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現場勘查

字數:2930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這一天正式來臨的時候,鄧厚與清瑜還是有些苦澀。
    楊娘子將馬婆婆請到椅子上坐下,端上茶來。馬婆婆這個古代版bbs版主清了清喉嚨,就仔細說道:“據說這次是我們梁國軍隊主動出擊的,昨晚的騷亂想必你們也知道。要說這事與陳國奸細沒有關係,真的沒人相信。陳國人真是沒有廉恥,在這樣喜慶的日子殺人!聽說昨晚誤傷的人還不少,大街小巷都有,這會衙門裏頭忙得雞飛狗跳,正清點屍首呢。你說陳國人可惡不可惡?”
    楊得廣也憤慨點頭道:“真有本事,就到戰場上真刀真槍的拚一場。陳國人真是下作,跑來襄陽禍害我們平民百姓!”
    清瑜承認站在他們梁國人的立場,這種情緒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清瑜畢竟出身陳國皇族,聽在耳中卻不好受。鄧厚卻是被馬婆婆嘴裏說的“衙門正在清點屍首”那句話嚇得有些失神,廢棄土地廟前的胡三兒,怕是也在其中吧!
    楊娘子畢竟是婦人,對這些國家大事既不懂又害怕。她岔開話題對馬婆婆道:“婆婆來得巧,我們正有事要去找您呢!”
    一句話提醒了眾人,楊得廣便將預備開鋪子的事情,向馬婆婆分說了。順便請馬婆婆指點指點,有沒有合適的人手推薦。
    馬婆婆是個市井裏的萬金油,這種事正是落在她的飯碗裏。她聽了笑道:“我就說你們兩口子雖然年輕,卻是有心思的人。別人最近都在擔心打仗,你們卻是考慮做生意!到底是汴京來的,眼界那不是一般。照我說,這時候開鋪子正是好時候!且不說陳國商人跑的跑,抓的抓,市麵上空出不少地方。就說這商路,除了陳國那邊徹底斷了。苗疆,宋國那邊也避著戰禍,除了少有的幾個要錢不要命的,有多少人敢來?咱們襄陽市麵上的東西,比起從前,必定是少多了。你們要是有貨在手裏,閉著眼睛也能賺一大筆。”
    楊得廣聽得有些不好意思。若不是小袁夢的主意,他們夫妻苦哈哈的還在頭疼著怎麽販菜。這番誇獎,他是受之有愧的。
    楊娘子接過話頭道:“我們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本想找個老成掌櫃的打點生意。奈何我們本錢小,心裏也沒底。就琢磨著自己邊學邊做。如今緊要的是要雇些爽利勤快的年輕人,婆婆你看……”
    聽了他們這的要求,馬婆婆想了一會道:“脂粉鋪子的事情,我也略知一點。你們想招姑娘家做跑堂,有些礙難。尋常家的姑娘,怎會願意拋頭露麵出來,何況是在鋪子裏迎來送往的?不過眼下,你們倒是碰得巧了,城外頭有不少逃難的人。這些人裏頭,也不乏有些小康人家。遇到這樣的大禍,流離失所,衣食無著,境遇淒慘的,賣兒賣女也是有的。楊得廣你去打聽打聽,說不定就有願意的。這樣的閨女,見識也不會太弱,人也懂看眼色。如今這樣的狀況,你給她飯吃,還有工錢養活家裏人,必定是死心塌地的。況且外頭鄉鎮的人,比起襄陽本地人而言,你們也好管教!”
    楊娘子點頭道:“多虧您提醒。我婆婆在世的時候最信佛,這種積德的善事,我們夫妻是當仁不讓的。”
    馬婆婆起身笑道:“那是最好。至於手藝師傅,我要去打聽一下。積年的老師傅或者不容易找到,你們要年輕悟性好的,我倒可以留意留意。”
    楊得廣感激道:“真是辛苦馬婆婆了!自打我們到了槐樹胡同,就沒少承蒙您的照顧。場麵上的謝字我就不多說了,今後您有事,隻要知會一聲,我一定盡力。”
    馬婆婆撚起帕子笑道:“這有什麽,我雖年紀大了,但是從前愛打扮打扮的習慣還在,你們開了脂粉鋪子,送我幾樣,我就喜歡了。”
    清瑜鄧厚看著馬婆婆那張堆滿褶子的臉,想到她塗脂抹粉的樣子,不禁有些好笑。楊娘子攙著馬婆婆出門,邊走邊道:“婆婆真愛頑笑,隻要婆婆喜歡,經常去我們鋪子坐坐,看上什麽,隻管拿就是。婆婆人麵廣,我還想婆婆帶著那些媳婦姑娘們來幫襯我們生意呢。”
    楊得廣看著妻子的背影,有些發愣:她平日裏老實話少,今天怎麽這麽伶俐起來?
    清瑜卻是掩口而笑:楊娘子還真是有幾分天賦,一旦開了竅,就開始宣傳推廣起來!
    送了馬婆婆回來,楊娘子喜上眉梢道:“馬婆婆真是熱心腸,不僅答應幫我們介紹生意,還提醒我們找人算日子開張,年紀大的人,就是知道得多!”
    楊得廣點頭,皺眉道:“一樁樁,一件件,說起來事情真不少。咱們先去看看鋪子吧。小袁夢也好早把你的那個什麽裝修打算說給我們聽聽。別再賣關子了。”
    清瑜也同意,於是四人便往玉泉庵前街而去。清瑜聽得多,還是第一次親眼考察。一路行來,她不由得翹起了嘴角:這地方,真是選的好!
    或者是因為打仗的事情通了天,前來玉泉庵祈福的人非常多。平日裏十分熱鬧的街上,今日更增了幾分人氣。清瑜按照後世所知,一邊默默計算人流量,一邊暗暗觀察附近鋪子的入店率,心裏的把握又大了幾分。這玉泉庵前街,分明就是後世女人街的翻版,整條街擠滿了各種服務女性需求的商鋪。這種分類按需經營的理念,被後世各大百貨發揚光大。誰知道千年前的這裏就已經自發的漸成雛形了呢?
    清瑜還在感歎,楊得廣已經停下來,指著一處店鋪道:“到了,這裏就是我們的資生堂!”
    清瑜抬頭觀察著眼前這處鋪子,看門臉約有三十平米大小。門楣光禿禿的,隱約可以看到從前掛牌匾的痕跡。門邊兩側一副新貼的春聯,除此之外,竟然沒有任何裝飾!黑黝黝的門板,與隔壁,隔壁的隔壁,都一般無二。
    清瑜想起楊得廣之前建議省下裝修的錢,這怎麽行!
    楊得廣推開門板,帶著眾人入內。
    清瑜本來有些失望的眼神忽然亮起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