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滿洲寒冬,阿諾夫被迫破冰

字數:4114   加入書籤

A+A-




    亮劍開局丁炸橋,自釀地瓜燒!
    遠東地區出現的變動,幾乎全部指向了丁偉的北滿軍區。
    懷疑是一回事,能不能百分百確定是另外一回事。
    畢竟他丁偉的兵力一點沒動,全都是鬼子在折騰。暗中付出的,僅僅是一些看不上眼的日械武器。
    就算指向過來又如何,手上有三十多萬部隊堵在一線,可不是後期關東軍那種殘次貨,都是正兒八經的一線部隊。
    老毛子有百萬遠東軍,意義不大。
    真打起來,後勤都能拖垮他。
    打一個癱瘓的關東軍尚且進攻受阻,真跟丁偉交流起來,盡可以試試。
    何況雙方之間要緩和關係,歐洲的局麵升級,鷹醬跟毛熊之間徹底鬧掰了
    這也導致鷹醬扶持的國府與慈父徹底決裂,沒辦法從金陵方麵得到任何好處。
    不想放棄遠東利益,隻能轉頭支持滿洲民主聯軍。
    就算這事兒是丁偉幹的,遠東軍也得跳出來幫他辯護。
    形勢所迫,此一時彼一時了。
    滿洲的解決方式有三種,其一,讓國軍拿下滿洲,鷹醬扶持掌管話語權。這是莫斯科方麵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其二,讓滿洲民主聯軍獲勝,保證遠東的話語權,拉攏到麾下當小弟。當然了,這種結果是鷹醬最不願意看到的,不願意看到毛熊在遠東一家獨大。
    其三,將滿洲國際托管,由聯合組織代管。鷹醬也好,毛熊也罷,迫於壓力跟局勢,都無法獨掌大局。
    但第三種辦法對我們不利,豈能白白放棄肥沃的滿洲地盤,放棄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
    還是要打,分出勝負。
    慈父已經跟國府撕破了臉,隻能拉攏滿洲民主聯軍了。
    滿洲的局勢誰說了算,不是聯軍總司令,也不是奉天的杜一期,而是丁偉。
    他能決定滿洲局勢的勝負,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身掛兩個職務,一個是北滿軍區司令,一個是東北行營長官,偏向哪一方就能決定哪一方獲勝。
    國軍吹噓的複克滿洲首府新京(長春),本質上是丁偉占著城池,把丁偉的兵力劃分到國軍序列,給自己臉上貼金。
    鷹醬、毛熊都非常清楚一點,想要拿下遠東話語權,最直接的方式是搞定丁偉的70萬部隊,得到他的支持。
    基於這一點,慈父不可能翻臉,更不可能把遠東境內的問題掛在丁偉身上。
    阿諾夫頭都炸了,遠東軍有那麽多人,為什麽每次都安排他去貼丁偉的冷屁股。
    剛剛從莫斯科傳來最新的任務破冰之旅,緩和與北滿軍區的關係,緩和邊境問題,緩和與丁偉的關係。
    得丁偉者,得遠東話語權。
    軍部的命令無法回避,阿諾夫第一方麵軍率先向後方撤退5公裏,將對峙的局麵打破。
    隨後安排代表前往海拉爾,傳達了與丁偉聊一聊的想法。
    這不巧了麽,缺什麽來什麽。丁偉拿到了20輛喀秋莎火箭炮機動車。
    每輛車上有8條發射滑軌,同時可發射16枚132毫米火箭彈。
    最大射程85公裏,每一枚火箭彈威力形同152毫米榴彈炮。
    現在喀秋莎有了,啥時候給點火箭彈。據說一枚火箭彈相當於一根金條,丁偉要狠狠地敲打蘇聯人的金條。
    鬆花江開始結冰了,這條天險一旦結冰,厚厚的冰層可以直接通行坦克跟汽車,讓天險變通途。
    情報人員察覺到了國軍的動作,似乎有想法繼續往北?
    與國軍之間的停戰約定出現了一些變故。
    從博爾賈穿過邊境線到達滿洲裏的汽車上,阿諾夫緊皺著眉頭,接受巡邏部隊的盤查,確認沒有問題後,才放行通過。
    沿鐵路、公路前進,抵達海拉爾河沿線。
    丁偉從哈城向西,乘坐火車到達海拉爾站。
    雙方在這裏碰麵,一下車,阿諾夫就擺出笑盈盈的樣子。
    “親愛的丁,咱們又見麵了,真是想念一起作戰的日子啊。”
    瞧瞧這油膩且虛偽的招呼,老毛子那張臉,都透露著虛偽。
    形勢所迫就形勢所迫,沒必要演戲嘛。
    “阿諾夫中將貴為集團軍指揮官,哪還看得上我這個不入流的家夥,貴國百萬軍隊橫掃滿洲,也不需要我們並肩作戰啊。”
    自嘲的笑了笑,阿諾夫還是硬著頭皮,閑扯了一會自認為幽默的笑話,實則聽起來跟沒有放鹽的麵餅一樣幹澀。
    不會講笑話就別講了。
    丁偉看了看西邊,一片荒涼的地方。
    草地幹枯後,真不是人待的。
    “阿諾夫,你我也是老朋友了,知根知底。彼此心裏想什麽,大家心知肚明。來點實際的吧,說說你的來意,需要我做點什麽?”
    周衛國看向左右,很明白的讓所有士兵往遠處撤開,留下單獨說話的空間。
    阿諾夫嘿嘿一笑,成年人之間別弄那麽多彎彎腸子,直截了當的多好。
    “遠東的局勢動蕩,莫斯科方麵很頭疼,我們要付出什麽代價,才能讓遠東看起來安靜一些。順帶著能夠打通鐵路線、不凍港。”
    這是三個需求啊,丁偉最會分析問題了。
    想讓遠東看起來安靜些,那就讓老毛子劃分一些停戰區域,給日寇遊擊隊紮根地方的機會。
    停止對山區的用兵,這些人自然會相對安靜。
    但是呢,小鬼子的腦子無法用常理看待,是不是繼續跟遠東軍拚刺刀,丁偉也不關心。
    以他們過百萬的兵力,區區萬的流寇作戰,還不是手到擒來?
    至於第二件事,打通中東線鐵路,保持雙方間的物資交流。這件事對雙方都有利,丁偉在德子那邊也有產業,投入了三百萬美元,正在緩慢發酵。
    甚至也能高薪吸引一些德子的技術人員,過來指導軍工的研發。
    老毛子的噴氣式戰機上滿滿的希德勒味道,不會以為外人看不出來吧。
    米格、雅克噴氣式戰機,絕對有德子的技術影子。
    螺旋槳戰鬥機的時代即將落幕,丁偉手上的這些淘汰貨,不及噴氣式飛機的一根毛。
    如能得到一些德子的技術人員支撐,可以直接跨過活塞螺旋槳戰機,研究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
    打通鐵路線對雙方都有利,方便與蘇聯方麵的交流。
    威脅歸威脅,大家也都需要發育啊。
    這一點丁偉願意放寬海拉爾地區的軍事封鎖,放寬鐵路線東西貫通。