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六、獻俘祭天
字數:3939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金枝菜葉 !
午門外廣場上陳國禁軍兵戎鼎盛,禁衛統領特意挑選出最威武最彪悍的士兵行刑。三個衣衫襤褸高鼻深目的黨項人有氣無力的被押解跪在台上,一班文武大臣肅立四周觀刑。
門樓上,眾皇子簇擁著陳帝,居高臨下的看著廣場中即將開始的行刑。陳帝背手抬頭,這個看上去清瘦的老人這一刻似乎充滿了自信與期待,數十年來的恥辱與內疚,在這一刻即將得到宣泄,整個人仿佛年輕了十幾歲。
落後陳帝半步的就是當今陳國太子陳洪恪,他卻並非像父親陳帝一般輕鬆,反倒是神色鄭重,心裏似乎有些什麽顧慮。
再往後一些,便是嘉王、巴王、福王三位序齒最靠前的幾位親王。成年王子裏,隻有在達州統籌軍需後勤的甘王沒有在列。福王麵相極為憨厚,人也長得較胖。他出身不高,生母早逝,從小就是被巴王的母妃胡賢妃養在身邊,所以無論是感情上還是政治上,福王都是堅定的站在三哥巴王這一邊的。之前巴王提出給福王女兒涪陵尋一門好親事,福王還在忐忑,後來得知巴王屬意的是保靖侯府上,福王反倒覺得滿意。他這個閑王若是能有保靖侯這麽一位親家,是百利無一害的。
巴王陳洪恒的臉色比起太子來,卻更是不好。他處心積慮的花費重金打造了黃金九鼎,希望在陳帝萬壽節上討老爺子的喜歡,但是毫無疑問,陳帝此刻的心思已經全部被這場勝利占據了。而幫陳帝開疆拓土的保靖侯,卻是不折不扣的太子黨,那是自上代保靖侯的時候開始,陳帝就安排好的。巴王雖三番兩次想要拉近與保靖侯府的關係,奈何對方防備甚嚴,閉門拒客,自己這個親王又丟不起這個臉麵主動去上門。,一想到這裏,巴王就覺得無奈。還是自己那個女兒應陵有幾分頭腦,想著借聯姻來拴住保靖侯。隻是自己妻家的楊三小姐對方並不買賬,要讓巴王把自己寶貝女兒應陵拿去聯姻,他又有些舍不得。不由得想起弟弟福王的女兒涪陵來,那個姑娘沒有應陵這般聰明,本本分分的,若是這樁婚姻成了,倒也兩全其美。不過保靖侯的態度至關重要,想要把這事辦成,恐怕並不容易。要不是這個無德無能的太子攔在頭裏,自己何至於絞盡腦汁想這些。巴王看向太子的背影,也有了幾分怨毒。
嘉王陳洪愷冷眼旁觀,又如何不知道。他自己本就是太子、巴王兩方爭取的對象,直到陳洪愷聽從眾人勸解,放棄了心中那個念頭,順應陳帝的意思站到太子的陣營,兩邊才消停了下去。而如今,被積極爭取的就是保靖侯了。在自己府裏發生的那兩遭事情,女兒清瑜也沒有瞞著自己,都一五一十的說了。陳洪愷也沒有料到,保靖侯世子的婚事,會被這麽多人惦記著。難怪保靖侯夫人江氏急急忙忙就要將兒子與清瑜的婚約定下來。想到這裏,陳洪愷又歎了口氣,清遠鄭重的跟他提起,保靖侯世子吳迢遠恐怕不是個有福壽的相,為了女兒一生的幸福,這門親事務必要推掉。陳洪愷左右為難,一邊是多年摯友,一邊是親生女兒。再一想到保靖侯如今領兵在外,托付自己照顧他家小,這時候如何開得了口。況且對於前線戰事陳洪愷總覺得擔心,那個押解俘虜的裨將因為地位不夠,許多事情都一問三不知。看樣子父皇並不在意,反倒是太子經過自己提醒,有了幾分警覺。
時辰一到,便由老丞相上前,頒讀了聖旨。早就被勝利渲染起來的情緒,這一刻自上而下,反映在了陳國君臣的臉上,那是一種弱勢翻身,揚眉吐氣的精氣神。
唰唰唰,儈子手三刀揮下,帶起鮮紅的血注,三顆異族人犯的頭顱咕嚕嚕的滾倒在地,那血腥氣一衝,除了一些武將,在場的文臣都有些禁不住。隻是這種儀式帶來的心裏暗示還是極其鼓舞士氣,不知是哪位第一個喊了“吾皇萬歲,我軍必勝。”場中的禁衛軍都興奮的跟著叫喊起來。這排山倒海一般的呐喊,聽在陳帝的耳中,也有些動容。陳帝眼睛微微有些濕潤,自己的子民並不是人們一向印象中那樣孱弱,骨子裏還是流淌著熱血與激情的。
殺俘祭天的儀式時間很短,但是作用很大。
太子陳洪恪偷偷打量了陳帝一眼,見父皇有些激動,忙上前吹捧道:“父皇英明神武,這才引得三軍用命,前線捷報頻傳。如今正值父皇萬壽佳節,兒子與眾位兄弟都備上了禮物,不如回到宮中,讓兒子們孝敬父皇。”
陳帝看著太子的眼神十分溫和,點頭道:“你也漸漸成器了,這次聯梁國攻黨項,也有你一份建議的功勞在。將來多用心國事,興我陳國。這比送什麽大禮給我都要強。”
嘉王陳洪愷嘴角浮現一絲苦笑,建言之功本來是屬於自己的,隻可惜就這麽給太子做了嫁衣。眼前這父慈子孝的一幕,還是讓他內心起了波瀾。而巴王那雙眼睛簡直就是要噴出火來,不過在嘉王陳洪愷轉頭的一刹那,巴王陳洪恒的眼睛迅速微微眯著,很好的掩飾了內心的怒火。陳帝回頭,看到其餘的三個封了親王的兒子,心情也很好,對眾人道:“回宮吧。你們的母妃妻兒都在等著呢。”
巴王忙上前侍立在陳帝的另一側,道:“父皇在這亂世之中,殫精竭慮護得陳國安寧,本就是難為之事。如今更是超越先祖,開拓版圖。文治武功,首屈一指。真是咱們陳國不世出的明君。陳國百姓有父皇庇佑,真是為人之福。兒子們能有這樣一位父皇,真是生而有幸!”
這一通馬屁拍下來,嘉王陳洪愷不禁為之側目。
陳帝心情正好,也沒有板著臉教訓,含笑點頭道:“你們都要上進,咱們陳國將來若是能一統天下,我就死而無憾了。”
這樣的好日子,陳帝突然說這種話,多少有些不祥。眾親王忙說些好聽的,簇擁著陳帝坐著帝車,回後宮去了。
後宮正儀殿內,眾女眷已經按次序坐好,靜靜等待聖駕。居中的龍椅空著,旁邊一左一右,正是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姚貴妃與胡賢妃。再往下便是太子的坐席,如今隻有太子妃張氏帶著女兒寶陵郡主與皇太孫陳澤祺坐著。而太子席位再往後,便是嘉王的坐席,因為母親沒有前來,清瑜便是孤零零一個坐著席上,在這大殿之上特別注目。
好在並沒有等多久,陳帝便帶著兒子們進了正儀殿。眾人慌忙起身,按班輩次序跪迎。
陳帝看著眼前烏壓壓的的人跪在麵前,忙叫眾人都平身,他今天高興,平素的威嚴與冷然也如同被陽光融化了一般,變得親切和藹。後宮的女人最善於察言觀色,見陳帝心情好,一個一個都喜上眉梢,吉利話說個沒完,弄得陳帝開懷大笑,誌得意滿。
嘉王陳洪愷入席之後,忙笑著對女兒道:“瑜兒沒事吧。你母親不能來,讓你一個孩子代表咱們府裏,我還擔心呢。”
清瑜搖頭道:“父王何必為我擔心?我不過是一個孩子,各位娘娘還有各府裏的王妃嬸嬸,都護著我呢。”
陳洪愷點頭笑道:“你這麽乖巧懂事,給我們做爹娘的省了不少心。”
清瑜看到父親的眉頭始終凝聚著一抹擔憂,忙輕輕拉了拉父親的袖子,低聲問道:“父王是有什麽事擔心嗎?”
陳洪愷一愣,沒想到被女兒看了出來,他摟了摟女兒的肩膀,低聲道:“外頭的事情,你也不大懂。隻是你看如今這殿內歡歡喜喜,每個人都覺得大勝可期。我卻擔心,事情沒有那麽順利。”
清瑜心中早就這麽想,比起父親迷迷糊糊的懷疑,清瑜可是有正經曆史考據支持的。既然父女倆想到一塊去了,清瑜便忍不住提醒道:“我雖不懂朝堂上的事情,但是平日裏經常聽父王母親說起,加上偶爾從家下人議論那裏聽來,也覺得父王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如今雖然是攻的黨項。但是北方還有兩個強族。金國曾經席卷中原,武力自然不必說了。後起的元蒙更不可小覷,能跟金國在北邊胡地拉鋸相持,還越來越占上風,必定不是什麽善者。萬一黨項擋不住梁陳聯軍,賣族依附這兩大勢力中的一家,那麽形勢可能就如同父王擔心的那樣,不會善了!”
陳洪愷已經不是第一次聽到女兒出人意表的言論了,每次他都說服自己,這個女兒天生聰慧,又在他們夫妻耳濡目染之下,見解難免成熟些。但是在這皇宮大殿上陡然聽到清瑜如此高瞻遠矚的分析,有些就是自己也看不透的,陳洪愷再也難以理所當然的接受。他定定的看著女兒,輕聲問道:“瑜兒,這些都是誰教你說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