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聚帳

字數:5186   加入書籤

A+A-


    蒙古包中的忽必烈還是那麽樸素,不像是養尊處優的大元天子,倒似一個征戰草原的部落頭人。
    帳中的氣氛略微有些壓抑,貴人們仿佛約好了一般,一個個都沉默不語。
    “怎麽,一場敗仗,讓我的勇士們都成了軟腳的牛羊,像個婦人一般扭捏起來了嗎?”忽必烈的嘴角帶著微笑,似乎並沒有被前些日子的敗仗影響到。
    帳內一眾人等忍不住抽動嘴角,陛下您現在表現得倒是挺光棍,好像真的雲淡風輕一般,卻不知道前些日子是誰個從東邊轉進幾百裏後把蒙古包裏的火爐一腳踹翻的,更別提幾名服侍的下人都被抽個半死。
    這許多天了,才算是緩過神來。
    當然,這期間也少不了收攏敗兵、撫恤士卒、布置防務、打探情報,一直到局勢稍安,又探得南邊寧遠之戰的消息,忽必烈這才把大家召集到一塊,好好嘮一嘮,總結經驗教訓,確定今後的方略。
    不管如何暗自腹誹,陛下的臉麵是一定要維護的。
    董文炳第一個跳出來“此戰之敗,緣起步軍之潰,是某的過錯,請陛下責罰!”
    “董大哥請起,此戰非汝之罪,切不可攬過於身。”忽必烈右手虛扶“是朕這些年來疏忽了。當下的漢軍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驍勇健兒,可笑朕仍自以為可堪一戰,致有科爾沁之恥。”
    “你們漢人有句話,勝敗乃兵家常事。便是先祖成吉思汗也曾經敗於紮木合。但,”
    忽必烈揮手握拳“翱翔天際的雄鷹不會因為一時失手沒有抓住狡猾的野兔失望,縱橫草原的狼群不會因為沒有捕捉到矯健的黃羊而喪氣,勇敢堅韌的男兒不會因為一時的挫折便萎靡不振。重要的是看清楚失敗的原因。”
    “阿術,你來說說,咱們這場仗為什麽會敗得這麽慘?”忽必烈一邊問話,一邊向侍從示意。
    速不台的孫子起身行禮道“陛下,這場仗,一是敗在漢人步卒,二是敗在清軍的大炮火槍。那些火器太厲害,隔著老遠,勇士們的弓箭都擦不到邊,便被呼嘯而來的炮子給撕成了碎片。這東西,非人力可以抗衡。大元也要有火槍大炮才能打敗敵人。”
    忽必烈接過侍從遞過來的牛角杯,美美地喝上一口馬奶酒,卻是對阿術的話不置可否,而是轉向了另一位大元名將“伯顏,你來說說看。”
    這位滅宋主帥沉聲道“陛下,臣以為阿術所言不錯,但卻有些偏頗。曆來征戰,武器優劣永遠不如戰士們的勇氣重要。昔年成吉思汗初戰金國,健兒們有幾副堅甲、多少鋼刀,可有完顏氏十一?卻能像趕羊一樣把幾十萬金國懦夫俘做驅口。科爾沁草原之戰,昔日的蒙古狼群卻都變成了一群不堪的牛馬。戰場上穩不住陣腳的豈止是漢兒軍?蒙古和探馬赤不也一樣被打得節節敗退?不過是仗著馬力倏然散去,損失沒有那麽慘罷了。臣在千裏鏡中看得清清楚楚,不少蒙兵胯下的戰馬瘦弱不堪,身上的甲胄處處漏風,射出去的箭綿軟無力,手中的馬刀操練生疏,最可恨的是戰事稍稍不利,便多有躊躇,不肯賣力苦戰。此等作為,又怎會不敗?”
    忽必烈將手中的牛角杯遞給侍從,兩手撐在大腿上,端正坐姿肅然道“伯顏說的沒錯,天下軍爭,以人為本。那唐國的太宗皇帝也不見火器之利,一樣可以跟清軍征戰原野。便是退卻,也軍容肅整,毫無敗相。昔日成吉思汗叱吒四方,麵對無數強敵,何時曾經畏懼?健兒們無不踴躍邀戰。而今,蒙古男兒卻失去了銳氣,惜命懼戰。朕很是困惑,到底是為何,為什麽曾經耐戰的勇士們變得如此懦弱?”
    “陛下,欲使將士用命,不過是厚獎重罰而已。”伯顏回答道“重罰自不必提,軍中自有製度,所欠缺者,乃是賣命的獎賞。今者,凡蒙古、探馬赤、漢軍,皆月給米五鬥、鹽一斤,別以米四鬥贍其家。如此月餉,本就不豐,且國家財用日蹙,多有拖欠,更顯緊張。三十年前,將士們廣有田土,自不必在意這百來斤糧食。但而今,不善持家者眾,又接連遠征,為了湊齊裝備,典當田產的不在少數。沒了田地,便隻能靠這點餉銀過活。月入不足,就得餓肚子,更沒有力氣拉弓持刀。往日健壯勇士成了軟腳蝦。軍士力弱操練不濟則易敗,敗則一無戰利品,二無賞格,打仗就成了虧本生意。久而久之,戰士們自然不願意出力。征伐海都、討平乃顏之亂時,敵軍勢弱,我軍隻需少許精銳便可取勝,此弊尚不明顯。一旦遇到棘手敵軍,士卒厭戰之心暴露無疑。”
    忽必烈撫掌讚同道“伯顏說的不錯。小卒所求,不過富貴爾。先祖征伐四方,得利極多,兵士敢戰者,自當得享財貨。縱然一奴隸,亦可為國主。是以人人爭先,無不奮勇。而今貴者耽於享樂,些許利益根本不放在眼中,自然無往日豪勇;而小卒困窘,屢戰之下,不僅沒有收益,反倒日漸疲敝,更不願死戰。上下皆不爭勝,有此敗便不足為奇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些日子,世祖皇帝也在心中檢討了一番,反思軍中積弊,有了些心得。
    “雖然如此,但若使上下重燃鬥誌,卻非易事。臣雖曾為丞相、任平章,卻始終是個武將。此等事頗為棘手,微臣毫無主意,卻不知陛下可有方略?”
    伯顏似是擔心忽必烈問詢一般,主動表明自己才幹不足,希冀領導能給予指點。
    忽必烈摩挲著自己重新變得烏黑的發辮笑著說道“想要鷹犬效命,須得拿肉食喂飽他們的肚子。欲使勇士奮勇殺敵,自然需要富貴錢糧。隻要立下戰功,朕不吝官階,至於錢糧,我相信以丞相之才幹定可為朕打理出一個充實的國庫。”
    看到薛禪汗的目光掃到自己這邊,打大都匆匆趕過來的耶律楚才連忙起身道“陛下厚愛,臣自當竭盡全力!”
    心中卻是暗暗叫苦。天下七分,哪一個都不是善茬。
    以後的開銷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啊。
    本來想著從那些南人身上刮點油水便堪用了,現在看來,要想不對權貴開刀而保障軍需,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先前哪裏曉得這番光景,唉,先這樣吧,大不了以後撂挑子不幹了。
    得罪陛下回家養老也比得罪整個大元上下丟了性命還連累家族的好。
    忽必烈滿意地點了點頭“有耶律卿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掃視下帳中班底,世祖總結道“此次戰敗,諸位需引以為恥。日後當多加操練,勿使兒郎們生疏了戰技。朝廷也自當竭盡全力多發些錢糧,讓戰士們的日子好過些。下次再戰,若是還有那不堪用的,朕絕不輕饒!”
    諸將慌忙齊齊跪下“臣等當為陛下效死!”
    “都起來吧,此戰已了,東邊眼看著是難以發力。下步該當如何,還需要多做計較。”忽必烈右手虛扶,招呼眾人起身落座,言語間引出另一個話題。
    “陛下,如今漠北、漠南除卻科爾沁等少數部族不服王化,其餘皆心向大元。漠西僻遠,但以黃金家族威名之盛,使之臣服不難。當務之急,乃是甘肅,尤其是寧夏、固原一帶,此為西夏國精華所在,速為要衝之地。之前我軍隻是遣一偏師,主力東進,而今看來,卻未必夠用,需再補充些人馬。”董文炳建議道。
    清國的戰鬥力遠超預期,那什麽秦國萬一也來個小宇宙爆發,大元豈不是兩頭沒吃著?
    雖然聽說秦國那邊甲兵質量奇差,都是些青銅打造的玩意,但事豈有絕對,反正現在大軍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去西邊增援。
    忽必烈點點頭“董大哥說得好,獅子搏兔亦需全力,僅派一支偏師西進確實不夠妥當。而今兒郎們也休整了些時日,恢複了士氣,可以再次投入戰鬥了。大軍便收拾一番,往寧夏進發。”
    上都開平府,大清這邊叫錫林郭勒的地方,挨著昭烏達、哲理木盟,忽大爺開始時當然是想著先把這幾個蒙古人的地盤收入囊中,為日後討平滿洲打好根基。
    誰知技不如人,被一頓亂拳ko,隻能回到錫林郭勒添傷口,再想辦法從甘肅寧夏那邊把損失補回來。
    眾將正待領命,耶律楚才補充道“陛下,寧、固、慶諸州固然重要,但漠西蒙古卻不容小覷。臣雖初來乍到,也從這邊的部落頭人口中得知不少事。那漠西準噶爾部於康熙年間屢屢犯邊,其國主噶爾丹一度將漠北諸部降服,打到離北京城不過六百裏的烏蘭布通。雙方苦戰之下,噶爾丹彈盡退兵,而清軍雖自稱獲勝,損失卻極重,國舅戰死,可見準部實力之強。以臣所知,那準噶爾所以能以數萬兵威脅萬裏大國,所恃者,火器爾。而今,其國主僧格地位不穩,眾兄弟紛紛反叛,正是動蕩時節,或可借此良機,將準部徹底納入大元版圖,一則得其民之力,二則窺見準部火器之精妙,三則亦可消除潛在隱患。”
    跟董文炳僅僅是收服不同,耶律楚材力主徹底消化準噶爾部。
    這是曆史上的大元沒有做到的事。忽必烈掛掉那會,未來準部的地盤還屬於察合台和窩闊台汗國。
    “噢,還有此等事,耶律卿真國之棟梁。”忽必烈很是滿意,這耶律楚材,果然是大大的人才,這麽快就將此世諸國情形摸了個大概,怪不得當年能被窩闊台重用。
    “既然如此,便先遣使者去準噶爾部打探下情況,大軍平定甘肅諸州後或可順勢遣一師西進收納漠西。”
    如果有機會,把西邊那麽大塊地消化掉最好不過。
    不趁現在內亂把準噶爾收了,等他們統一了,說不定又像對待大清一樣,覬覦大元。
    縱然黃金家族威名赫赫,也架不住野心家的欲壑難填。指不定就有那不開眼的也想占據仙門尋求長生呢?
    商議已定,忽必烈起身,端起酒杯“朕自開府金蓮川以來,征討大理,平定阿裏布哥,滅亡宋國,鎮壓乃顏之亂,自認武功赫赫。可天下歸一,朕卻像草原上的孤狼一般,迷失了方向。無他,無所求罷了。今者,能與六位帝王爭雄,朕何其幸也。諸卿,可願助朕在這大勢中開出一片天地?”
    世祖皇帝的豪情萬丈也感染了眾將,帳中諸人紛紛起身半跪於地“願為陛下(薛禪汗)鷹犬,為大元效死!”
    忽必烈哈哈大笑,渾厚的男中音穿過大帳,在空曠的原野上擴散開來。。。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