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一日百戰
字數:3590 加入書籤
                    世家豪族的抗議叫囂,經通過郡尉段棠的倒戈,和張蠔恰逢其時的傳旨,最終變成了一場跳梁小醜上演的鬧劇。
    眾人散去之後,卻還有幾人滯留在原地不肯離去,厚著臉皮跟鍾榮一路來到內衙。見鍾榮沒有驅趕他們的意思,幾人心中稍安。
    最開始和郭文義互掐的趙久尷尬的不搓了搓手,猶豫片刻他諂笑著對鍾榮說道“都督,西北邊患頻繁,郡府存糧應該留作後用以備不時之需啊!”
    “哦?趙族長此言何意?”鍾榮瞥了一眼室內跟過來的六名豪族之長,彼輩臉上諂媚之極哪還有世族高門的傲氣。
    “吾願意帶頭出錢出糧,接濟過境的流民。”
    “趙族長說的沒錯,吾等頗有家資,便在隴西郡每十裏設一處粥棚,再捐錢購置冬衣,保證過路的流民不因凍餓而死一人。”另一個胖子林闊海拍著自己裘衣下的肥肉保證。
    “隻求能為都督做事,吾等便是散盡家財也在所不惜。”
    鍾榮並未立即答應這些人的請求,他分化隴西郡世族豪強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但這並不是他的最終目的。
    最旁邊的一個矮個子族長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大吐苦水道“皆賴郭文義和段氏兩族,吾等這次實在迫不得已,還望都督明察。”
    讓人煮上一壺茶,鍾榮指了指桌案對麵讓幾人在自己對麵席坐下來,同時說道“汝等是否被人脅迫本都督自有決斷,天王命我鎮守西陲需要仰仗諸位的時候還多,彼此之間更應互相體諒才對。”
    幾人忍不住長舒一口氣,既然鍾榮肯讓他們落座事情就好辦多了。
    “都督所言極是,吾等皆是受人蒙蔽啊!”
    “那如你們這般被蒙蔽之人還有多少?”
    郡中大族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以郭段兩族為首今天過來向他施壓的一類;另一批便是沒有過來尚在觀望的中間派,這些人占據多數。
    鍾榮當然不可能將將今天前來施壓的百餘人大小家族全部打壓個遍,隻能選擇從中拉攏分化。至於那些中間派,不管彼輩是向己方靠攏也好,還是繼續騎牆觀望也罷,隻要不出來妨礙自己,便暫時由得他們去。
    “這……”
    趙久揪著自己的胡子,略微思忖說道“郡內馬、馮、田三族與郭段兩家是世交,又互相聯姻關係十分密切。其餘各家經此一事應該都有拉攏的可能。”
    林闊海似乎察覺了鍾榮的意圖,欠著身子恭敬道“小人不才,願去拉攏這些人。接濟流民此等利國利民的大事,豈能隻由我們幾家來做?”
    其餘幾人也連忙點頭,表示願意去拉攏隴西郡的世家大族,共同出錢出糧。
    “如此,便再好不過!”
    這時,郡尉段棠帶了一人進來。見爐上茶已煮沸,他端起茶壺替眾人一一滿上。
    見鍾榮心情好了許多,林闊海打蛇隨棍上,腆著臉問道“那吾等所做的那些事?都督可否一筆勾銷?”
    “汝等做了何事?”鍾榮明知故問。
    趙久大著膽子提醒道“正是段郡尉在廣場上獻給都督的那一卷罪證。”
    如果說張蠔前來傳旨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那麽這卷羊皮紙上所訴的各家罪狀才是讓在場之人分崩離析的罪魁禍首!
    “哈哈哈。”
    鍾榮飲了一口盞中熱茶大笑道“段郡尉,不妨將罪狀給幾位族長觀之。”
    段棠亦是微微一笑,接過鍾榮手中的羊皮卷拍到幾人麵前。
    世家大族之間誰家沒有一些齷齪事情,平時郡內各家互相來往,或因土地生意上的利益彼此明爭暗鬥。但不到魚死網破的時候誰也不願意將這種事情擺上台麵,就怕落到有心之人的手裏,被官府和朝廷抓住把柄。
    林闊海的肥手迫不及待的抓住羊皮卷緩緩推開,其餘幾名族長立刻將眼睛死死的盯在上麵。
    但是從卷頭開始一直展開到末尾,羊皮卷上麵空無一物,竟然一個字都沒有!
    “這是怎麽回事?”幾人疑惑的看向鍾榮。
    段棠佩服的看了一眼鍾榮,為幾人解惑道“根本就沒有什麽罪證。”
    “都督在昨日便收到消息,郭段之輩意圖糾集各族向來郡守府施壓,於是便提前製定了這個計劃。”
    “那你?”有人疑惑,看段棠和鍾榮的親近絕不是最近一兩天才投靠過去。
    “早在都督赴任河州之時,我便已經派人前去說明心意。”
    段棠冷笑“跟著那個隻知酒肉女色的郡守,和一群各懷鬼胎的士族能有什麽前途?在這九州紛亂的當下,當然要提三寸之劍,搏封侯之位!”
    鍾榮竟然隻憑了一卷白紙,便使各族離心。這樣的人到底是河州之福?還是河州的災難?
    雖然熱茶在手,眾人卻隻感覺有一股莫名的寒意直入骨髓。
    打一棒當然還要給一顆甜棗,鍾榮這才為眾人介紹起方才段棠領進來的那人。
    “這位是李國臣,李先生。”
    幾人紛紛看向李國臣,此人便裝打扮披著個裘子,眼睛裏尚有商人的精明,卻又多了幾分上位者的威儀,不明白鍾榮介紹此人的目的是什麽。
    “鄙人國臣,曾亦為青州商賈,若論財力物力,與諸位還有些差距。”
    鍾榮笑問“李先生,你於何時入仕?”
    “都督赴青州,卑職本一介商賈,隨都督賑濟災民,後輔助施郡守營建膠州港。”
    “幸得都督提拔,國臣現為正六品錄事參軍、奉議郎,兼……隴西郡、假郡守之職。”
    假郡守也就是暫代郡守之職,但跟真的也沒什麽兩樣了,在長安時天王苻堅已經批了鍾榮呈遞的幾乎所有官身。又豈會於北涼在側、吐穀渾未竟時駁了新立大功的鍾榮麵子?
    幾人要錢有錢要地有地,但想要保住這些,還需要一定的權勢。而現在,能給他們這些的人正是鍾榮。
    事畢,看著幾人離去的身影,段棠忍不住道“此輩朝秦暮楚,都督為何反而示之真相。以那卷莫須有的罪狀來控製他們豈不是更好?”
    鍾榮搖了搖頭“控製隻能一時。”
    “昔有言上下一日百戰。真正的禦下之道是製約而非控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