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下鄉

字數:3854   加入書籤

A+A-




    穿越之落寶金錢!
    “哐當,哐當”老式火車的巨大噪音和緩慢速度給了林安雅全新的體驗——這得開到什麽時候啊!地老天荒嗎?給跪了簡直……
    一上車就累得睡迷糊的林安雅在下午六點左右醒來,經過三個小時的補眠終於有了精神。而這時候新鮮熱鬧了小半天的人群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安雅,你醒啦,渴不,我這兒有水。”
    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脖子,就看見對麵殷勤的招呼,客氣的謝絕後才想起來這人也是礦上工人子女,宋絹。她家大大小小五個孩子,隻有她爸是工人能掙錢,平時吃飯都艱難,以至比自己大兩歲今年才剛剛中學結業。因為長得又黑又瘦,穿的破舊,以往林安雅都不愛和她們玩兒。
    “絹子,你怎麽坐到我們這裏了。”林安雅隨口閑聊道。
    “跟人換的,你一直睡著沒見著,上車聊熟了以後,大家就整車的竄,聊天、結交同誌,那些個男生分派係、拉人結夥兒,想著下鄉了互幫互組,老師也懶得管。”宋絹碎碎的說著,林安雅這樣家裏本事、長得漂亮的,她們平時都隻能遠遠的看著,今天難得跟她說話,這座位真是換對了。
    “哦!這樣啊!沒準兒分不到一塊兒呢。”
    “誰知道!不過多認識人也好,以後才能抱成團兒。你不曉得,咱們到了農村沒跟沒落的,不相互幫襯著就得受欺負。我大哥落腳的地兒特窮,深山溝子裏,村裏算公分就給的少,分的糧食都不夠吃,還幹過好幾仗呢!”宋絹神神秘秘的說著,突然又壓低了聲音。
    “聽說,有的地方還搶知青當媳婦,那些泥腿子。”說著頗為不屑的搖搖頭。
    “沒人管了嗎?不是有知青點的老師嘛?”
    “生米都煮成熟飯了,怎麽管!名聲不要了?老師也要在村裏過活,不好得罪人。”
    兩人悄聲說著話,在嘈雜的車廂裏沒人注意。
    ……
    “你看、你看,剛剛過來找咱們小隊長的那個,長的真排場,嘻嘻……”宋絹小聲說了一句,便不敢再說了,這時談對象可不能向後世一樣張揚,最多閨蜜間悄悄議論。
    林安雅轉頭去看,果然有一個清瘦文雅的男子在和車廂裏的幾個男生聚著談話,而更讓林安雅注意的是他和隨隊老師的交談。
    林安雅可不是花癡,隻顧長相。和車上其他青春熱血的小青年不一樣,這男子舉手投足都顯得很成熟。不過一會兒就和交談的人打得火熱,不時有人讚同的拍拍他肩膀……
    看了一會,林安雅就猜出了他的目的,懶得再管。自顧自的拿出帶的饅頭夾上鹹菜吃起來。這個時候費心思拉關係,不外乎是為了下鄉地點而已。雖然下鄉縣區是早就定好的,但插隊的具體村鎮可沒定,窮村、富村差別可大了,相比靠近山區的鄰縣,懷陽縣是半山區半平原,靠近縣城的村子又方便又富餘,自然更好!
    這個問題林安雅不擔心,因著沒給閨女安排工作的緣故,林爸早就打點了關係,讓女兒過得更好些。
    見林安雅吃起來東西,對麵的宋絹也摸出一個粗麵餅子偷偷麽麽的啃著。不一會兒,旁邊的空座也坐了人,都是認識的同學,剛剛跑別的車廂玩兒了,幾個人也都拿出食物開吃。
    車廂裏漸漸說話聲少了,食物的香氣多起來。
    這時候就顯出不同,吃的寒酸的總有種小心躲藏的意味,吃的好的大大方方,慢悠悠品味。例如林安雅的白麵饅頭,就引得一些“不經意”的目光……
    受不了這種打量,林安雅快速吃完東西,端了水杯去打水,熱水沒有涼水還是有些的。
    經過門口時隻聽到一句清朗的介紹。
    “同學你好,我是省七中張墨清。”周圍傳來哄笑聲,回首一瞧,一個高大結實的青年被一群男女圍坐著,見林安雅看過來,連忙露出一個陽光的笑臉,又引來一陣起哄,麥色的臉上暈紅一片。
    林安雅客氣的點了一下頭,匆匆往回走,不想惹麻煩。身後嬉鬧聲不斷……
    回到座位上的林安雅深深的吐了口氣,懨懨的看著日落、天黑。昏黃的走廊裏不時響起鼾聲、低語聲、巡查走動聲,假裝睡著的林安雅偷偷服下一滴靈液,下一刻全身暖洋洋的。不自覺的笑了一下,林安雅真正陷入夢中。
    ……
    第二天大家都在一片腰酸背痛中醒來,整夜沒睡的也頂了一對國寶眼迷迷糊糊。
    在到站的哄鬧聲中,一群人下了車在熱情的接站隊伍的幫助下出了站。清晨的空氣裏是濕濕的露水味兒。
    接下來是漫長的等待,迎接大會,縣委領導、學校老師的熱情交流、演講,翻來覆去的高歌了偉大領袖毛主席之後,終於在破舊的食堂裏吃上了一頓熱飯。日頭也懸在了當空,晃的人眼暈。
    而等老師點名分配插隊村後,一行人又分成大小幾隊,被小貨車拉向了不同的終點,來不及感傷離別。
    坐在慢悠悠的騾車上,林安雅打量著同行的幾人,隨隊老師還在絮絮叨叨的說著。
    “咱們這次去的叫大槐莊,是個大村,離著縣城可近了,大概騎車一個鍾頭就到。是吧,隊長同誌?”
    “嗯,對,對,可近了,知青所也修得好,好好伺候莊稼,分的糧食可夠你們吃了。”憨厚的中年大哥邊趕車邊說道。
    “村裏三個大隊,去了要好好和人打交道,不懂得問,不會的學,知青所有老知青、老師,學著點……”
    “有事要及時向老師、上級反映,不要鬧矛盾,不要打架,不要怕苦、怕累,積極接受勞動教育,都是為國家建設做貢獻……”
    車上的四個人都認真聽著,都是女孩子,不認識,顯然來自不同學校。偷偷打量後麵跟著的騾車,是四個男生。嗯,四男四女,蠻平衡的。
    慢吞吞的騾車到了下午才進了村,稀稀落落的迎接隊伍鮮明的分成了倆群,隨隊老師去和村長交接,知青所的一個大姐帶他們入住。
    知青所其實是村邊的兩個大院兒,男女分開。進去才發現,除了共用的廚房,正堂,廂房一共分成了六間房,向陽的正堂三間,對著廚房的兩間,挨著廚房一間。給她們收拾出來的是對著廚房的一間沒窗的和挨著廚房那間。房間小,兩個一間。
    “我想和林安雅一間。“四個女孩正商量怎麽分,其中一個大辮子、小雀斑的女孩主動說。
    “我叫閆妮兒,在咱礦上上學。咱們一起吧。”閆妮兒向林安雅靦腆的笑了笑。
    另外兩個沒意見,先選了房間,剩下挨著廚房的房間。進了房間才發現除了一個土炕什麽也沒有,五平米大的房間土炕占了一大半。等大姐拿來兩床舊褥子分了,把行李被子安置好,已經到了傍晚。這才知道大姐是所裏的老知青,來了八年,都二十六了。來了,走了,她就成資曆最老的了。
    村裏的糧食送了來才知道:她們插隊的資料都弄好了,四個女孩兒,對麵叫李麗芳的一大隊,王淑蘭和閆妮兒是二大隊,林安雅是三大隊的。
    晚上吃了頓入夥兒飯,兩個院兒一起,文青氣的男院兒老師,萬事不管的女院兒老師,熱心的大姐劉愛芬,一共三十多號人,把認臉障礙的林安雅弄暈了頭。迷迷糊糊就了上炕,陷入黒甜的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