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懶得想題目

字數:3806   加入書籤

A+A-


    “而今漢國得了這麽一大筆橫財,足可支撐許久,長圍之策隻怕難以奏效。諸位愛卿可有什麽好辦法,能解此困局。”朱元璋再次召集群臣,合眾人之智尋條出路。
    “陛下,既然那漢國能開發美洲蒙昧之地,我大明何不效仿。”有人建議道“若我國也有這許多進項,那劉漢又如何能敵得過?”
    “愛卿所言不錯,這美洲之事確需提上日程。”朱重八對這話表示認可,但也難免有些憂慮。
    “可國朝初年不比西漢時節,想要得新大陸之利,恐怕要多費不少力氣。”
    “漢武帝那會,到處都是一片荒蠻。他劉漢想怎麽折騰都行。”
    “但大明要想東渡美洲,光路途上的日本就不好收拾。”
    “還需得先造一支艦隊,把倭國打服了才行。再有準備的時間,來往的功夫,諸多麻煩事,開銷也甚大。”
    “那足利氏消息靈通的緊,仙門打開不久便派人溝通各界,聽說也習得了槍炮製作之法。”
    “倭國,不是能一鼓而下的魚腩。大明而今忙著與劉漢開戰,浮海遠征,大不易啊!”
    “陛下,”向來比較低調的戚繼光開口道“聽說北地唐國槍炮犀利,新式燧發槍大破秦軍,我國大可效仿李唐,學習西法,更新武備。然後趁著武器暫時領先,東渡日本列島,壓服倭國,使我美洲航線暢通無阻。”
    先前所獻煽動士紳起事的計策並沒有奏效。劉漢的諸葛丞相做事滴水不漏,兩湖挨著江西的土著盡皆換成了西漢位麵遷移過來的本土流民。
    分得田地的老百姓對這些翻山越嶺趕來的陌生明軍很是敵視,別說尋些地頭蛇鬧事了,分散的小股部隊直接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裏。
    最後在漢軍守備部隊開過來之後,一無所獲地撤回江西。
    費了老大的勁兒,結果煽了個寂寞。戚繼光連忙給集團董事長支個招,彌補自己的過失。
    朱元璋點頭道“戚愛卿所言甚是。此事緊要,刻不容緩。可遣使至唐,卑辭求其法。若不成,便讓錦衣衛想些其他辦法。”
    “派往十八世紀歐洲的使團也需速行。朕倒要好好看看,那歐羅巴諸國有多少好玩意。。。”
    北地延安之戰,唐軍新式裝備震驚了諸國高層,南方武昌城黃澄澄、白花花的金銀,也閃瞎了各國探子們的金坷垃狗眼。
    美洲礦產的消息很快傳入各國領導人耳中,秦唐宋元四國紛紛成立了各自的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準備為新大陸的土著們帶去文明的曙光。
    秦國不消說,公元前三世紀,世界大部分地區都還沒進入文明社會,更別提出現組織架構完備的國家了。
    擁有火器的秦人大可以碾壓的姿態,毫不費力地拿到美洲的寶藏。
    唐國會稍費些力氣,畢竟此時攔在路上的日本已經正式建國,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但是較之朱元璋時代,連本州島都還沒盤明白的倭國,顯然不是個棘手的敵人。
    更何況,以島民對大唐的崇拜,拿個港口作為航行美洲的跳板還不是小菜一碟。
    宋元兩朝倒是真得花點功夫。雖然國力遠遠勝過,但畢竟是跨海遠征,在主力被牽製的情況下,如何用一支偏師壓服海島上的這群蠻子也是件值得思量的事情。
    好在航海技術進步,對於季風的了解透徹了不少,不至於出現被天災一波帶走的事情。
    全場唯一受傷的,大概就是滿清了。
    其餘各國本位麵都處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美洲、呂宋的土著落後無力,最多隻需要在小日子身上費些手腳。
    康熙那會,新大陸都已經名花有主了,難道還指望著大清遠征艦隊去跟歐陸列強死磕嗎?
    臣妾實在做不到啊。
    可憐的麻子哥,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六位大兄弟一個賽一個歡實地踏上幫助美洲印第安人尋根之旅。
    六國轟轟烈烈開展寶藏大探險運動的時候,汴梁書院的幾位大佬們也聚在一起,對這場大劇發表自己的看法。
    這幾年來,幾位老哥已經養成了習慣,每隔一段時間就要聚一聚,談談感想,論論時政。
    大家都是研究學術的,多交流交流,取長補短,增益己身才能更進一步。
    商鞅盯著手裏的小銀錠感慨道“這麽個小玩意,既不能吃,又不能穿,為何會有如此多的人癡迷?”
    道家始祖老子也有著同樣的疑惑。所謂“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大家安安靜靜地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不好嗎?何必非要用這些黃白之物影響自己樸素的生活方式。
    倒是當年曾經經商養家糊口的管仲對此有些見解“這白銀可是個好東西。商貿往來,互通有無,有此物要方便許多。”
    “當年我跟鮑叔牙販賣毛皮,用的是青銅打造的刀幣,和後世曆朝曆代所用銅錢並沒有什麽太大區別,隻是形狀不一樣罷了。”
    “銅這東西,很容易生鏽,造成重量耗損,論穩定性,遠不如金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春秋之世,銅幣還比較值錢。那會產量少啊,能用得上大件青銅器的,都是了不得的豪富之家。”
    “越到後世,銅山產量越高,銅器愈加普遍。”
    “物以稀為貴。多了價值就上不去了。”
    “但銅幣越鑄越多,民間卻一直缺錢,以至於唐代以布帛之類的必需品結算甚為流行。為何?”
    “因為商品貿易愈發繁盛,需要更多的貨幣。但銅這東西又有諸多缺陷,易損壞、易偽造、存量極大,不足以擔此重任。”
    “價值高了,民眾不認可,貨幣私鑄者眾。價值低了,不如拿去融了做銅器。”
    “這就出現了奇怪的現象,一方麵民間缺錢,貿易不暢,甚至出現鐵錢作為補充;另一方麵,銅錢的價值卻總是上不去,稍大點的交易動輒得推個小車堆上幾百斤銅錢。”
    “而用白銀就不存在這些煩惱。輕便易存儲, 價值也高,非常合適交易。”
    “以前是產量過低,稀有程度更勝黃金,無法承擔交易功能。美洲白銀流入後,再也沒有束縛,民間自然接受了這種更方便的新貨幣。”
    “今日商貿之繁盛確實遠勝先秦時節。”對於這一點,商鞅在繁華的汴梁城深有感觸“然商人不事生產,於國無益;又好囤積居奇,謀取暴利,大害於民;且流動四方,心思跳脫,奸滑不服管教。”
    “曆朝曆代之君主速不喜此類人,多行打壓之舉。為何這兩千年下來,商賈之事卻愈發興盛了?”
    喜歡新戰國七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新戰國七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