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慘敗
字數:5655 加入書籤
那一戰,真是好慘啊。想到這裏,別乞赤覺得遠方的仙門似乎都有些黯淡。
當蒙元大軍兵臨十七世紀,收到的情報卻是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大元滅亡,北元覆滅,黃金家族絕嗣,蒙古四分五裂,漠南、漠西、漠北三分,每一塊還分成n個部落。
這也就算了,一幫子蒙古人竟然認了女真人當大汗,簡直是豈有此理。
他娘的,被大蒙古國打成一坨爛泥的女真竟然又支棱起來了,還把驕傲的蒙古人踩在了腳下。
這能忍,必須幹他。
於是,大軍浩浩蕩蕩向東,越過昭烏達盟,開向科爾沁草原。
科爾沁的大兄弟可不吃你黃金家族這一套,人家跟愛新覺羅世代通婚,關係鐵著呢。
看到忽大爺開過來,馬上從盛京搖人。
康熙,快來啊,你奶奶家遭賊了。
麻子哥二話不說,馬上拔師西進。
科爾沁什麽地方,要讓你忽必烈給占了,我在隔壁盛京睡覺都得睜著眼睛。
於是,戰意滿滿的兩軍在東蒙古的草原上來了一場天地大碰撞。
額,這麽形容也不對,整場戰事更像是一邊倒的屠殺。
征服了大半個亞歐大陸的蒙古大軍在這場決定東蒙古歸屬的戰役中表現得一塌糊塗。
戰鬥伊始,雙方擺開陣勢,還是經典的步兵對衝,騎兵壓陣。
當然,草原上廣袤的地域給了騎兵更多的發揮空間。
在壓陣的同時,大隊的騎卒也會在兩翼試探性地廝殺。
然而,無論是步隊還是騎兵,大元軍都被敵人全麵壓製。
步兵多是漢兒,或是漢化的女真、契丹人。這也是大元的老傳統了。
隻是曾經賴以攻金伐宋甚至在與阿裏不哥爭奪汗位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漢兒軍此刻早已墮落地不像樣子了。
金末,為了抵禦蒙古入侵,宣宗飲鴆止渴,封建九公。
簡單來說,就是國家沒兵沒錢,扛不住了,給你們幾個一人劃塊地,軍民一把抓,實際上就是一方諸侯。
夠意思吧,好好給哥抵禦那些凶狠的韃子吧。
然鵝,並沒有什麽鳥用。臨時抱佛腳,想美事呢。
你好歹多給些年頭讓大家發育起來啊。但凡提前十幾二十年,讓大家理順轄區內的軍、財和人事,也能整合出一支足以抵禦外敵入侵的力量。
突然給個名頭,就這麽直麵打上門的蒙古人,鬧著玩呢。
沒招,反正吧,最後幾位爺要麽兵敗掛掉,要麽轉頭降了老鐵。
蒙古人呢,也搞了類似的東西,叫做漢軍世侯,用來幫助兵力不足的蒙軍攻略中原。
到老鐵去世的時候,河北、山東、山西各地大大小小的漢人世侯有四十幾個。
小的世侯據有一州一縣,大的世侯“跨州連郡”,控製好幾個州。
當時著名的世侯如史天澤、張柔、嚴實、李全,都領兵數萬,就像是唐代的藩鎮一樣。
這會漢軍步卒的戰鬥力是相當強的。都是自家立身的本錢,各大世侯自然不會虧待麾下的士卒們。
但是藩鎮嘛,總是會對中央權威造成重大威脅。在最大的世侯李璮造反被鎮壓之後,忽必烈最終做出了罷黜世侯的決定。
各家世侯縱然心有不甘,也隻得低眉順眼交出領地。
不然還能咋地,起兵造反然後被鎮壓嗎?
在朱棣清君側成功之前,無論是七國之亂、桓楚代晉還是安史之亂,地方上的土皇帝試圖謀反的,沒有一個得了好下場。
大蒙古攜數十年征戰歐亞之聲威,幾十個散亂的世侯又如何敢抗拒?
於是各家的私兵逐漸被消化,成了大元的漢軍戶。
而後的諸多戰事,這些北地漢軍戶和收編南宋的新附軍也多被征調,有意識地消耗在各路戰事中。
至於漢軍戶的待遇嘛,貴人們連國族軍戶都不在乎,又怎麽會關注你們日子過得咋樣。
滅宋之後,南征北戰東伐西討,都是些萬裏之外的敵人,可苦了大蒙古治下的軍戶們。
漢兒軍為了應對一場場征戰,腿都跑細了。
遙遠的路途、經年累月的戰事,家裏無人照應,田地無人耕種。
又總是吃敗仗或是碰上些個窮光蛋敵軍,想撈個油水都沒可能。
朝廷的賞賜更是不用指望,輸了自不用提,便是勝了,窘困的財政下又能指望發下幾個大錢?
很有可能發到手的隻是些不值錢的紙鈔。
本身日子就困苦的很,還得應對老爺們的欺壓。
軍戶跟民戶不同。民戶歸官老爺們管,一任知縣不過幾年功夫,便是混賬些,忍一忍也便過去了,說不定後麵來個不那麽過分的呢?
就算是同樣不是東西,新人到任熟悉情況也得一段時日,想要放開手腳刮地皮好歹也需要跟地方士紳、縣中胥吏勾連到位才方便行事。
軍戶就慘了。無論金、元還是大明,軍官都世襲,便是有個考核程序也多是形同虛設。
想想看,一個軍戶,爺爺輩開始便是歸千戶大人的祖父管,等到了孫子輩,還是歸千戶大人的孫子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麽個玩法,底層軍戶還不是任軍官隨意拿捏。
讓你去他家做工,你敢不去?農忙讓你去先指著他家田地收割,你敢拒絕?
但凡說個不字,隨便找個由頭,什麽訓練時偷奸耍滑,打你一頓板子,三月下不了床,你又能奈何?
所以軍戶發展到最後,總是往農奴的方向轉變,好好的保家衛國的職業,變成了人人鄙視的賤業,但凡民戶都不願意跟這些丘八們通婚,免得後人成了賤民。
忽大爺重返青春這會,已經有不少的漢軍戶沒了土地,成了軍官老爺們的佃戶、奴仆。
饑寒交迫之下,更談不上什麽戰陣演練、力氣打熬。
平日裏震懾下小民倒也馬馬虎虎,一到鮮血淋漓的戰場上便露了底。
對麵的八旗士飽馬騰,便是稀鬆的綠營也比大元的農奴們強不少,更何況在武器裝備上還有如此大的優勢。
開始時尚且士氣高昂的漢軍步卒在清軍無情的炮火打擊下很快瀕臨崩潰。
在後方蒙古督戰隊的威逼下,硬著頭皮衝到近處,然而幾輪排槍過後,大部分還在勉強維持的方陣再也維持不了秩序。
四散的士卒們不顧督戰隊的鋼刀,爭相逃命。便是有少部分精銳,在以散亂的陣型跟敵軍接戰後也被迅速料理幹淨。
兩翼的交戰也好不到哪裏去。
如別乞赤一般的蒙古軍戶雖然有馬,但騎術著實稀鬆,而從草原征召而來的牧民,也無法對抗武裝齊備的清軍騎兵。
最後還是陛下的親軍出動,攔截住了追兵,才讓戰場上的潰兵有機會撤下來。
一日的廝殺讓大家筋疲力盡,但這隻是噩夢的開始。
第二天,躲在營中的別乞赤聽到敵軍隆隆的炮聲。
簡陋的營寨很快被轟出了個大缺口。時代變了,四麵八方圍攻之下,木頭搭建的簡陋軍營再也不能起到阻擋作用了。
清軍沿著豁口衝了進來。
一番攻守過後,曾經威嚴的大元皇帝陛下倉皇出逃,別乞赤這樣的騎兵也跟著四散開去,留下可憐的步卒成為敵人的俘虜。
清國的騎兵一路往西,直至錫林郭勒才因規則所限,止住腳步。
一場大戰,徹底打掉了元軍的精氣神。整支隊伍垂頭喪氣,一副頹廢模樣。
戰場上的慘敗帶來了負麵的政治影響,靠近清國的哲裏木和索圖盟自不必說,昭烏達盟也離心而去。
便是錫林郭勒、烏蘭察布諸部,若不是仙人劃定了範圍,怕也反了黃金家族,投了女真人。
等到消息傳播出去,對於收服漠北、漠西和甘寧各地也諸多不利。
此時便是想封鎖消息也不可能。這麽大的一次決戰,關注的人何其多也。
戰場周邊的部落頭人可都清楚知道是哪一方從戰場上逃走,又被那喜歡顯擺的康麻子請過去看了壯觀的俘虜遊行場麵。
要不了多久,整個草原上都會傳得沸沸揚揚。
沒辦法,實在是這一場仗打的太過丟臉。
就算是戰敗,但凡能打個四六開,讓清軍多死些人,也不至於影響這麽壞。
步卒盡墨,騎兵潰散,被人咬著屁股追了數百裏,傳出去哪裏還有威信可言。
尤其是在秦、唐兩國的戰績後,兩相對比之下,更顯得顏麵無光。
秦國就算了,區區數千人,勝了也沒什麽好誇耀的,大唐可是先破三萬清軍,又實打實跟康熙的二十萬大軍硬碰了一場,雖說損失不小,卻能全身而退。
滿清軍團中蒙古附庸騎士也不少,有些人心向黃金家族或是首鼠兩端兩頭下注,也向大元透露了些消息,忽必烈才能對前幾日唐清戰事了解這麽深刻。
本來豪情萬丈,一下子被打擊到心情抑鬱的世祖皇帝好不容易才緩過勁兒來,今日便召見群臣,好好商議下一步的打算。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