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入境第一天,殲滅一支摩步旅

字數:4211   加入書籤

A+A-




    亮劍開局丁炸橋,自釀地瓜燒!
    獎勵馬匹68,手榴彈60箱,作戰物資若幹,棉服1800套,油料300桶。
    得到獎勵消息的時候,丁偉還在擔心入境是否順利。
    遠東軍的一支摩托化步兵旅被圍堵,迅速向第2方麵軍總部匯報情況。
    “鬼子,大量的鬼子,這裏出現了密密麻麻的鬼子。”
    不同於境內的遊擊部隊,這是一支正規軍。有完整的火力跟完備的建製,戰鬥力不錯。
    毛子指揮官的情報傳遞及時,第2方麵軍迅速動員了機動部隊。
    冒著風雪天氣,還是讓戰鬥機強行起飛。起飛過程中就有兩架戰鬥機受損墜落。
    伏擊戰異常順利,戰鬥結束的很快。擁有優勢火力,擁有裝甲車跟坦克的摩步旅迅速潰敗。
    裝備優勢沒用,在惡劣條件下被伏擊,打亂了其部署。
    四麵八方都是敵軍,集中火力朝著外部突圍,卻被經驗豐富的士兵攔截住。
    子彈不斷地席卷過來,穿透敵人的身體。
    重機槍噠噠噠地聲音非常熟悉,九二式重機槍就像連續射擊地大口徑狙擊槍,精準度優勢,不斷地狙殺反抗的蘇軍。
    摩托化步兵旅地火力很強,有支援火力跟隨軍迫擊炮。
    可火力還來不及展開,就被後方的兵力突破到身後,潰敗先從後方開始。
    打贏了,這就打贏了?
    丁偉是最震驚的,這支部隊才剛剛入境,就打出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
    擊斃蘇軍600餘人,俘虜2300人,潰敗的兵力暫時沒有追擊。
    重點是收繳摩步旅的作戰物資,繳獲大量的蘇式武器,以及豐富的過冬工具。
    瞌睡了有人送枕頭,剛到外興安嶺,就有一支摩步旅送人頭。王勇初戰告捷,卻沒有在當地停留,強行頂著風雪行進,殺進山區裏。
    部隊在山區內構建防禦,搭建臨時的營地。
    因為天氣惡劣,氣候寒冷。有人在風雪中失溫,倒下去可能永遠也站不起來了了。
    避寒,生火取暖,挖坑防守。
    北方為什麽難打遊擊戰,就是因為條件太苦,氣候太難熬。
    僅僅一場暴風雪,就足以摧毀一支物資匱乏的軍隊。
    好消息是蘇軍送人頭,上趕著送來了大量物資。
    壞消息是,開局就暴露,被遠東軍牢牢鎖定,很可能動員大部分過來圍剿。
    這次的驚動不同以往,是一支成建製的部隊出現在外興安嶺,威脅性更大,造成的損失也更大。
    遠東軍司令部立刻向滿洲地區質問,這些人從哪來,是不是有心人指使?
    差不多快指著丁偉的鼻子問,是不是他安排的兵力?
    笑話,這種事能承認嗎?
    問也不承認,北滿山區複雜,它就是關東軍潰散的一支部隊,跟我丁偉有半毛錢關係?
    摩托化步兵旅被擊潰的戰報同時送達遠東軍司令部,第2方麵軍組織的空中支援掩護潰兵撤退下來。
    一個獨立的摩托化步兵旅,戰鬥力應該是遠東軍內頂尖的,配有坦克、裝甲車、支援火炮。
    這樣的一支部隊被重創,還未展開攻勢,就被包圍擊潰,幾乎丟失了八成的武器裝備。
    集中坦克裝甲突破,才跑出來一批,但凡少一些裝甲力量,絕對是殲滅戰。
    丁偉評論是打的不錯,缺少反坦克武器裝備的情況下,能把蘇軍的獨立摩托化步兵旅給重創,確實出乎意料。
    足足六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壓進外興安嶺,要在山區構建軍事基地,冒著風雪加緊挖坑鑽洞。
    利用山勢構建梯次防禦,向附近的遊擊隊傳達訊息,聚攏遊擊的武裝。
    眼下看來,遠東軍要頭疼了。
    但凡王勇在外興安嶺站住腳,沒有四五倍兵力,休想剿滅他們。
    而火車,再一次出現了脫軌的問題,滿載物資的火車滑出鐵軌,車皮上運輸了大量的過冬物資,全部散落在鐵路線附近。
    澆灌上汽油,大火熊熊而起,車皮與物資在內,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這次的行為中出現了大量的人為證據。
    汽油、腳印、切斷鐵軌的工具,不確定是遠東的遊擊隊所為,還是有什麽人專門在搞破壞。
    不管哪種原因,遠東軍都必須加強鐵路線的巡邏,增派兵力。
    物資受損,巡邏兵力增加,壓力不經意間壓到了駐軍的頭頂。
    沒有任何大規模的戰事,僅靠著小手段,就讓遠東軍頭皮發麻。
    幾個方麵軍司令一致認為,這些事情跟丁偉有脫不開的關係。但那又如何,證據呢?
    找到證據再說?
    成年人,不要胡亂的猜想,有那個時間,還不如想想如何遏製境內的流竄兵力。
    蒙疆、海拉爾方向,雙方的對峙不變。
    周衛國也有心從漠河方向安排一支特戰部隊,深入到西伯利亞高原,策應一下好友的作戰。
    甚至在考慮以外貝加爾方麵軍下第一集團軍為假想敵。
    阿諾夫中將的第一集團軍手腳不幹淨,既要在邊境駐紮,又要往外蒙安排駐軍。
    孫德勝的部隊在蒙疆活動,特意在邊境區挖出了很多地坑。
    鋪上幹草,加個簾子,就是部隊的臨時營地。
    沒有帳篷,沒有房屋,全是一個個挖出來的地下窯洞。
    大風天氣來了,往地下窯洞裏一鑽,既可以防炮,又可以防風。
    一聲令下,隨時可以拉出成百上千人作戰。
    艱苦是真艱苦,為了蒙疆的邊境問題,艱苦一點算不得什麽。
    卡車連續運輸物資過來,供應部隊。
    這裏已經是外蒙的境內,既然老毛子可以駐軍,我們為什麽不能駐軍?
    雙方友情交流過幾次,發現孫德勝的騎兵不好惹,火力裝備也不差,難調動大兵團過來壓製,搞得阿諾夫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至於海拉爾這邊,兩個裝甲師+一個機械化步兵師,周衛國手上有一個軍的兵力,跟阿諾夫的集團軍對峙。
    借著日本人留下的要塞,加強火力,增加火炮。
    他手上的坦克威脅很大,有大量的t34充斥其中。
    四百多輛坦克組成的集群作戰,威脅力足夠,戰鬥力也足夠。
    阿諾夫質疑軍方,一直有人是親近滿洲的,想著一切辦法支援。看吧,看吧,丁偉是什麽實力了?
    擁有完整工業線的北滿地區,就是遠東地區的一根刺,紮的遠東軍心裏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