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回歸王府
字數:4283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清遠低聲道:“鄧厚心中所想所念的,你我都清楚得很。如今回到成都,總不能讓他跟我到道觀裏過日子。隻是就這麽不明不白的待在嘉王府裏也不好。要是郡主沒有好辦法,那等回到成都,我跟嘉王殿下好好商量商量吧。”
清瑜點頭道:“多謝清遠師傅。哥哥年歲不大,心性還沒定下來。我隻一想到他為了他一家的血海深仇背負了這麽久的壓力,就替他辛苦。清遠師傅收了他做弟子,也要適時開導開導他才好。”
清遠含笑點頭。
木樨尋了過來,見清遠與清瑜在說話,猶豫了一下,還是走上前來對清瑜道:“郡主,明兒到了成都還是許多事情。韓媽媽的意思,建議您今晚早點休息,養好神。再說,這水邊風大……”
清瑜笑道:“我知道了。這就跟你回營帳去。”
清遠朝著清瑜行了個禮便離開了。木樨眼角飄忽,見他走遠,才微歎口氣,拿著披風上前裹了清瑜,兩人一道回了營帳。
第二日一早,車隊便拔營起行。剛走了個多時辰,便遇到了從成都前來迎候還珠郡主的嘉王府護軍。昨日甘王護軍早派快馬遞了消息,故而今天天沒亮,嘉王陳洪愷便命令由陸管家帶著自家護軍前來迎接。兩下裏人馬一接觸,隻稍停頓,便合作一處,往成都開進。
陸管家來到郡主的車前,語帶哽咽的拜見了清瑜。清瑜忙召了這位府裏最忠厚的仆人入車內敘見。
陸管家在這搖搖晃晃的車內腳步踉蹌,木樨忙一把扶住,對清瑜解釋道:“郡主,在牛頭驛的時候,因為拚死保護王妃的車駕,陸管家的左腳給賊人砍了,後來回到陳國再醫治就誤了時機,後來落下了毛病……”
清瑜聞言有些痛心,陸管家對於主人的一片忠誠她自然是知道的,可惜這位管家正值壯年,如今落得個殘疾……清瑜忙道:“難為陸管家了!既然不方便,何必跑來這一趟?”
陸管家忙笑道:“不礙事不礙事,就是王爺不派老奴來,老奴也自告奮勇跑這一趟。小姐前次走散之後,府裏上下誰不傷心難過?老奴算是看著小姐出生長大,比那些人還舍不得。偏偏咱們府裏在牛頭驛折了大部分人手,就是老奴這個殘廢人也不得不留用著,王爺王妃的日子多難!那些日子看著王爺眉頭緊鎖,王妃悲傷流淚,老奴都……”
雖然陸管家這番話有些前言不搭後語,不過清瑜還是看得出這個中年人是真心誠意的擔心自己與效忠王府的。她連忙勸慰道:“如今都好了,我平平安安回來。從今往後,咱們府裏就一家團聚,再不會有那讓父親煩惱,讓母親傷心的事兒了。陸管家千萬不要小看自己,隻是腿腳有些不靈便,哪裏就說得是殘廢這麽嚴重?不說如今府裏缺不了你這樣忠誠實在的,就是將來人手補齊了,那也得陸管家這樣經驗豐富的老人坐陣。”
陸管家有些慚然道:“老奴這幅樣子,出去實在是丟了咱們王爺的臉麵,哪裏還有臉待得下去?”
清瑜搖頭道:“這話不在理!陸管家這是奮身保護我母親留下的傷,出去不僅不丟人,還是大大的光榮!外頭的人知道了誰不誇讚一聲你忠心為主?再說,我們嘉王府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家的嗎?”
陸管家本來心中沮喪,聽了清瑜這一番道理,這才踏實下來。感激道:“我有幸到了咱們王府裏當差,真是上輩子修了福。不僅王爺王妃通情達理,就是郡主也不拿我當外人看,老奴粉身碎骨也報答不了這份恩德……”
清瑜止住了陸管家的話,笑道:“陸管家說我不拿你當外人,怎麽說起這些外道話來?你這趟來,可是父親母親有話托你捎來?”
陸管家鄭重點頭道:“郡主真是聰明。之前韓媽媽木樨姑娘去接您的時候,想必跟您說了朝局的形勢。昨兒得了您今天進城的信兒,宮裏頭貴妃娘娘就下了旨意,要王爺王妃帶著您入宮。說是她想見見您這個未曾謀麵的孫女。王爺想著,貴妃娘娘最是謹慎穩重的,您還沒到,娘娘就突然下了這麽一道旨意,恐怕有聖上的授意在裏頭。可見之前咱們猜的沒錯。待會回到王府,人多嘴雜,咱們王府裏的下人也是後來回到成都填補來的,怕有些眼線在,王爺王妃不好說話。所以叫我事先透個底給郡主!”
清瑜點頭道:“我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能跟父親母親一道入宮,總比我一個人單獨去的強。”
幾人就這事,又商量了個把時辰,外頭清遠已經來知會,前頭不遠便到了成都。陸管家忙下了馬車,前頭張羅去了。
成都,唐朝時叫做益州,那時候便是全國首屈一指的大城市,有“揚一益二”的美譽。自唐代以來,雖然各地戰亂頻繁,但是成都偏安蜀地,受到的影響並不到,發展到如今,更是繁華富庶。杜甫詩讚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清瑜從前在課本裏讀到,曾幻想過那是怎樣一種盛景,如今,春意正濃,花開正豔,清瑜雖隻是撩開車簾,驚鴻一瞥,也忍不住被這錦官城繾綣的春光陶醉了。
馬車轔轔,入城後又走了小半個時辰,這才停下。隻聽外頭有內侍尖細的聲音高聲叫道:“還珠郡主駕到!”車門被外頭推開的刹那,清瑜差點沒有落淚,幾個月以來的艱辛,多怕沒有機會回歸王府,還好她堅持住了,這一天終於到來。
見清瑜有些愣神,木樨扶住她低聲提醒道:“郡主,王爺王妃在府裏等您呢……”
清瑜忙定了定神,在韓媽媽與木樨的引導下,下了馬車。作為嘉王府的郡主,她的車駕是直接從中門進來。這會馬車便是徑直停在了正廳外。首先映入清瑜眼簾的就是花團錦簇的庭院,前頭正對著軒敞氣派的正廳,兩邊則是迂回繁複的回廊,抬頭看去,後頭還有層層疊疊的院宇。與曾經生活過三年的汴京質子府相比,這裏的形製,格局,氣度都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與鎮藩襄陽的襄王府邸相比,也不逞多讓。
早有穿著內監服侍的侍從稟了進去,清瑜剛走到正廳門口,便看到了母親那熟悉的身影——從前的陳夫人,如今的嘉王王妃司徒長寧!
這位衣冠華麗的王妃盡管克製著自己遵從禮儀,但是盼星星盼月亮望穿秋水,終於將寶貝女兒盼回來了,她哪裏還坐得住,此刻正站在門邊看著清瑜,眼中淚珠直落,雙手在袖底發顫。
清瑜見到母親那張瘦了大圈的臉,那麽蒼白,那麽憔悴,哪裏還忍得住,幾步衝了進門,撲在了母親懷裏。
司徒長寧撫摸著清瑜的頭發,將女兒抱得緊緊的,早已經泣不成聲,隻依稀聽得到嘉王王妃喃喃自語在念著女兒的名字:“瑜兒……瑜兒……”
一旁服侍王妃的老媽媽們忙上前勸慰,母女倆卻怎都不願意分開,還是嘉王陳洪愷的聲音起了作用:“瑜兒,就隻想你母妃,不想你的父王嗎?”
這熟悉的聲音卻陌生的稱呼傳進耳朵,母女倆的哭泣才漸漸停下。如今眾人的身份已經不同,不再是汴京質子府裏處境艱難無人問津的一家三口,而是榮爵加身,無數人盯著的嘉王、嘉王妃與還珠郡主!
司徒長寧轉身拉著清瑜,走到了嘉王麵前,輕輕用手拍了拍清瑜的肩膀。清瑜明白,對著高坐寶座的父王,依禮跪下拜見:“拜見父王千歲千千歲!”
陳洪愷將女兒拉起來,愛憐的看著清瑜,溫聲道:“瑜兒,你要是再不回來,你母親的眼都要哭瞎了。”
清瑜心頭酸酸的,低聲道:“瑜兒也無時無刻不想著能夠早日回到父王母妃的身邊……”
司徒長寧露出了許久沒有的微笑,道:“王爺雖然嘴上不說,我知道他也一直掛念得很,隻是朝堂上政事多,不像我,成天待在府裏,就想著我的瑜兒……”
看著麵前這個失而複得的女兒,嘉王陳洪愷的心情也是複雜得很。他三個月來處境艱難,結果女兒一到,自己的封號就順利定下了。究竟是自己為國犧牲十年應得的封號,還是沾了女兒的光?
這一刹那的恍惚,不過是一晃而過,陳洪愷知道此時不是分神的時候。他目光掠過,停留在屋中一角一位內監的身上。那內監年紀不小,本在一旁躬身不語,察覺到嘉王的目光,他立刻反應過來,走前一步,含笑稟告道:“恭喜郡主回府,恭喜嘉王殿下一家團聚。奴才是奉了貴妃娘娘的懿旨,特來接嘉王殿下,王妃和郡主一道入宮的。貴妃娘娘想見郡主,早念叨幾天了……”
果然,姚貴妃的人早就在王府裏等清瑜了。清瑜抬頭看去,就見父王陳洪愷點頭道:“吳公公,我們這就進宮吧。母妃還沒見過這孩子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