方政權,乃從慕容鮮卑分裂而來。
    青海擁有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更有青海巨泊作為倚仗,物產豐富,資源無數,草場礦山層出不窮。
    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尤其在古絲綢之路的鼎盛期,青海道成為了連接東西方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為東西方商隊的通行提供了便利。
    從河西遷至青海之後,吐穀渾得到了一塊得天獨厚的寶地,很快就發展壯大,至此已舉族三十萬人,勝兵六萬。
    現任吐穀渾單於為碎奚之子,第四代單於吐穀渾視連。
    與碎奚不同,吐穀渾視連注重民政,他將一半部眾從遊牧轉為農民、商販和礦工,利用青海及河湟地區充裕的資源開始發展壯大。
    下午時分,三個穿漢人服飾的商販跟著一隊騎兵進入伏俟城向著單於庭而去。
    “乞伏乾歸拜見單於。”
    聽著聲音,虎皮座椅上的吐穀渾視連將懷中的女子放在地上,示意她先回內室去。
    “原來是乞伏部的貴人,不知乾歸兄來伏俟城見我所為何事?”視連明知故問,他學著漢人說話的模樣有些不倫不類。
    “鄙人此次前來,實則告訴單於,吐穀渾將大禍臨頭!”
    “哦?”
    視連依舊仰坐在虎皮大椅上,隻用眼睛上下打量著乞伏乾歸。這個人和他年歲相當,卻盡出誑語,讓人討厭。
    “此言何意?”吐穀渾視連的眼中故意露出些許憤怒。
    “隴右都督鍾榮到金城已有月餘,據商販透露的消息,他正日夜打造軍械,厲兵秣馬!”
    “鍾榮!”這是一個本來聲名不顯的秦國將帥,其光芒遠遠不如王猛鄧羌,甚至連慕容垂與姚萇之輩亦遜色不少。
    但自從建康搶親之後,他的名號已經被各地行商傳遍大江南北,就算遠在河西之地也略有耳聞。
    沒想到他會來河州!
    吐穀渾視連故作平淡道:“鍾榮厲兵秣馬與我吐穀渾有何幹係?他要對付的是你們乞伏部才對吧?”
    “鍾榮此子非比苻平王鑒之流,苻堅讓他來此必定不單單對付我們乞伏部那麽簡單。”
    乞伏乾歸自故自的在旁邊找了個位置坐下,繼續說道:“我們乞伏部還可越過賀蘭山去投代國,可吐穀渾能去哪兒?”
    “難道要去高原之上和羌人爭風吃雪?”
    對方一名吐穀渾大將憤然起身對乞伏乾歸怒目而視:“單於庭中豈容你在此大言不慚!”
    視連略微擺手示意手下不要發作:“說來說去,你們乞伏部不過是想讓我們吐穀渾出兵解爾之兵災而已。”
    他起身向前踱了幾步,隨即又看向乞伏乾歸。
    “同為鮮卑人,當初吐穀渾暫居銀川,起伏部便聯合周圍各部一起向我們發難,這才使得我們一路遷至青海。”
    “如今你等有難,想讓吐穀渾幫忙也就罷了,居然還在此危言聳聽,真當本單於是嚇大的不成?”
    乞伏乾歸也站起身來,他從懷中抽出一封羊皮信雙手交給視連。
    “這是兄長托付之物,鍾榮師出靈武之際,單於若派兵擊其腹背,其必陣腳大亂乞伏部危難自解。”
    視連打開信箋,上麵寫著乞伏部請和吐穀渾結為兄弟同盟,吐穀渾為兄,乞伏部為弟。等鍾榮退兵後,乞伏部願意獻出金銀三萬斤,牛羊五萬頭作為酬勞。
    視連知道乞伏乾歸說的沒錯,青海與河湟地區的重要性對於河西走廊十分重要,這就像一柄懸在河西頭頂的利劍,一旦東進輕則切斷河西走廊侵略西域,重則兵出隴山威脅關中腹地,京畿烽火連天也不遠矣。
    鍾榮此僚非比常人,他不會不知道青海河湟的重要性,就算他短時間內不會對吐穀渾動兵,但也隻是早晚的事情。
    於是,他伸出手掌,將五指散開:“要吐穀渾出兵也無不可,但要金銀五萬斤,牛羊七萬頭。”
    “還要一百名女人!”
    “好!”乞伏乾歸想也沒想就直接答應下來。
    約定好了後續之事,乞伏乾歸向吐穀渾視連重重一禮。
    “單於之恩,乞伏部日後必報。”
    等乞伏乾歸走遠,一名長老不無擔憂的上前說道:“單於,乞伏部狼子野心,先投奔秦國再又叛亂。”
    “如此反複之輩,答應我們的報酬事後也定然不會心甘情願的拿出來。與他們合作,還不如與北涼結盟。”
    視連搖了搖頭,說道:“早在王鑒為河州刺史時,我便派人前往涼州。”
    “但北涼張天錫不過庸人一個,畏秦如虎,生怕與我們結盟會引起苻堅不悅,我看此人除了噬主奪權,沒有半點本事。”
    他繼續說道:“便暫時與乞伏部結盟又如何?吐穀渾早已不是昔日借居銀川的那個遊牧部落了,如今我們吸納了不少羌人,勢力日盛。”
    “這世道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恒的利益,我又何嚐不想借他們之手拖住鍾榮,以謀西平郡數縣之地?”
    “單於高明!”
    河西因為鍾榮的到來變的雲波詭譎,與青海不同,金城郡郡城之外的工輜營已經設立數日,二十餘個作坊在水輪的驅動下日夜不停的打造軍械。
    城外數營校場,新軍早晚操練奔馬馳騁忙碌不已。
    頭頂的風雲不斷聚散,晴了半月似乎驟雨將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