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開米鋪

字數:4754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文衛紀事 !
    江容又收到濟蘭的長信,大意說,仁誠種地,是比其他旗人種地略強,所以日子過得略好些。現在濟蘭種著多尼的地,種了些雜糧就等著收了,但心中非常的沒底,怕天旱了收成不好,又怕收時下雨糧食壞在地裏。濟蘭決定開鋪子,開鋪子怎麽樣賺錢也多過種地,並且安心,不用擔心天災人禍,隨便天怎麽旱都不怕,大家都要吃米穿衣服,賣布利潤大,沒有後台,不敢賣布,隻能賣米,賺得少些,但是安穩,計劃在宣武門外大街南開個米鋪,濟蘭有過一家一家去收肥的經驗,覺得一家一家的去賣米也是很可以的,到新穀麥出來時,他再一家一家的去收米去,他的狐朋友狗友們家裏都會把米賣給他的,但是他本錢不夠,手上的銀子不多,都沒舍得蓋房子,目前先住著江容的房子,希望能與江容合夥賣米。
    江容對濟蘭的工作能力是有信心的,濟蘭收肥,成果都令江容較滿意,在京城收集樹苗種子,賒欠的事濟蘭也做出來了,臉皮夠厚,吵架打架又有經驗不肯吃虧,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笑臉以對。估計就算有人鬧事,濟蘭也能搞得定。
    江容想起自己要開油坊的,榨的油也得有人賣,地裏種出來的雜糧也是要賣的,正好濟蘭賣米了,賣米同賣油的顧客群體都差不多,推銷一樣同推銷幾樣相比,多種品種更好推銷,因為有更多選擇。
    以後還要賣酒,於是江容立刻就決定合夥開米鋪子。
    江容去找江二說濟蘭要開米鋪喊自己合夥,要去京城看下。
    張氏急急忙忙在旁邊說,“正好讓高老頭高氏帶孩子們去看看姑媽,去京城見過世麵。”
    江容說,“很好啊,濟蘭說買了房子了,正好老太太一個人呆在家裏悶得慌。難得可以顯擺一下,沒得親戚去看她就太沒意思啦。”
    江二摸摸江容的頭,“小孩子說話沒大沒小。”
    張氏說,“我說妞妞說得太對了,姑媽一直過著苦日子,現在日子好過了,顯擺下才好。我們現在日子也好過了一點了,讓爹娘帶孩子們見下世麵才好。不要象我一樣,連京城都沒去過。”
    江容拉著張氏的手說,“嬸嬸,等你生完小弟弟了就去京城去陪我瑪麽說話吧。我瑪麽最喜歡你了。”
    江二皺眉說擔心地裏,怕爹娘走不開。
    張氏說,“爹娘哪裏就那麽能幹啊,老人家們再能幹,也得歇會吧。現在地都種下去了,大多是樹,讓老三幫忙看著,常喊來做事的那幾個夥計全都信得過的,你再多去看著就行了。”
    張氏帶著江容去通知高老頭兩口子,又去通知劉氏準備孩子們上京城的衣服和在路上的吃食。至於高老頭兩口子與江二的兩個娃娃還有江容的衣服和吃食,張氏會準備。
    高老頭兩口子高興的準備上京事宜,他們都是老實人,估計這輩子沒想過還有機會去京城看看花天酒地的生活。
    從前舒穆魯家同高老頭家都沒怎麽來往,江氏高老頭姐弟倆都老實沒心眼沒財權,高老頭在高家老人在時沒財權,後來老人們過世了,又是劉氏管家了,劉氏為人極吝嗇。
    江二歸宗姓江,按律高家產業江二是一塊瓦都得不到的。
    雖然是親得不得了的血親,兩家的來往也就是烏爾登夫婦省了點餉銀和祿米給江二成親,江二去看看江氏給點零花的銅錢或是碎銀,再就是捎些地裏的雜糧幹菜過去給烏爾登。
    高老頭叮囑好高老三要注意的事項,讓高老三有事多去問問高老大與江二,高老大種地也是一把好手,江二擅長於同人打交道,高老三悶聲說知道了,你們放心的去玩吧,玩半年回來都成。
    高老頭又去同常常喊來做事的老頭們打了招呼要求多費心種地,千萬不要讓地荒了。
    明明種的大多是樹,樹下套種的而已,當然老農們不會講出來,個個都恭喜高老頭好福氣,讓高老頭去京城到處轉一轉,回來講給老夥計們聽。
    高老頭兩口子打扮得齊齊整整帶著孫子孫女們一起,車上裝著地裏出的高梁米綠豆紅薯幹蘿卜幹之類的,加上江容一共坐了兩輛馬車去京城濟蘭家。
    其中江容坐著的那輛車正是高十九趕的。
    一路上,高十九說開米鋪好,那麽地裏出產的不管是多還是少都可以直接拉去賣了,在本地賣不起價,在京城,說不定城裏人喜歡倒能賣出高價來。以後就可以常常趕車送雜糧到京城賣,從京城拉些稀罕貨色來這裏賣,這是好事,莊裏的車把式的活計也多了。
    坐在馬車上,高老頭的孫子孫女們都很稀奇,大家出這麽遠的遠門還是頭一次。
    江氏見到自己兄弟兩口子及侄子女們,高興得不行,當然少不了姐弟兩人抹眼淚的橋段,下人們都恭維高老頭的孫女們長得很出挑,大大的眼睛,同江氏年輕時很象,將來也必是有福氣的。濟蘭趕快賞錢給大家,又給錢給江福讓江福安排吃點好的,等高老頭一眾休息好了帶他們出去玩,不要不舍得花錢,務必玩得開心。
    濟蘭則帶江容去看自己看好的鋪子,周圍是菜場,都是賣菜的。
    濟蘭說這邊熱鬧,過來買菜的人都是大戶人家的,自己可以一家一家的推銷自己的米,自己的米會幹淨好看足秤。至於每年新穀新麥下來時,自己去那些莊裏,一家一家的收回來,那時便宜,自己絕對不幹那種大鬥進,小鬥出的事情,一定慢慢的做信用。支出主要是買鋪子的錢,買新米的錢,買拉輾的牲口的錢,雇人的人工錢。
    江容看了濟蘭選的鋪子大概位置表示讚同,提議濟蘭還去內城開,去旗人居住地開設碓房碾房,那些內城的旗人領了甲米會去米鋪舂,多的會賣,等他們缺米了得再去買,濟蘭可以便宜收,貴賣,舂米的主要客戶應該是旗人。
    濟蘭一拍腦袋,“是啊,我怎麽沒想到呢,旗人有數十萬人住在內城哪。內城可以便宜收米,貴賣,還可以賣其他的雜糧,土產。舂米後的糠是可以喂豬喂雞的,我們可以買地種菜種糧雇人喂豬喂雞,等喂成了,那些人要買雞蛋啥的,都可以賣。我們還可以再合夥開一家象嫂嫂那樣賣鹵味的鋪子。”
    江容問,“一萬兩夠了沒?”
    濟蘭嚇一大跳,“你怎麽有這麽多銀子?”
    江容說,“財神照顧,運氣好而已。你明年也會有這麽多了。”
    濟蘭又興高采烈的說,“那我到時就讓老娘天天打盼得花枝招展,招搖過市,氣死老頭子。”
    江容笑死了,“到時候你好多事要做,哪裏有閑情同他嘔氣喲。”
    江容又說,“我再給你一千兩銀子幫我買地種菜喂豬啥的,你幫我管著,給我賺錢。借兩千兩是給你自己蓋房買地,就抵工錢。成不?”
    濟蘭想想自己可以讓自己的下人們去管喂豬種地,說成交。
    江容在京城的錢折子上給自己留了三千兩銀子,取了一萬三千兩銀票給濟蘭,米鋪所有事情濟蘭做,江容分紅一半,不準與權貴扯上關係,不準虧本,如果出了問題,一切由濟蘭負責,與江容無關。
    濟蘭同意了。
    江容說,“等我的油坊開張了,就拖到我們的米店裏賣,賣了再結款,貨款一個月一結。”
    因惦記著種的樹與竹子,江容買了些種子與樹次日就回了灤州,高老頭兩口子則帶著孫子孫女們在京城多玩了十來天才回。
    濟蘭後來見到江容說,自己咬咬牙,在蓋房買地的兩千兩銀子裏拿出錢來,帶著高老頭兩口子帶著一大堆侄子侄女們買了禮物去拜訪仁誠的親弟自己的二叔仁義,給仁義家的兩個堂兄堂嫂,三個已嫁的堂姐都有帶禮物過去。後來高老頭又邀請了仁義一起去到仁誠家裏去做客講數,擺足了小舅子的款,說濟蘭與烏爾登已經成家立業了,江氏同小兒子一起過,請仁誠以後不要騷擾烏爾登與濟蘭兩家,不然,必定去衙門告仁誠有妻再娶的事去。
    仁義也提醒仁誠不要亂來,不要毀了後輩們的前程。如果仁誠有什麽事太過離譜的話,仁義不介意同高老頭一起去步軍衙門去告仁誠。
    仁誠佟佳氏的臉色相當的好看。
    江容不信,高老頭兩口子都是老實人,怎麽會可能讓仁誠的臉色不好呢。
    濟蘭說,真的,高老頭見江容麗敏濟蘭江氏都不肯同仁誠一起過年,就覺得仁誠佟佳氏太過可恨。濟蘭又講自己開鋪子賺錢,隨便的進項都比仁誠一年的強。江氏又憶苦思甜說以前的日子多麽不好,幾個錢都得問人討,江氏很怕仁誠日後又起啥壞心眼把江容和濟蘭的產業奪走。老實人被兔子咬了也會發瘋的啊,高老頭於是主動的問起仁義家境。仁義家過得較富裕,仁義家兩個兒子補的缺都很好。女兒們嫁得也好。於是高老頭提出要求去拜訪。
    江容一針見血的說,都是你拾掇的吧。
    濟蘭但笑不語。
    回來江家垸後,足有大半年時間,高老頭一行人時時同鄰居講起自己在京城得意的事。江福帶著他們走遍了幾乎說得上來點名頭的所有地方,高老頭的幾個孫子孫女幾年後都還記憶猶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