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儒法論戰一

字數:4103   加入書籤

A+A-


    汴梁學宮前的布告欄,一則勁爆消息張貼出來儒法兩家將於三日後在書院內論戰。
    七國聚集在汴梁朝聖的十幾萬名士子沸騰了。
    他們等這一天已經太久了。
    自打諸子複生齊聚東京以來,汴梁城就成為七國矚目的臨時文化中心。
    無數士子自帶幹糧前往趙宋,隻為聆聽孔子聖音。
    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對儒家學說信仰不那麽堅定的,在接觸了其他學說後,開始轉入法、墨、道等各家門下。
    尤其是墨家,在充分展示強大動手能力,接二連三扔出各種劃時代發明的情況下,吸引了一大批有誌青年投身其中。
    法家的商鞅也在秦國大力支持下,帶出了第一批信徒。
    而道家的李耳則得到了張良等一眾漢初黃老集團的支持。
    不過令朝聖學子們失望的是,他們期待的夫子講學、百家論戰卻一直不見蹤影。
    孔丘、商鞅等人現世已經半年多,卻很少在人前現身。
    為啥?忙著汲取精神食糧。一個個夜以繼日,全都在國家圖書館泡著呢。
    額,也不對,有位叫管仲的老兄就沒那麽敬業,時常帶著趙大賞賜的美婢出城郊遊,或是出入東京城高端會所,欣賞歌姬曼妙舞姿。
    至於開銷,嗬,開什麽玩笑?能被祖師爺光臨,那是會所無限的榮耀。
    什麽都不要說,免單,絕對的免單。最好的舞女獻上來,祖師爺看上哪個,盡管帶走。
    就算老人家想讓老板上台表演鋼管舞,那也得高低上去整一段。
    就這樣,大宋國乃至七國最高等教育學院的校長享受著無邊的快樂生活。
    小日子過的,比當年跟著薑小白還要滋潤。
    畢竟,春秋那會可沒有後世那麽多好吃好玩好用的物件。
    經曆數月的苦修之後,可能是挑燈夜戰拜讀了兩千年來的無數典籍,孔丘和商鞅覺得自己的理論水平更上一層樓,能夠經得住曆史的檢驗了,兩位大神終於決定出山來一場世紀之戰。
    論戰的消息引爆了整個東京文化圈,並以極快的速度向周邊擴散。
    就是時間太過緊張了些,致使沒來得及趕上的各國士人痛心疾首,大呼可惜。
    許久不曾現身的影仙子也在諸位大賢擬定論戰條目的時候突然顯聖,給了個錦囊,吩咐當日打開作為辯題。
    眾人自然少不得邀請上仙觀看論戰,一向好熱鬧的小影卻選擇了拒絕,而後倏然消失不見。
    大佬的戰場,要是神仙降臨,那不是把幾位的風頭給搶了。一眾人等是看仙子還是聽諸子?
    讓東京城裏的追星人士開心的是,在影仙子的建議下,論戰地點由室內改為室外,廣大儒家學子終於有機會見到幾個月來一直深居簡出、臥室圖書館兩點一線的孔夫子了。
    三日的時光匆匆而過,萬眾矚目間,論戰如期舉行。
    老天爺倒是很給麵子,來了個上好的晴天。
    沒有夏日的酷烈,也不見冬日的冰寒,汴梁學宮前的廣場上將迎來儒法兩家的唇槍舌劍。
    盡管周圍人潮洶湧,街邊酒肆二樓高朋滿座,甚至民居的牆頭上都站滿了士子,禁軍圍起來的場地中央依然寬敞。
    高台的北麵,趙宋官家和學宮祭酒對立而坐。
    趙匡胤自不用說,一身有別於平日戎裝的禮服,穿在胖大的身材上,倒是頗具威嚴。
    管仲也一改往日的放蕩不羈,端坐於上首,準備主持事宜。
    挨著主座的就是今天的兩位主角,儒家創始人孔丘和法家傑出青年商鞅。
    二人相對一禮後,默然落座。
    再往下,則是另外兩位大佬,道家創始人老子和因為實現人類飛天夢想又狠收了一波粉絲的墨翟。
    雖然二人這些時日都很忙碌,但是儒法對撕的盛況可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
    四位大佬的後排坐著些自家學派的領軍人物,或是這些日子以來新收的弟子。
    比如老子身後的張良、司馬季主;墨子身後的郭守敬;孔子身後的黃宗羲、王夫之、方以智;商鞅身後的張蒼、顧炎武等。
    大勢開啟的時刻,顧炎武正在北上山海關憑吊古戰場的路上。
    在見證天下劇變,放下反清複明的心結後,聽聞夫子複生消息的顧炎武南下東京,想要聆聽聖人教誨,解心中疑惑。
    結果沒有見著夫子,卻在機緣巧合間遇到了大神公孫鞅,一番交流後,為其所折服,成為法家的忠實追隨者。
    此時黃宗羲正盯著顧炎武這儒門叛徒,麵色不善。
    顧亭林也絲毫沒有畏懼地對視,倒讓夾在中間的方以智有些難做,隻得苦笑不語。
    誰讓這二位都是自家好友呢,難辦。
    至於顧炎武投身法家的事,方以智倒是並不太在意。
    這位寫出物理小識的大家本身就對墨家、西學頗感興趣,並不是死抱著儒家經典的原教旨主義者。
    四位大佬再往下,卻是五排橫坐,那是各國使節、趙宋達官顯貴所在,大清國的兩位也赫然位列其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隻是跟先前不同的是,胤禛和張廷玉二人竟是身著右衽漢服,紮發髻。
    卻不知道這身裝扮傳到康熙耳中,老爺子會不會大發雷霆。
    老張同誌聽到四爺棄僵屍裝、換漢家衫參加盛會的建議後都驚呆了,恨不得當場抽自己兩個大嘴巴子。
    自己怎麽就這麽賤,非要上趕著跟冷麵王一起出使,結果一路上這位爺不停犯中二病,奇思妙想一個接著一個。
    張廷玉竭力勸說下,胤禛的倔脾氣也上來了,最後一句你不穿我穿,拂袖而去。
    可憐的老張同誌能怎麽辦,隻能跟著這位爺一起當個顯眼包唄。
    台上一些不友好人士的蔑視眼神和台下什麽沐猴而冠之類的竊竊私語都不過是小事,回去後如何跟陛下交代才讓張廷玉傷透了腦筋。
    不管張同學心中是如何的淒涼,隨著兩名記錄員攤開宣紙,準備好筆墨,這場文化界的盛事即將拉開帷幕。
    萬眾矚目中,主座上的兩位一番謙讓後,汴梁學宮祭酒管仲起身,拿出仙人所賜錦囊,從裏麵抽出一張紙條。
    周圍的士子俱都屏住呼吸,等待著管子公布辯題。
    看著眼前七歪八扭好似開蒙小兒般不忍直視的醜字,管仲嘴角略微抽搐了下,很快又恢複嚴肅,高聲念出來
    “遼東女真,丁不過五六萬,口僅隻三十萬,而能多次擊敗兩萬萬人口之大明,最後入主中原,逼迫數百倍丁口之漢兒剃發易服,其因為何?”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