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宋明紛爭六
字數:4638 加入書籤
不管北宋中後期的士卒有多慘,彭小川當兵這會,能在禁軍混還是個倍有麵子的事。
無他,待遇優厚罷了。
中等禁軍月入五七百文,外加兩石到兩石半的糧食,還有春冬衣發放。
國朝初年,還沒什麽通貨膨脹,國家財政也比較健康,允諾的福利都能發放到位。
就算剔除布匹衣物,僅以錢糧計,月入也差不多有四石(明清石),比明軍戶、清綠營的收入高多了,甚至比全盛時期的清八旗、唐府兵也相差不了太多。
而且趙大這會,科舉錄取比例和大唐有一拚,這條上升渠道基本是糊死的。
想要魚躍龍門,沒得說,拿起刀槍上陣廝殺便是。
戰場上,仍是例行的弓箭攢射,如果跟彭小川之前經曆的戰陣有什麽不同的話,大概是火門槍轟鳴過後戰場上彌漫的煙霧扭曲了將士們的視線,嗆人的火藥味讓大家的鼻息稍有些不適而已。
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原始火器對披甲單位的傷害還是不夠看。
南京城中的旗丁那裏倒是有些製作精良的上等火器,即便是綠營兵手中的劣質鳥銃也比三百年前的火門槍強上許多。
但短短數日間,十萬大將軍也不可能完成降卒的磨合,而讓將士們換上新火器,生疏之下也未必能及得上順手的火門槍。
索性便棄置不用,還是延續熟悉的兵器戰術,隻帶了些個炮兵,把江寧城中繳獲的幾門佛朗基大將軍帶出來。
都是清軍從曆次對明國大勝之後繳獲的戰利品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好玩意,殺傷效果比常大將軍手中十四世紀的老古董要強多了。
隻是數量太少了些,最多隻是稍稍挫傷下宋軍士氣,難以取得重大戰果。
初春時節,氣溫回升之後,河流縱橫的淮北地區土地略顯鬆軟。
雖然沒有下雨,但在二三十萬人踩踏之後,依然有些泥濘。
前方激烈交戰的宋明士兵們在與敵人拚命的同時,還需得注意腳下的節奏,避免滑到被敵人覷空戳到。
再加上厚重盔甲的壓迫,前鋒勇士們的體力在飛速消耗著。
幸好兩方都有足夠的後備軍,前邊的打不動了,便由後隊替補。
常遇春立於高台之上,透過千裏鏡巡視著戰場。
跟預想中不同,明軍打得很吃力,甚至從場麵上來說,是處於下風的一方。
前排方陣的傷亡明顯要比對麵高出不少。
這種情況並不僅僅出現在某一處,而是整個戰場宋軍都呈現出了全麵壓迫的態勢。
無論待遇、訓練、傳承還是戰鬥經驗,宋軍樣樣占優,甚至裝備上雙方也隻能說各有勝場,能壓著明軍打毫不奇怪。
老常當然不清楚這些,但戰場上的不利態勢卻是在這擺著的。
眼下雙方依然打的很膠著,但這是明軍仗著數量優勢和開戰前的一股子心氣維持著場麵上的均勢。
打的久了,最後誰先吃不住一潰千裏,就隻有天知道了。
但依常遇春豐富的戰場經驗看來,明軍潰退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看宋軍的身板,比明軍的平均水平要高出不少,膀大腰圓,臉上也多油光,顯然平日裏營養不錯,身上有膘。
這對於耐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明軍又是個什麽情況,常大將軍自然也心中有數。這麽下去,要敗,得想想辦法。
十萬大將軍抬頭望了望初春的暖陽,正是當午時分,離下山還有許久。
和煦的陽光沒有讓常遇春感到絲毫的溫暖。相反,此刻的明軍大帥正在咒罵這天空的主宰,希冀它能識相點,盡快隱入地平線,好讓明軍有機會趁夜色收兵,避免一場大敗。
可是常大帥注定要失望了。光明依然照耀著大地,天空中便是連一朵遮蔽太陽的烏雲都不曾飄過。
騎虎難下的十萬大將軍再次舉起千裏鏡查看戰場形勢。
又一波耗材燃盡後,明軍的右翼開始出現零星逃兵。殘酷的絞肉機嚇壞了些許意誌軟弱之輩。
雖然很快這些逃兵便被督戰隊的弓箭長刀解決,但常大帥知道,如果繼續膠灼下去,那麽明軍的總崩潰就即將降臨。
不能再這麽拖下去了。指望老天爺是沒機會了,必須想辦法自救。
“瞿能!”久經沙場的常遇春很快有了決斷,馬上開始點將。
“末將在!”一名威武的中年漢子領命出列。
“你立即領騎卒七千,自右翼繞出,尋淺水處涉渡,襲擾敵軍側畔。必要時可以直接衝陣,不必顧忌傷亡,哪怕把這七千兵打空了,隻要能破敵,照樣給你記功!”常遇春居高臨下,馬鞭往一直延伸到黃澗溝河邊的宋軍左翼一指,點出了破局之路。
“末將尊令!”瞿能也是利落人,領了軍令,轉身便招呼本部兵馬,以元帥將令點齊七千騎兵,頃刻間呼嘯而去。
“張玉!”常遇春這邊又點出一員大將,卻是燕王朱棣的左膀右臂。
此次征戰,朱洪武征調天下精銳,素來善戰的幽州軍將自然也少不了南下入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末將聽令!”一員老將越出隊列,等候差遣。
“速速帶領本部兵馬及蒙古騎兵,同去宋軍左翼,若敵騎來援,拚了命也要攔下來!”
宋軍後陣定然也藏了不少騎兵作為預備隊,單憑瞿能的七千人還是單薄了些,說不得尚未開始發威便被敵騎攔下來了,須得多爭取些時間才行。
這邊張玉領命而去,常遇春恢複肅然,接著觀看遠方戰事,心中卻有些懊悔沒有多帶些騎兵。
這四條腿的馬可比兩條腿的人能吃多了,尤其是戰時為了讓這些畜生不掉膘,還需得上好的精飼料伺候著,對後勤來說壓力頗大。
在得知此次征戰多是些南方地界,河網密布後,勤儉節約的朱重八同誌便把戰馬的優先級排在了後麵,這次出征便以步卒為絕對主力,騎兵不過帶了三萬多,分到常遇春的北軍這裏的不過兩萬許。
剛才這麽一番布置下去,手上的騎兵便灑出去了大半,僅剩的不到五千騎便是最後的機動兵力了。
卻不知宋軍那邊又藏了多少騎卒,瞿能、張玉二人能不能建功。
這皇宋向來長於步戰,想來當沒有太多的騎兵吧。
若是這宋軍的騎兵足夠多,又有斥候戰時那般水準,此戰就難了。
宋軍這邊,趙匡胤對將士們的表現很是滿意。
這煌煌大明也不過如此,看這戰力,也就是普通藩鎮兵的水準,比我大宋禁軍差遠了。
今日過後,誰還敢再說我宋國軍力孱弱?弱宋之名,吾必棄之!
正在思量間,卻望見遠方回報探馬疾馳的煙塵。
“陛下,敵軍一大股騎兵,約莫一萬五六千人,正沿著黃澗溝向北,看樣子是打算找個水淺的地方涉渡!”
“果然來了,不出吾之所料!”趙匡胤對於敵騎出擊倒是毫不意外。
“這是要打我軍側翼的主意,陛下,請允我一萬騎兵,末將定然打得他抱頭鼠竄!”
從一個大腹便便的老年躺平族變成了神氣小夥,石守信隻覺得自己建功立業的雄心壯誌又回來了。
聽得明軍來襲,第一個跳出來請戰。
趙匡胤哈哈大笑“守信之誌甚壯,不過殺雞須得用牛刀。敵騎既然來襲,我軍便還以顏色。傳令,全軍出擊,盡數壓上。騎兵隊分出五千人趕赴右翼,若有偷襲,便遲滯敵軍,若沒有,便壓迫明軍左陣。其餘人等,與我一道,迎戰來犯敵騎,打崩他們,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明軍以後見了我軍旗幟便心生畏懼。”
眾將士轟然領命,各領本部兵馬奮勇爭先。。。。。。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